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2014-09-12 02:03刘淑媛张永喜杜敬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病原学性肺炎耐药性

刘淑媛 张永喜 袁 娟 杜敬佩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感染科,河南 新乡 453003)

老年人因其免疫抵抗能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易引发肺部感染〔1,2〕。随着抗生素及有创操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菌发生耐药的情况不断增加,常引起多重耐药菌(MDR)感染,使临床感染呈复杂性,加大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3,4〕。本研究探究SAP患者MDR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MDR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选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149例SAP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SAP的诊断标准,对三类或以上抗菌药物均产生耐药性的细菌称为MDR〔5〕,其中男76例,女73例,年龄61~82〔平均(71.5±4.7)〕岁,所患者均排除脑卒中发病前已发生肺部感染者以及脑卒中1个月后有肺部感染者。

1.2方法 采用口痰培养法收集痰标本,嘱患者清晨留痰前嗽口3次(生理盐水漱口),再将深部痰咳出留取标本,放入无菌管内进行痰培养,对于吐痰困难者可借助吸痰管将其深部痰吸出,在30 min内送检。采用CLSI推荐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实验培养基MH琼脂以及抗菌药物纸片均选用英国OXOID公司的产品,药敏实验结果判断按CLSI2010年标准,记录其耐药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SAP患者MDR感染的相关因素后,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MDR病原学分布 本研究149例SAP患者中分离出MDR 11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12例(10.9%)〕、铜绿假单胞菌〔30例(37.3%)〕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17例(15.5%)〕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6例(5.5%)〕、阴沟肠杆菌〔2例(1.8%)〕、其他〔2例(2.7%)〕;革兰阳性球菌MDR排名以溶血性葡萄球菌〔13例(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9.1%)〕,较高其次为粪肠球菌〔7例(6.4%)〕、肺炎链球菌〔3例(2.7%)〕、其他〔2例(1.8%)〕。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1.8%),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0.9%)、克柔念珠菌2例(1.8%)。病毒菌耐药见表1、表2。

表1 G-杆菌中排名靠前的病原菌耐药状况(%)

表2 G+球菌中常见的病原菌耐药状况(%)

2.2相关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意识障碍、是否入住ICU以及晚发性肺炎是SAP多重耐药感染的高危因素。见表3。

表3 SAP的MDR感染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SAP是老年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也是增加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6,7〕。有研究认为〔8,9〕,意识障碍引发SAP的原因主要是误吸,存在意识障碍的病人常因颅内高压而发生呕吐,进一步加重了误吸风险。误吸一方面可将大量口咽分泌物吸至肺部,另一方面阻碍呼吸道,使得分泌物不易排出,引发吸入性肺炎。误吸入肺的病原菌大多是平素常接触抗生素的条件致病菌,易诱导耐药基因突变;而耐药基因又能够通过基因元件转移、整合形成多重耐药基因复合体,最终引起多重耐药。ICU病房的危重患者较为密集,但其空间又相对狭小,并且人员流动量大,多侵入性介入操作, 并且ICU病房中应用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更加利于MDR的产生〔10,11〕。有研究〔12,13〕发现晚发性SAP的病原体多为潜在性多向耐药的病原菌,且发生脑卒中后病人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机体防御能力降低,为MDR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同时,晚发性SAP病人病情一般较为危重,病死率高,常需进行多种侵袭性操作,MDR易通过这些介入操作异位定植于下呼吸道,引发肺部感染并呈多重耐药性。因此,临床医生须高度关注上述三类患病人群,入院后警惕其发生MDR,加强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及时采集标本送检,主动进行耐药性筛查,以便能及早发现、处理MDR感染,有效控制病情;并且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定、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可作为经验治疗MDR感染的首选药物。

综上所述,SAP患者MDR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意识障碍、是否入住ICU以及晚发性肺炎;MDR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应根据其病原学特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综合治疗SAP。

4 参考文献

1张道培,闫福岭,徐海清,等.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因素与临床特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72-5.

2徐洪山,陈 健,尹 健,等.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13-4.

3范志强,瞿介明,朱惠莉.吸入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2):209-12.

4程 珍.老年人肺部感染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103-4.

5刘华,罗蓓蓓.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类型、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3):140-2.

6郑 洪,陈佳宁,禹 玺,等.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372-5.

7Hannawi Y,Hannawi B,Rao CP,etal.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major advances and obstacles〔J〕.Cerebrovasc Dis,2013;35(5):430-43.

8韩 杰,王俊平,李 明,等.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635-7.

9Ji R,Shen H,Pan Y,etal.Novel risk score to predict pneumonia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3;44(5):1303-9.

10杨 慧,向平超,郭伟安,等.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1):19-22.

11林 花,才 华,朱秀梅.615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308-9.

12常李军,贾 蓓,黄文祥,等. 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10):779-83.

13蔡力力,余晓胜,许雅萍,等.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78-9.

猜你喜欢
病原学性肺炎耐药性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研究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