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2014-09-12 09:22李福智左中夫刘学政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诱导剂充质骨髓

侯 阳 李福智 左中夫 刘学政

(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1)

黄芪多糖(APS) 为中药黄芪中重要有效成分之一。研究表明,APS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糖尿病(DM)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DM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受累的患者可占糖尿病患者的50%~90%,并且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程的增加,DPN发病率进一步升高〔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具有自我复制和不受控制的自发分化能力,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所有中胚层来源的组织,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3~6〕。本文拟通过体外实验验证APS注射液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4周龄雌雄不限的SD大鼠2只,体重(110±10)g,由辽宁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DMEM /F12培养基购于HyClone 公司(批号NWF0426)、乙二胺四乙酸(EDTA)购于Sigma公司(批号E6758)、胎牛血清(FBS)购于Thermo Fisher 北京公司(批号NVA0227)、兔抗大鼠单克隆抗体CD44、CD455购于美国 BD 公司(批号分别为5518、55752)。APS:西安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00223;规格:1 000 g/袋;纯度>95%。

1.2方法

1.2.1BMSCs的培养及鉴定 采用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BMSCs:取SD大鼠2只,拉颈处死后,酒精浸泡消毒,在不破坏股骨的情况下解剖下肢,将股骨从肢体中分离出来。切除股骨上的肌肉和肌腱,用无菌纱布擦拭除去骨上的剩余组织。剪除骨的两端,暴露内部骨髓。用注射器吸取DMEM/F12 培养基并含15% FBS 5 ml冲洗每根股骨。进行细胞计数,按1×107细胞/cm2接种于25 cm2培养瓶,置于10% CO2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3天进行分瓶。传至第3代时消化,用钝头吸管吹打成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密度,加入荧光标记抗体避光4℃孵育30 min,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次,5 min/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45的表达。

1.2.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按照不同的诱导方式将BMSCs分三组:①对照组:10% FBS的DMEM/F12培养基;②化学方法诱导组:诱导前培养孔板内加入1 mmol/L的β-巯基乙醇(BME)预诱导24 h,更换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及5 mmol/L的BME诱导;③APS组(予黄芪多糖 20 mg/L)。选取诱导的BMSCs,用 PBS(pH 7.2~7.6)漂洗3次后再用10%甲醛固定30~60 min。分别滴加适当稀释的神经微管蛋白-βⅢ(Tuj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一抗4℃过夜。再加滴加二抗,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素轻度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1.2.3免疫组织荧光检测 选取诱导3、5、7 d长有BMSCs的盖玻片,PBS洗3次,10%甲醛固定细胞30 min,PBS洗3次,30%H2O21份+纯甲醇50份混合浸泡15 min,蒸馏水洗3次,3%牛血清白蛋白封闭30 min,分别滴加稀释的Tuj1、GFAP一抗,阴性对照组用PBS代替一抗,甘油封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像。

2 结 果

2.1BMSCs的形态学观察 BMSCs原代时悬浮于培养液中,细胞呈圆形,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很强的折光性。第4~5天时,BMSCs呈多角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传至三代以后细胞逐渐变为纺锤形,细胞排列呈明显的旋涡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表达阳性,为92.8%。CD45表达阴性,为2.4%,故认为体外培养的细胞为BMSCs。

2.2BMSCs诱导后的形态学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APS组,在12 h后就有突起形成,随时间变化突起渐渐增多、增长;第3天时镜下观察细胞有神经细胞形态,细胞核增大,折光性增强,第5天形成2~4个大小不等的突起,细胞突起之间交织成网,随着时间的延长,几乎全部细胞都有典型神经样细胞形态。化学诱导组在加入诱导剂后细胞有突起伸出,变得细长呈树枝状,大部分细胞呈神经样形态改变,3 d 可见到一些细胞漂浮脱壁,随时间延长死亡细胞逐渐增多。第7天ACP组可见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元样改变(见图1)。对照组无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

2.3BMSCs诱导后免疫组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鉴定 ACP组,7 d后可见Tuj1阳性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突出逐渐增多,可见胞体及核体逐渐增大,突出数目长短不一,突起进一步分叉相互连接,可见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阴性对照组未见神经样细胞形态改变(图2,图3)。

图1 镜下诱导(7 d,×400)

图2 诱导5 d Tuj1阳性细胞(DAB,×200)

图3 诱导7 d Tuj1阳性细胞(DAB,×400)

3 讨 论

Woodbury等〔7〕首次用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4-羟基茴香醚作为主要诱导剂,在体外成功地将成年大鼠和人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80%细胞在形态上出现类似神经元的突起,表达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随后,Sanchez-Ramos等〔8,9〕分别用表皮生长因子(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视黄酸(RA)与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和双丁酰环酰苷酸也在体外将成年大鼠和人BMSCs成功地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项鹏等〔10~13〕利用丹参注射液分别将人、大鼠和兔的BMSCs诱导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细胞NSE和NF表达阳性,GFAP阴性表达。近些年出现的诱导剂有化学药物、细胞因子等,随后还出现细胞因子和化学药物联合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能使BMSCs诱导成神经样细胞,但具有不同的细胞毒性,诱导率一般在50%~60%。之后又有人先后利用麝香多肽、当归、黄芩甙、绞股蓝、地黄多糖等作为诱导剂,成功地将不同来源的BMSCs诱导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14~18〕。本实验运用APS作为诱导剂,深入研究发现APS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等作用,从而解决体外诱导分化效率低及存活状况问题。尹雅玲等〔19〕发现APS组分-A3(APS-A3) ( 0.11,10 mg/ml) 剂量依赖性地保护了对氧磷(PARA)损伤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阻滞了PARA 所致的、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 的升高、凋亡及形态学的改变,其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相近。应用化学诱导剂存在细胞只能短期存活的问题。中药诱导剂作用长效持久,而多糖类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长期使用对组织细胞毒副作用小。

4 参考文献

1Zhou X,Xu Y,Yang G,etal.Increased galectin-1 expression in muscle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treated type 1 diabetic mice〔J〕.J Nat Med,2011;65(3):500-7.

2Lim CP,Loo AV,Khaw KW,etal.Plasma,aqueous and vitreous homocysteine levels i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J〕.Br J Ophthalmol,2012;96(5):704-7.

3Wang Y.Volloch V,Pindrus MA.etal.Murine osteoblasts regul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via WNT and cadherin pathways:mechanism depends on cell-celI contact mode〔J〕.J Tissue Eng Regen Med,2007;1(1):39-50.

4Sim WY,Park SW,Park SH,etal.A pneumatic micro celI chip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nder mechanical stimulation〔J〕.Lab Chip,2007;7(12):1775-82.

5黄定强,杨大鉴,黎万荣,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条件下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1):31-3.

6Wang XJ,Dong Z,Zhong XH.et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enhanc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synthesis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8;365(3):548-54.

7Woodbury D,Schwarz EJ,Prockop DJ,etal.Adult rat and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J〕.J Neurosci Res,2000;61(4):364-70.

8Sanchez-Ramos J,Song S,Cardozo-Pelaez F,etal.Adul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neural cells in vitro〔J〕.Exp Neural,2000;164(311):247-56.

9Deng WW,Obrocka M,Fischer I.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arrow stromal cells into early progenitors of neural cells by conditions that increase intracellular cyclic AMP〔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1;282(126):148-52.

10项 鹏,夏文杰,李树浓.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5):321-4.

11项 鹏,夏文杰,张秀明.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5):385-7.

12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6):323-5.

13张丽蓉,夏文杰,李树浓.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4):251-3.

14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等.麝香组分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405.

15刘金保,董晓先,董燕湘,等.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广东医学,2003;24(5):466-8.

16贾延劼,杨于嘉,宋元宗.黄芩甙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细胞〔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18(3):247-9.

17董燕湘,董晓先,何慧华,等.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中药绞股蓝诱导为神经细胞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5):355-8.

18蔡光先,林 琳,刘柏炎,等.地黄多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46-7.

19尹雅玲,李 鹏,卢光洲,等.黄芪多糖组分-A3 对对氧磷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583-5.

猜你喜欢
诱导剂充质骨髓
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产藏红花素条件研究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不同杀菌剂和诱导剂对草莓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金属离子诱导实木复合地板柞木表板变色工艺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