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

2014-09-12 09:26陈荣莹白莉莉曾祥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患肢

马 壮 陈荣莹 白莉莉 曾祥一

(辽宁医学院体育教研部,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老龄化加剧,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渐增高〔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减小患者疼痛,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对恢复髋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2〕。但AFHR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及训练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尤为重要,本组研究对行AFHR手术的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行AFHR术的老年病例131例,男75例,女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76例。观察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60~69〔平均(67.4±7.2)〕岁,其中左侧/右侧股骨颈骨折分别有40例、36例;新鲜/陈旧性骨折分别42例、34例;按Garden分中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8例、42例、2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61~69〔平均(66.2±6.7)〕岁,其中左侧/右侧股骨颈骨折分别29例、26例;新鲜/陈旧性骨折分别30例、25例;按Garden分中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10例、26例、19例。两组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内科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后两组均经内科牵引治疗。手术均取髋后外侧切口,以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股骨颈骨折位置及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骨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应用康复护理及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指导。

1.2.1心理康复 (1)同患者交流注意应言语亲切、态度和蔼。(2)采用通俗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方式及之前类似手术病例,给予患者鼓励,同时也消除老年人对疾病恐惧紧张心理。(3)教育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接受治疗、康复护理及训练重要性,提供同类型患者相互交流机会,增强治愈信心〔3,4〕。

1.2.2饮食指导 术后部分患者因卧床而不适应于床上大小便,故不愿意多饮水、进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肺部及尿路感染、营养不良、便秘等。本组中的饮食教育包括:(1)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5〕。(2)蛋白质是修复创伤的物质基础,日蛋白质供应量应4~6 g/kg。因此,应补充充足的瘦肉、鱼肉、大豆等动植物蛋白,如骨折早期可多食黄鳝、黑鱼、猪肉、甲鱼等〔6〕,但骨折早期应避免过量食用骨头汤,以免影响食欲〔7〕。此外,维C对胶原蛋白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应多补充水果、绿叶蔬菜。骨折中后期,应多补充钙、锌、磷、维生素C等与骨折修复密切相关的营养素,包括奶、芹菜、豆类、海带等钙含量较高食物,谷类等磷含量较高食物,牛肉、羊肉、牡蛎、核桃等锌含量较高的食物,新鲜水果蔬菜等维C含量较高的食物。

1.2.3术后并发症的康复护理 ①压疮的护理:患者术后宜卧气垫床,每间隔约2 h协助其翻身1次,并按摩骨突出部以改善血运,更换床单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本组中无1例发生压疮〔8〕。②排尿困难者的护理:因术后切口疼痛,卧位患者多不习惯,易出现尿潴留。前期以流水声进行诱导;必要可置导尿管使引流通畅,尿道口护理2次/d,自主排尿恢复后尽快拔管。③便秘:因老年患者的活动量小、卧床时间长,降低了肠蠕动速度及术后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因素易致术后便秘。因此,可训练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术后次日即可取半坐卧位,鼓励其多食用富含纤维素食物,必要时灌肠〔9〕。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AF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甚至高度40%,术后患者应抬高30°,取外展中立位,并做腿部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加速静脉、淋巴回流。尽量不使用止血药,如凝血功能正常,可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需密切关注术肢肿胀、疼痛、发绀等症状,如有应尽快报告医生。⑤防止髋关节脱位及感染:肢体位置对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有重要意义,应取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利静脉回流,禁过度屈曲或内收。AFHR手术切口深、创伤大、创腔渗血多,可于腔内置负压连续引流2~3 d,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若不畅应及时处理,预防感染〔10〕。

1.2.4指导功能锻炼 ①AFHR术后患肢外展25°左右,6 h后即可行踝关节的跖屈、背屈运动锻炼,10次/min,10~20 min/次,6次/d,加速下肢血液的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概率,同时指导患者学习深呼吸练习。②术后次日将病床摇升约30°,行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联合臀大肌的长收缩运动,每次收缩过程持续10 s,放松5 s,3 min/次,3次/d,以维持肌肉的张力。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膝为40°,逐步增加活动次数〔11〕。③术后第3天病床摇长至60°,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由起初的被动、辅助练习至部分主动及完全主动过渡。辅助患肢直腿、抬高练习,可增加静脉回流,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术后4~14 d,患者一般会暂停输液,康复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肌力锻炼及提高增加关节活动量上,出院时髋关节屈曲幅度可达70°~90°,外展1°,外旋10°〔12〕。④AFHR术后第3周时伤口已愈合拆线,此时可行如下康复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康复锻炼活动量,从卧位至依靠双手支撑坐起(幅度<90°);臀部移动至健侧床边,健侧下肢先离床着地,由护士协助患侧下肢着地,之后双手拄拐杖后着地,下床后可持拐站立停5~10 min,待慢慢适应后于室内散步行走,活动量的增大需循序渐进,患肢不宜负重行走,先迈健肢,再患肢,护理人员及家属应注意保护,避免摔倒。⑤术后第4周至3个月,可开展日常生活功能康复训练〔13〕,指导患者练习自主如厕、坐车、穿脱鞋袜、上下楼梯,没有接受大转子切骨的病例,可于6 w时尝试弃拐行走。嘱患者定期复查,为回归社会准备。

1.2.5出院指导 术后3~6个月一般不能行髋关节内旋、内收、外展、外旋及髋关节过度屈曲等异常动作(如患腿放于健腿上),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三不”规范〔14〕:不坐软沙发、矮凳子,不跷“二郎腿”,不过度向前弯腰及侧身弯腰,以避免发生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坚持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采取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术后3个月内禁髋关节屈曲度超90°,定期复查,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诊。

1.3疗效评估〔15〕优:髋部未感自觉疼痛,活动无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至伤前水平;良:髋部偶有疼痛出现,活动中须依靠扶手杖,生活基本可自理;可:髋部中度疼痛,生活无法自理,行动须依靠搀扶;差:髋部严重疼痛,生活无法自理,无法下床活动。两组均门诊复查、定期随访,无脱落,平均随访时间为(36.5±12.6)个月。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及锻炼的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2.2两组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假体脱位等,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者常合并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症,且部分患者本身就因为中风偏瘫、身体协调能力差及行动不便而引起。近年来,AFHR已经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有计划地开展康复护理,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不仅能够避免因长期卧床造成各种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等的发生,而且术后患者通过正确、有效地康复训练及护理可达到早期负重,大大缓解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黄晓兰,张钟兰.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153.

2王仲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3-4.

3秦 霞,巩尊科.康复护理计划单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21-2.

4龚 岚.腰背肌锻炼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3):36-7.

5周琼琳.Orem的自理护理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475-7.

6马树强,李 丽,彭建强,等.早期减压闭合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7):649-51.

7王素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围术期评估及监护〔J〕.安徽医学,2010;31(7):796-7.

8Ulusoy S,Ozkan G,Orem C,et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ramipril and losarta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lef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J〕.Ren Fail,2010;32(8):913-7.

9应弋阳,章慧斌,汪满洋.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09-10.

10马 湘,陈丽风,郑月芳.43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2010;12(1):91-2.

11王自力,崔贺华,范春阳.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2):242-3.

12梁为红,周 唏,白丽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56-7.

13刘永会.高龄股骨颈骨折67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34-5.

14梁柳梅,李润玲,叶秀芳.早期康复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1):1394-6.

15周庆玉,李金华,宫 涛,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03-4.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患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