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

2014-09-15 21:57杜波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29期
关键词:娱乐观点思路

杜波

【考点梳理】

分析文章结构,即分析出文章的部分和整体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对文章做到全面把握。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清楚文章的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该考点,考生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①对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分析。②对文章局部层次的梳理。③对文章关键段落作用的分析。

应试时考生必须首先重视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并在对思路的梳理中,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和结构,把握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解题技巧】

一、从文体特征、大致内容、观点材料入手

一般的论述类文本往往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考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大致搞清楚在开头的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用了哪些材料,结尾如何解决问题。另外对各小段内容要弄清其意思。考生在理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时,可运用以下方法快速完成:

1.弄清本论部分各段落中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分清它们是并列结构关系、对照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构关系。

2.对引论、本论、结论,考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等)。

二、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

论述类文本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考生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表示分总关系。此外,指代词、表范围的词、表类别的词、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等,对考生理清思路都有帮助。

三、从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入手

首先要善于把握各个语段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直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考生只要把握住直接表述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就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其次,考生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段和文本的结尾以及文本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再次,论述类文本常运用一些对结构起特别作用的标志句。把握这些句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分清结构、理清思路。如:起统属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收束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以及前后呼应的句子等。

【同步突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

□袁跃兴

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其中,也批评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酒鬼、懂法术的注册道士、排名全国第二的剑客、热爱打群架的古惑仔……原来,李白就是一个会写诗的韦小宝啊!”

不难看出,图书市场上这种“就俗不就雅”“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物。当下这样的图书出版已经走入了盲区——故意放低姿态,只看重图书的商业属性而放弃了其文化立场,出版图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大众购买,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这实质上是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了……

的确,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阅读生活中流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有所谓“厚黑读物”的阅读,有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有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它使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甚至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阅读的形式很多,有休闲阅读,有性灵阅读,有娱乐阅读,甚至有实用阅读,等等。但是,我们的图书阅读却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风气。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也亟须严肃阅读。事实上,阅读高贵单纯与静穆伟大的荷马史诗,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书,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哪一次不是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阅读不仅是休闲者的阅读,它还应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阅读,是撕去了功利外衣后的肃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华丽俗艳包裹下的观赏型文化,而是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怎样的阅读决定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的阅读培养的必然是“愚乐”的阅读文化,而严肃阅读圣殿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图书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是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照亮。阅读是为了生命的体面和精神的高贵,而绝不是为了“娱乐至死”。人性的高贵与否,很大程度上和其受到的阅读文化影响有关。阅读的实质,其实解决的就是这样的灵魂问题。因此,严肃阅读,实际上就是一次对灵魂、对心灵的高贵教育和文化洗礼。一个人通过严肃的、高雅的文化的阅读,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也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优雅、高贵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3月1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先,提出问题。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是在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B.接着,探究其中的原因及结果。出版商逐利,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C.然后,分析为什么要严肃阅读。阅读的实质是解决人的灵魂问题。人性的高贵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和阅读有关。

D.文章前部分批判“娱乐至死”的文化现象,后部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基本思路是先破后立,逻辑是严密的。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多元开放,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并存,但我们缺少纯净高贵的阅读。

B.阅读不是休闲者的阅读,而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阅读,让悠远文化精神在我们的心灵中流淌。

C.有怎样的阅读就有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的阅读培养的必然是“愚乐”的阅读文化,最终败坏了阅读的风气。

D.阅读的实质就是解决灵魂问题,即通过严肃、高雅文化阅读使我们的思想明慧、睿智,让我们的灵魂优雅而高贵。

猜你喜欢
娱乐观点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观点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