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开展书法教学的研究实践报告

2014-09-16 00:01高有禄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书法课硬笔书法书写

高有禄

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书法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书法艺术伴随着我国汉字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发展起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著名的书圣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朝时,素有“颜筋柳骨”称谓的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备受推崇。可以这样说,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

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应该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书法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被社会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势必引起教育体制的变化,为此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的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改变过去单一地追求学生成绩的教育思想,而是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能够获得发展和提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必须要真正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在感受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素养。在国家这样的要求下,书法课在社会的呼声下开始逐渐进入了小学课堂。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小学书法课的开展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开展小学书法课的重要意义

我国新时期教育的职能应该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能够使学生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著名教育家苏士澍曾经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风格,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因此,重视汉字和汉字的书写是尊重和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但是,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汉字的书写在社会上不是受到多大的重视,而是在逐渐弱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书法课在很多地区已经取消,从而造成了书法教育的“断档”;其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应试教育思想盛行,很多学校更多地追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那些学校和家长认为浪费时间的“课程”逐渐居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书法教育逐渐流于形式;再次,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信息时代来临。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使很多人对于现代书写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更多的人意识不到书法的重要性,甚至写字的能力都在弱化,导致错别字、“提笔忘字”的状况经常出现。

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陈振濂教授非常关注书法教育发展的现状,他曾经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孩子是通过键盘拼汉字,而不是通过笔顺写汉字,等到他们再结婚生子,这两代人一过,中国人就可能失去汉字的书写概念。”这一系列的事实说明,在小学开展书法课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我国文化的重要方法。因为广大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通过对于书法的学习,不仅会加深对于我国汉字和书法文化的了解,从而提升对于汉字和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也能够磨练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书法课的学习过程中,它不仅是要求怎样写好汉字,而写需要学生平心静气地投入其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耐心、坚持不懈的毅力,对于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和安排书法课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小学书法课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硬笔书法教学和毛笔书法教学即软笔书法教学两部分内容,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作一简单介绍。

二、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方法

硬笔书法是当前社会应用较广的一种书法模式,相对于软笔书法也就是毛笔书法,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模式。首先,硬笔书法的书写材质较硬,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书写文字线条的变化;其次,就是硬笔因为材质较硬,所以相对于毛笔来说更容易控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最后,相对于毛笔字来说,硬笔书法的字型相对较小,这与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有着密切关联,因为硬笔书法的主要书写工具是以钢笔、水笔、圆珠笔,甚至是铅笔为主,所以字型不可能太大。针对硬笔书法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来结合硬笔书法的特点来安排教学。

1.结合学生实际,调动学生兴趣。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要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自己学习的主人,进而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书法教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书写实践为主,内容相对枯燥,形式相对单一,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更容易产生问题,因此,我们的硬笔书法教学必须要从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盲目地增加学生的负担,要力争量少而求精,使学生能够学一个掌握一个,多让他们来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在循序渐进中学生的兴趣就会在不断地提升,他们也不会把书法课的学习当作自己的负担,而是使之成为自己的快乐,这样就进入了“乐学”的境界,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2.重视学法技巧的指导。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学生学习书法来说,并不是简单地使学生反复地练习、临摹就能提升学生硬笔书法的技能,而是要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提升。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教师指导得科学、得法,学生自然学得轻松自如、兴趣盎然。从一般来看,学生的硬笔书法书写技巧一般应该包括以下这几部分。

首先是笔法指导。笔法是学生书法学习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学生能否写好字这一部分最为重要,但这一部分也是学生在练字过程中最为难学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笔法的训练必须要常抓不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科学握笔,也就是持笔,然后必须要按照笔画要求按部就班地打好根基。

其次就是要从基础着手,即从基本的笔画练习着手,切忌贪多弃易。小学阶段是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门阶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的构建,认真做好每一步,真正打好学生的基础,使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

再次就是要做好汉字的偏旁和结构书写指导。我们中国的大部分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构成的,而这些偏旁部首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字的书写效果和感官效果,所以必须要在入门阶段使学生掌握汉字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律,进而把这些偏旁部首带入到整个汉字的书写中去,从而达到汉字书写的整体和谐和规范。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掌握书写的规律,使整个字更和谐;在学生重视偏旁部首的书写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汉字的书写结构,也就是整个字的书写布局,这不仅要求学生写好每一笔每一划,而且要求学生从全局着眼、从整体着手,要有大局观地来书写每一个字。这样的练习最好要求学生是在规范的田字格中进行科学的训练,慢慢地使学生做到下笔之前,字在心中,这样才能在整体效果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硬笔书法书写能力。

3.教学过程中把讲、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上好书法课,必须要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以及师生间的评有机地集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硬笔书法学习效果最优化。

在学生刚刚接触硬笔书法课程时,教师的讲非常重要,教师的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硬笔书法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听教师讲的过程中掌握硬笔书法书写的一些基本的技能。但是,单纯的听教师讲而不让学生及时的练往往使学生很容易遗忘一些要求和技能,同时学生枯燥地听也容易厌烦,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要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结合起来,使学生边听边练,这样就能强化对于书写要求的理解,也能丰富教学过程,避免学生厌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还要把评结合进来。这里的评不是过去教师来评学生的单一模式,而是要使学生加入进来,和教师一起评,在师生共评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来评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书写要求的理解,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也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就能取长补短,推动自己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小学毛笔书法的教学方法

毛笔书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漫长的,也是我国书法最初的内容。相对于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对于书法功夫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一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毛笔书法的一些特点进行安排。

1.试学试练,重在激趣。不少小学生来学习书法前根本没有什么兴趣,而且有部分学生还有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此时的心理,因为是第一次与毛笔零距离接触,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生正确执笔,强调站立练功,当学生写出第一根线的时候,教师要不无幽默地夸奖这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根线条,写得棒,即便学生写得不好,教师也要艺术性地点评鼓励,以此来奠定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夸奖学生第一次拿笔就牢固或者划出的线很直,悟性不错,大有潜力,学生的兴趣或许由此而生,对教师的认同,等于精神上的皈依,第一次的好印象,会让一个即便不喜欢书法的学生从此结缘翰墨,爱上书法。

2.因人选帖,避免雷同。因材施教是我们很早就已经在落实的教育理念,毛笔书法教学更应如此。一个班中如果都写一种书体,虽然有利于开展教学,但是容易千人一面,枯燥乏味。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中任选一体,这样学生的作业不会相近和雷同。尤其是课堂结束,学生的作业被分别悬挂起来,教师点评的时候,学生会感到诸体并存,绚烂多姿,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例如,一位学生看到另一位学生写的“五环连世界,圣火耀中华”篆书作业时,他激动地说:“这字真好玩,老师,我下一期能不能也练篆书?”

3.抓大放小,铸胆塑魂。在训练好基本笔画之后,我们着重对大字予以完整的训练。大字是训练小学生果断下笔、从容用笔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写大字的气魄和胆量,学生的书写气质就难于激发出来,最终会造成格局局促,造型欠佳,软弱萎靡的病笔现象。为此,我们在训练小学生基本技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大字的课堂训练,字大有气魄见胆气,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效果和视觉感染力。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指掌肩肘的连续性动作,更促进了学生做事大气不拘泥小节的性格养成。

4.悬之于墙,评之以口。为了让学生获得书法临摹或创作的进步,我们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常每次课前和家庭作业都可以做集中开放式点评的方式。先把诸位学生的作业悬挂起来,然后,相互谈各自的感受,提出真诚的意见建议。教师最后做指导性总结。这样,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由写完就扔,不注重和原帖比较的现象变为主动性对照,找差距,看比例,观轻重,审用笔,悟曲直,悟方圆,悟宽窄,悟开合,悟章法,悟节奏等,通过自评与评人,找差距找得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使学员在真诚评判中看到不足,避免了盲目自大。久而久之自身对于毛笔书法的领悟也会不断地提升。

四、形成科学的书法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的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从新定位与思考,评价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运用一种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的评价目标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结果(学生的作业)之上,而要结果和过程并重。评价的权杖也不能仅仅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而应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评价当中。

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积极地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评价的多元化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充分体现书法学科的独特性。如在书法的学习方式方法上,执笔的姿势,书写的姿势,临帖的方法等一些问题,要从小处着眼,认真对待学生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给予学生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我们在教学活动当中应该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当中。听听学生、家长和他人的声音,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决策),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评等的方式把评价的部分权力交给学生。采用“做小老师”等语言描述,记日记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评判自己和他人在教学活动当中的成绩和表现,在学生的互相评价当中学会取长补短,在教师、在家长等人的鼓励和赞许下,坚定自己学习书法的兴趣和信念。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关于我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64)成果。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书法课硬笔书法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安秀扬硬笔书法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书法课
练习硬笔书法可先从结构着手
书写春天的“草”
硬笔书法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