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脑卒中39例临床分析

2014-09-16 09:13匡良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诱因神经内科脑出血

匡良洪 赵 蓉

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1)神经内科 2)麻醉科 黄石 435000 3)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重点实验室 黄石435000

非卒中原因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被称为院内脑卒中,院内脑卒中的发生与各种基础疾病和治疗因素有关,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1]。本文对我院2006-01—2012-12由他科转入神经内科39例院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01—2012-12由他科转入神经内科的因非卒中原因住院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8~87岁,平均(63.5±16.8岁);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5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经颅脑CT和(或)MRI证实。并排除以下情况:(1)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院但24h后诊断为脑梗死者;(2)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住院再次出血者;(3)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出血性转化。39例患者给予调整血压、防治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清除氧自由基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1.2 方法 回顾性调查39例院内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等)、卒中类型、入院诊断、可能发病诱因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分析院内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院内脑卒中的可能诱因及发生机制。

2 结果

2.1 院内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及类型 39例院内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28~87岁,60岁以上27例(69.2%)。其中脑梗死29例(74.3%),脑出血9例(23.1%),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2.6%)。

2.2 院内脑卒中的诱因 见表1。

2.3 预后 39例患者痊愈4例,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和(或)构音障碍等25例,死亡10例。其中3例死于脑疝,7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3.1 院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诱因及机制

3.1.1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住院期间发生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组资料中有6例心房颤动患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导致血液淤积,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血液有形成分在左心房聚集,同时使血液易与粗糙的内膜接触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而当心力衰竭得到纠正时,因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附壁血栓容易脱落,血栓脱落即可导致心源性栓塞;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导致胃肠淤血,加之应用利尿药物,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液浓缩,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2]。

表1 39例院内脑卒中的诱因

3.1.2 降压过快:过度降压是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直接诱因。长期高血压可使小动脉痉挛、缺血缺氧而出现玻璃样变性,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患者过度使用降压药,降压过快,超出了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下限,使局部脑血流量减少,易出现分水岭梗死;另外,脑组织长时间灌注不足,受损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功能降低,也易诱发脑梗死。本组3例脑梗死发生可能与降压过快有关。

3.1.3 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4],病原体感染和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关,炎症因素能使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动脉夹层分离,增加卒中的机会,近期感染患者改变了血浆血细胞成分,激发了凝血酶原等因素,可使机体凝血功能亢进。近期感染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可增高,使机体处于促凝血状态,在其他因素作用下,易引起或诱发脑梗死。本资料中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经神经内科会诊,MRI检查确诊。

3.1.4 糖尿病:高血糖会增高血液黏度,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流缓慢或淤滞,易于形成血栓。老年人大多有脑动脉硬化及狭窄,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得到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量(血糖)。但当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收缩,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可引起一过性偏瘫、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等。本资料中6例院内缺血性卒中与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水平波动大有关。

3.1.5 围手术期:卒中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组资料显示,外伤后手术、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患者更易发生院内脑卒中。围手术期卒中发生主要机制包括:①创伤、手术应激: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术中出血较多,引起脑灌注压降低;受损血管内血小板黏着和聚集,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易导致血栓形成;②微栓子形成:心脏和主动脉操作通道中微栓子释放,尤其会引起早期栓塞,骨折时脂肪栓塞等[5]。

3.2 院内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诱因及机制 本组中10例出血性卒中,多为白血病、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白血病晚期由于癌细胞侵犯,凝血系统发生改变,极易发生脑出血,病死率高。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可能机制包括:(1)透析引起的平衡失调综合征以及尿毒症导致脑血管炎性改变、内膜损伤以及纤溶亢进等因素均可引起脑出血;(2)尿毒症本身可诱发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异常以及血管壁前列环素产生增多,从而导致出血倾向[6]。

院内脑卒中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理论上能得到及时诊治,实际上由于住院在非神经专科,基础疾病复杂,很多病人卧床,管床医师多关注入院主要诊断疾病的治疗,大部分并不一定能得到及时诊治,治疗效果差,极易导致医患纠纷。因此,提高对院内脑卒中的认识,对入院患者进行卒中的风险评估,加强沟通,关注住院患者的血压、血糖管理及围术期患者的管理;避免诱发脑卒中的医源性因素等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患者出现意识改变、失语、复视、眩晕、偏瘫等症状时,立即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请神经科医师会诊,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这对降低院内脑卒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Blacker DJ.In-hospital stroke[J].Lancet Neurol,2003,2(12):741-746.

[2] 陈浩,王蕾,陈哲萌.60例心房颤动合并交界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1):71-73.

[3] Anzini A,Cassone A,Rasura M,et al.Chlamydi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young stroke patients:a case-control study[J].Eur J Neurol,2004,11(5):321-327.

[4] 檀朝明 .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83.

[5] 姜宏,耿爽,张玉真,等 .围手术期卒中[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18(9):674-679.

[6] 卢敏,潘龙.13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封三 .

猜你喜欢
诱因神经内科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