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建设构筑多维育人体系

2014-09-17 19:17夏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社团干部指导老师

夏艳

我校根据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规律,逐步建立并形成了社团组织发展环境的“六力模型”。通过“六力”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学生社团的发展。

根据学生社团的不同特点,学校拟定中长期培养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有:1.指导老师定期指导;2.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训练;3.社团成员互相比赛、切磋;4.主题活动;5.与兄弟学校、相关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6.其他培训活动。

一、创新思维,凝练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放开搞活”的学生社团指导思想。“鼓励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的保证;“积极引导”即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严格管理”与“放开搞活”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充分尊重社团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搞活。

二、高度重视,让学生社团成为提高学生“三自”的平台

首先,从学生自身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确定组织何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其次,注重在学生社团建设中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指导老师退回幕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舞台。

第三,鼓励学生将社团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使学生社团成为服务他人、提高自己的途径,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让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我校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三、加强管理,促进社团工作良性循环

(一)打造“三型”社团干部

某种程度上,社团有无发展潜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团委严格社团干部的选拔使用,并通过干部培训、经验交流、集中指导、个人自学等方式培养“敢想、能说、会做、善写”的独当一面的社团干部。另开通绿色通道,采取“老师、学生、自我”三位一体的监督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的模式,用活动、事实和成绩说话,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社团干部。

(二)制定学生社团“三化”方针

即发展走“精品化”、社团定位走“社会化”、社团宣传走“网络化”方针,以此加强社团自身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使社团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一面旗帜。

(三)举办“两大”活动,展示社团风采

我校学生社团分别在每年5月和10月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社团大型活动。5月以社团巡礼为主,通过举办社团技能PK赛、社团风采展示等活动展现学生在社团中学到的能力、提高的素质;10月以新生入学和国庆为节点进行社团成果展示,让更多的师生关注社团、参与社团,为社团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我校先后制定了《南工校学生社团工作手册》《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学生社团“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优秀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并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评优挂钩。学生社团人才培养计划经费纳入学校学生活动经费预算中。每学年都评选各类“社团之星”,并将社团评优纳入“五四”评优表彰体系,以此增强师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以上举措有效保障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社团干部指导老师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就差半分
社团少年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文学社团简介
Me
信干部任免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