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09-17 19:44许学文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丹丹团体辅导

许学文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处在15~20周岁,这一阶段生理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身体的变化使他们容易害羞、苦恼;另一方面,心理不断趋于成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渴望理解和尊重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积极应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是职校班主任的必备本领。

一、职校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人际关系不协调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校为了统一管理要求学生集体住宿舍,宿舍人际关系是让职业学校学生感到最苦恼、最难适应的人际关系。部分学生经常顶撞老师,与舍友吵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有不良影响,让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

(二)逆反心理强烈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通俗地说,逆反心理就是你要我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你不准我做的事,我非做不可。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表现为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有时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会形成反社会人格倾向。

(三)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自卑会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一些情绪体现。自卑学生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希望得到重视,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其内心激烈的冲突,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

(四)网络成瘾

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很单一,再加上人际关系不好,容易网络成瘾。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获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学生热衷于网络聊天,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感情上的满足感。

(五)厌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上课睡觉,甚至旷课、逃学,有时干脆退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抵触对立,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成绩差。

二、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他们中的大部分成绩差、自我约束力差,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

(一)社会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在一些人眼中,职业学校就是差生汇聚的学校;新闻、网络等媒体一些低评价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的中小学教育,老师对学生的不公正处理以及在班集体受到冷落等极易引起学生的内心冲突和不满,造成学生心理问题。

(三)家庭教育:无原则的溺爱,简单粗暴的打骂或撒手不管;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家庭的结构有单亲家庭、贫困家庭,这些因素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

(四)自身原因:职校生从生理意义上说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标准,但是,心理的发展滞后于身体的发育,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具有片面性、表面性、自我中心等特点,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青春期矛盾的心理特征,如成人感与幼稚感、反抗性与依赖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等。

三、班主任解决策略

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一切,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将心理关怀渗透日常教育

1.近距离接触

班主任应主动去接近学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与他们一起吃饭、交谈、参加文体活动,在交往中了解学生的过去、家庭关系、心理动态以及班级动态。经常深入宿舍关心学生,一个微笑、一句询问,都能使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愿意亲近班主任。

2.悦纳学生

人都有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此更加迫切,班主任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美德和良好习惯,要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学生受到激励就会建立自信心,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自然会得到强化;和风细雨的谈话,能使学生沐浴在春风中,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谈心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话讲完,这样老师可以了解问题根源,深层次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理解和尊重。

3.理解和宽容

学生经常会犯错,班主任要学会冷处理,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留有余地,留足面子,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机会。宽容不是放纵、无原则地漠视学生的错误,而是一种策略的、迂回的教育方法。

(二)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学生个体发展取向为主导,通过班级中的合作互动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探索、体验与感悟,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获得自主能力,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健康人格形成。

1.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有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重于矫治。它能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促进班级团队合作团结,提高班主任教育与通情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可以是班级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或年级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例如,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老生的厌学问题和人际关系处理、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很好地预防和疏导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

2.团体心理辅导的步骤

确立辅导活动的目标,根据班级的问题需要设计活动的内容、方法。时间与地点:可以在教室或者学校的空阔场地如操场,可以是周末带学生到校园外郊游的时候。组织过程:第一步热身活动,用准备好的一些小游戏开场打破僵局,引领学生进入团体活动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活动做准备;第二步互动活动,这是团体辅导的核心活动,关系团体辅导目标能否达成,按照团体内容目标而设定;第三步分享,这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主要目标是协助成员总结、分享心得与巩固所学,回顾自己在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促进自我的发展;第四步结束,如果是几次相联系的活动,要在结束时候交待下次团体活动的主题,指定课后作业。

3.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要把握交流的三个前提:尊重、平等、信任。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讲座,要避免说教,互动参与是团体辅导的生命力所在。

(三)选好并利用好班级的心理委员

1.心理委员作用

班级心理委员是三级网络中最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班级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相互交流和沟通频繁。心理委员在和同学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异常,对其进行开导,如果事态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心理委员能在第一时间将班级中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2.如何选择心理委员

班级心理委员应对心理学感兴趣,愿意自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热心班级工作,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3.心理委员的工作

每周向班主任报告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向班主任反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以及情景剧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引导家长参与心理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丰富经验的获得、良好性格的养成、广泛兴趣和爱好的培养等,无一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与家长建立沟通才能具体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如谈心艺术、批评艺术、拒绝艺术等,使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

1.尊重家长,以礼相待

不论是打电话还是家长来访,班主任都要以礼相待,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不听话”孩子的家长,避免向家长“告状”、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2.语气委婉

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能用一个标准全面否定学生,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说学生优点时要有力度,在说学生缺点的时候,要舒缓婉转,这样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3.谦虚诚恳,专心倾听

与家长谈话时,班主任如果能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家长,在具有耐心、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也会变得通情达理。

(五)写好操行评语

每学期班主任都要给学生写评语,评语写得是否艺术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1.亲切生动

写评语时用学生乐意接受的语言,以第一人称来写,像在与学生促膝交谈,拉近师生距离。

2.运用“皮格马里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在写评语的时候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提出积极的希望,促使学生进步。

案例:去年清明节放假第一天,我突然接到了班上一个叫丹丹的女生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师,我不想上学了,开学后我就不去学校了。”丹丹是一个内向、自卑的女生,家里有姊妹三个,经济困难。我思考了一下,就给她回了短信:“丹丹,碰到什么困难了吗?能跟老师说一下原因吗?”丹丹没有回复,我一连发了五个短信都没有回音。于是我就给她母亲打了电话,了解到家长是不希望她退学的,我跟她母亲约好开学后第一天到学校来处理此事。

开学后,她母亲带着丹丹如约来到学校,无论我怎样询问,她都沉默不语。在心理咨询中,这种表现叫“阻抗”,原因有很多种,根据平时我对丹丹的了解,分析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对我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另外一种是因为她的性格导致她不敢面对困难。于是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经过一番攻心策略,丹丹终于说出了退学的原因,原来上学期有一门课期末考试及补考都不及格,她对上学失去了信心。在了解到她退学的原因后,我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她。我与丹丹妈妈沟通,在家里要多鼓励丹丹说话,要让她充分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周末也要减少丹丹带妹妹的时间,让她与同学共度周末。

第二,减少班级影响。在班会上我告诉全班同学丹丹只是因为家里有事请了几天假,不让其他同学因为这件事受到负面影响。

第三,帮助她建立自信。等她情绪平静下来后,我让班长单独帮她辅导功课,并让她做班级公务保管员,目的是让丹丹在为班级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接着我又找到系部,让她进系学习部做了志愿者。在丹丹后来的周记中写道:“进了学习部,虽然我什么都不会做,但是学姐很热心地帮助我,告诉我如何去工作,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

第四,及时表扬和鼓励。在班会课上,及时表扬她对班级工作的认真付出以及任课老师对她的赞赏;在去宿舍查房的过程中,及时肯定她近来的表现。

通过以上措施,丹丹在慢慢改变,在路上碰到她的时候,她能很热情地向我问好。本学期开学后,尽管她是班级唯一得到学校“学业警告书”的同学,她却拿着“学业警告书”来找我,觉得很对不起老师,因为老师一直在帮助她,她却还是进步不大,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学校的“心理活动”月中,班级排练了一个“心理情景剧”,丹丹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角色,后来还代表系部参加了学校的比赛,最终获得了校一等奖,这里面也有丹丹的一份功劳。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丹丹团体辅导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高中数学之美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Saving Money
美人鱼2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