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视镜对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2014-09-17 10:58顾懿帆刘溦薇沈继颖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溢液管内乳头

罗 祎 顾懿帆 刘溦薇 沈继颖 周 鸣 房 林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研究显示,有5%~1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具有乳头溢液症状[1]。对于伴乳头溢液乳腺病的临床诊断,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检查检查,但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合并肿块或者局限性增厚者的检查阳性率不高[2]。近年来,随着纤维乳管内视镜的不断完善,乳管内视镜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乳管内视镜用于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具体临床价值,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分析了70例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的乳管内视镜、乳腺X射线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情况,旨在探讨乳管内视镜对于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7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0~58岁,平均为(43.3±3.2)岁。乳头溢液时间3天~8个月,平均为(3.4±0.8)个月。66例为单侧单管乳头溢液,3例为单侧多管乳头溢液,1例为双侧单管乳头溢液;58例为血性乳头溢液,9例为浆液性乳头溢液,2例为无色水样溢液,1例为白色乳汁样溢液。

1.2 检查方法

乳管内视镜检查:采用FVA-3000型纤维乳管镜(由日本Fujikara公司提供),内镜为直径为0.72 mm硬镜;乳腺导管内窥镜FVY-780系统(由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内窥镜为直径0.75 mm的硬镜以及辅助设备,该系统由影像显视器、冷光源、影像记录器以及光导纤维(即内视镜)组成。患者取平卧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并沿着溢液乳管注入0.2~0.3 ml 1%的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麻醉成功后,以乳管扩张器进行溢液乳管扩张处理。扩张满意后,将乳管内镜缓慢插入,同时向其中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确保乳管扩张满意并且具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管腔并且发现病灶以后,采集并且保存病灶图像,并记录病灶部位与乳头间的距离,进行透光部位的定位。结束检查后,将乳管内的空气及液体完全排出。对于渗出性病变,可予以80 mg(8万单位,1支)庆大霉素和5 mg地塞米松注入病变乳管之中,予以金霉素软膏涂抹乳头,嘱患者禁洗浴24 h。退出内镜,并且采集导管冲洗液标本送至涂片细胞学检查。

乳腺X射线检查:采用美国GE senographe DS数字X线检测仪进行乳腺X射线检查,操作按照常规检查法实施,X线片由双人进行阅片。

1.3 结果判断

乳管内视镜乳腺癌诊断标准根据《乳管内镜检查彩色图谱》进行判断,手术活检均采用美蓝法进行乳腺导管区段切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恶性病变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以及浸润性特殊型癌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7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例(18.57%)为单纯型乳头溢液乳腺癌,43例(61.43%)为乳头溢液合并肿块乳腺癌,14例(20.00%)为乳头溢液合并腺体局限性增厚乳腺癌。

2.2 乳管内镜及乳腺X射线检查结果

乳管内视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存在导管内异常病变。56例患者的内镜特征为导管壁异常改变,其中35例为管壁斑块状隆起,28例为点状出血,7例为成簇乳头状凸起。此外,34例患者导管内存在息肉状的新生物,其中13例为半球形,21例为长圆形以及球形,乳管内视镜下可见新生物呈白色、灰色、黄色或红色等。乳腺X线检查结果与乳管内视镜诊断结果见表1。

表1 乳腺X线与乳管内视镜诊断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患者的一种重要症状,对于非哺乳期女性,如发生乳头溢液均属于病理性,发生率约为乳腺疾病的2%~17.5%。乳头溢液多是由有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所致,例如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以及乳腺增生等,仅有10%~15%的乳头溢液属于乳腺癌的重要体症[3-4]。对于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传统诊断方法由于定位比较困难,阳性率较低,极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乳腺X线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乳腺疾病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用于健康女性的筛查,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但对于乳头溢液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不高[5]。

上世纪80年代末,临床逐渐应用乳管内视镜进行乳头溢液的诊断。Makita等[6]研究发现,乳管内视镜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朱彩霞等[7]研究显示,乳管内视镜图像对于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乳管内视镜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的乳管壁、导管上皮以及腔内占位性病变,有利于提高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病因诊断准确性。分析本组70例患者的乳腺内视镜特征显示,患者的镜下形态表现各异,且色泽各异,呈现腔内新生物生长征象,例如斑片样隆起、粗糙样点状出血以及成簇乳头状凸起等,但无论何种表现类型,均存在管壁结构紊乱表现,且局部质脆,容易出血。但良性导管乳头状瘤虽然体积较大,且多呈现单个隆起病灶,但其周围导管壁并无明显变化[4]。造成良、恶性导管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差异主要是其生长特性不同所致,因乳头状瘤主要是在其发生部位呈现独立生长,而癌组织则是沿着管腔蔓延性生长[5]。

本组有13例(18.57%)患者未触及肿块,属于单纯性乳头溢液乳腺癌。乳腺X线检查对无肿块型乳头溢液乳腺癌的阳性符合率为38.5%,而乳管内视镜的符合率达92.9%,与朱碧荣等[8]报道结果接近。提示乳管内视镜可作为单纯性乳头溢液乳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肿块是临床评价乳头溢液乳腺癌临床风险的重要评价指标。本组43例(61.43%)肿块型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中,乳管内视镜的符合率为95.3%,但仍有4.7%的患者呈假阴性,提示经乳管内视镜检查呈阴性者并不能完全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局限性增厚是乳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之一,早期经乳管内视镜检查可见钙化、肿块或两者并存,而局部病灶紊乱征象以及小病灶致密影较为少见,成簇微钙化以及针尖样微钙化均是乳腺癌早期的重要临床表现,甚至是其唯一征象[5]。这些征象均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血性乳头溢液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采用溢液隐血实验能够快速、准确诊断。但由于血液乳头溢液可能源自红色管内乳头状瘤、正常导管或者乳腺炎症等,仅有5.5%~10.6%是由于乳腺癌所致,故其诊断可靠性不高[7]。而乳管内视镜可更加清晰地显示乳管内表现,准确辨别乳管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应用乳管内视镜检查能够准确定位病灶,特别是对于经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表现异常,而经乳腺X线检查以及临床体检未见异常并病变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8]。本研究结果显示,乳管内视镜对于乳头溢液乳腺癌的总体诊断准确率达94.3%,显著高于乳腺X线检查的61.4%。

综上所述,乳管内视镜检查是1种微创检查方式,应用于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能够动态观察乳管内微小病变的变化发展过程,尤其可提高乳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且能够反复进行,具有微创、操作简便以及直观性强等优点,为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临床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1] 柴丽君.乳管内视镜在69例乳头溢液诊治中的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9):65.

[2] 纪存丽,许红霞.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368-369.

[3] 薛 峰,周 静,常建疆,等.应用纤维乳管镜诊治125例乳头溢液患者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120-121.

[4] 顾 军,于泽平,赵玉萍,等.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9):965-967.

[5] 冯跃庆,谢振斌,张志敏,等.乳管镜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2):8-9.

[6] Makita M,Sakamoto G,Akiyama F,et al.Duct endoscopy and endoscopic biopsy in the evaluation of nipple discharge〔J〕.Breast Cancer Res Treat,1991,18(3):179-187.

[7] 朱彩霞,张安秦,韩晓蓉,等.乳管镜图像特征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4):446-452.

[8] 朱碧荣.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7):760-762.

猜你喜欢
溢液管内乳头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脱硫废水浓缩系统中烟气蒸发器的管内模拟
乳头溢液啥情况
上倾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实验研究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乳头溢液小心这几种乳房疾病
绝经后乳头溢液为哪般
腕管内原发性腱鞘结核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