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甲午之殇 筑少年中国梦

2014-09-18 01:41龚泓铭
祖国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刘公岛一甲子甲子

龚泓铭

在中国古老的计时方式里,六十年一甲子,一甲子一轮回。对于个人而言,甲子之年,老之将至,智力、精力等都开始走下坡路,以前的一切兴衰荣辱至此开始释怀,“甲子”轮回在个人身上呈现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接续。但对于民族而言,短短六十年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瞬间,六十年衰败,六十年强盛,“甲子”轮回在民族层面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知耻后勇,居安思危。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从1984到2014,中国已走过两个甲子轮回。1984年的甲午战争,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以惨败收尾,自此东亚两个大国的命运改写。此后的120年间,中国历经沧桑,在韬光养晦中走向大国崛起。两个甲子的兴衰荣辱,中国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再次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惨败的甲午战争虽已远去,但并未被我们遗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中国的南海主权也倍受挑战,我们应追忆甲午之殇,牢记血的教训。

2014年7月31日,一支微小却不微弱的队伍登上刘公岛,追忆甲午历史。这支队伍是第十三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的营员们,他们中有六七岁的垂髫稚子,也有年近花甲的老者,更多是朝气蓬勃的初高中学生。在当年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刘公岛上,他们将全面了解甲午历史,接受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追忆甲午,走近海洋,爱我中华,立志报国”,在这个主题的引领下,营员们走进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海权文化展馆、丁汝昌纪念馆、水师学堂等记录着甲午历史的参观点,在现役军舰上感受到了如今中国海防的强大;八一建军节的联欢晚会让军民同喜同乐,“我的蓝色梦”演讲活动展示着孩子们的热血和理想;五天的军营生活让营员们瞻仰了军人的威武雄壮,也让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学会吃苦,快速成长。一系列活动让营员们深刻认识了甲午历史,也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历练。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蓝色梦想,渴望穿着笔挺军装,站在祖国的海防线上。“少年强则国强”,今天这些孩子们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他们日后行动的方向,这也是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创办“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的最终目的。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艘战舰,名为“致远”,寓意在今日。民族致远、国家致远,不仅需依仗国人全体合力,更需要青少年奋发图强。只有固稳海防,建设强盛中国,才能告慰120年前甲午战争中流血牺牲的英烈。

甲午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刘公岛也是一片盛世景象。历史铭记着耻辱,习总书记更是在今年两提“甲午”,并称其是剜心之痛。这样的剜心之痛,不容再在中国发生!“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习总书记在七七事变纪念活动77周年上的讲话,同样适用于甲午战争带来的教训。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短短五天的夏令营生活,让营员们明白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看到,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们正在展开梦想的翅膀,为国为家而天天向上。

猜你喜欢
刘公岛一甲子甲子
明 文震孟 行书甲子除夕诗卷
一甲子,见证中国地铁发展壮大
誓守阵地一甲子,薪火相传启新程——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成立60周年
一甲子弦歌不辍 六十载不忘初心
——天津科技大学建校六十周年
历史的明镜——刘公岛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
回眸台州茶叶一甲子
论刘公岛景区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
爱国壮举 光明道路——纪念刘公岛起义暨海军支队诞生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