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4-09-19 12:14张卫兵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课件

张卫兵

高三阶段,高考的压力逐渐增加,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演变成循环往复的讲、练、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高三语文到底该如何教?高三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三语文课堂教学?也许只有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和智慧,才能迎来真正的语文课堂。

一、“沉稳”与“灵动”

特级教师袁卫星在谈论文言文教学时曾说过,教学要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而如今高三语文教学呈现的状态是“沉稳”有余而“灵动”不足,所以,在不丢弃“沉稳”的同时更要追求“灵动”。

“沉稳”是指牢牢把握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掌握方法,注重答题的规范性,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考场上真正做到“能读会写”。但是,语文教师有时在追求“沉稳”的过程中让课堂变成了“沉闷”,让语文学习变成了“沉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只顾了“沉稳”,而忽略了“灵动”。所谓“灵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要从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出发,发挥学生的潜能,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有人认为高三课堂教学方式无非是讲与练,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被动学习。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成为主角,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教师要尽可能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角,让课堂充满活力。

1开展合作学习

高三教学为了赶进度,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开“一言堂”,唱独角戏。例如字音、字形、成语、名句默写等基础性内容,以往复习时教师费时费力,讲了不少,检查批阅了不少,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得分率不高。不如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来巩固提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情况给同学出题,相互批阅;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将自己积累整理的经典内容写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让全班共享,这样既交流了积累的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积累整理的积极性。

再如作文讲评,以往总是教师全批全改,然后认真讲评,一个人讲得口干舌燥,但效果并不好。而有的教师并没有全批全改,而是先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几篇作文进行批阅,在班上组织分析讨论,让学生基本了解这次作文的审题立意的要求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然后分组批阅,以四五个学生为一组,相互批阅同学作文,每篇作文至少有三名学生批阅。学生在参与批阅的过程中积极认真,点评质量往往比教师的点评更细致,更全面,更到位,教师面对这么多学生作文,难免会粗疏。通过同学间的批阅点评和修改,学生对本次作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写作能力。

2多一点留白

如今的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往往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有的甚至以此作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于是大量的讲与练贯穿了高三语文课堂的始终,也贯穿着高三语文的一轮轮复习。但是,每年高考后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讲义做得多、课上讲得多的班级高考成绩往往不如少做了很多讲义的班级。究其原因,少做讲义的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巩固消化的时间,懂得课堂的留白。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不可分开。课堂的留白正是要在“学”的同时构建一个“思”的平台。从学习效果看,高三复习课适当的留白,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要比教师的一讲到底更高效,因为学生利用这一时间及时进行内化,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所以无论是专题复习还是试卷讲评,都应该懂得留白。高三语文课堂的留白,一是在复习研讨的过程中留出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二是在讲评之后留白,让学生有消化巩固的时间。如果说课堂上讲得生动是一种精彩,那么,善于课堂留白也是一种精彩。

二、“精彩”与“本真”

高三语文课堂需要精彩,需要摆脱沉闷,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于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了课堂。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通过色彩、动画、声音等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习效果。但是有些课堂多媒体的不当运用不仅没有提高复习效率,有时反而减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1目的要明确

其实,很多教师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目的理解有偏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目的应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曾听过两节同题异构的高三语文复习课,都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一位教师制作了不少PPT,随着PPT的展开,从导入到阅读讨论再到归纳总结,环环相扣,课堂也有师生的互动。但给人的感觉是严谨有余而灵动不足。究其原因,课件已经完全预设了上课流程,学生在课堂上好像一个个木偶一般,随着教师制作的课件而动起来,没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没有了灵动有趣的即时生成。而另一位教师制作的PPT数量极为有限,只是到最后深入探讨的时候投影了课文的创作背景。但教师从开始时的激趣,到中间的引导启发,再到后面的探究与拓展,课堂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烈,课堂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出会心的笑声。最后教师也没有运用课件,总结归纳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听课者没有感觉到课件的存在,但却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的精彩。两节课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使学生受制于课件。这样的课只是完成了教学流程,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后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课件只是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服务,教学过程中课堂交流没有因课件的预设而受到限制,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写,强调品味涵泳,强调与文本的对话。上海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语文课堂应该是静静的,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踊跃发言;语文课堂的良好状态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高三语文教学也应如此,高三复习教学常常强调大容量,大容量不等于课堂上教师讲得多,不等于课堂上多媒体手段用得多,也不等于PPT投影展示的内容多,而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动多。贾志敏说:“课件实在是个好东西,可以把学生带进现场、带进奇幻的世界。但是这样的好东西毕竟是工具,不是目的。多媒体中都是光、电、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注意到的是画面,忽略了文字。”“多媒体用得好是画龙点睛,用得不好就是画蛇添足了。”

贾志敏老师曾上过一节观摩课:手段老,粉笔、板擦、黑板和教师的一张嘴;讲课方式老,教师讲,学生听和练。但朴素的表达、真诚的教学和逻辑严谨的环环相扣以及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高三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面对文本静下心来认真品味涵泳,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第二题是:“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这道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和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坚持答案从文本中来,善于找准区间,根据文本筛选并整合信息,归纳要点。如果教师只是运用课件空讲方法,而不引领学生阅读文本,逐一筛选信息,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准确地解答这道题,更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而第四题是“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领会、分析、探究作品的丰富内涵。深入文本,理清思路,才能领悟到,作品内容涉及都江堰,并由此谈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而得出做人的启示。而如果这时候教师运用课件,还是形象展示都江堰的宏伟壮观,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品味,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那么即使课件做得再精美,课堂再热闹,也不能帮助学生领悟作品意蕴,准确回答问题。

三、“高效”与“品质”

现在很多学校推崇高效课堂,高三语文课堂也不例外,都在追求高效复习。如何才算是“高效”,则有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有的认为“高效”就是快节奏、大容量,于是高三课堂就呈现快节奏的推进和大容量的复习与训练。至于学生有没有思考消化的空间,是否真正理解,则不在考虑之列。有的认为“高效”就是学生大范围和高热情的参与,于是高三课堂就呈现出热闹的活动和热烈的讨论,但是否有深入的思考则打了问号。有的认为“高效”就是过了一个教学阶段,通过检测马上见到成效,于是就有了高密度的检测,也就有了课内外大量的训练,语文课堂变成了训练课和讲评课。但是语文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语文学习有一定的模糊性,教学评价不可能做到精确、及时,不要说平时的检测由于试题质量、阅卷质量等问题检测信度有误差,即使高考也不一定就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片面的高效教学往往追求短期的结果,所以才导致各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只有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与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等。涉及语文功底、功力、能力以及底蕴的层次,表现为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课程标准》采用“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于突出开发语文教育的非实用的功能,重视语文的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三语文课堂教学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句话,高三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味追求高效,而是要追求品质。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考体制下,高三语文课堂教学要完全去功利化、跳出高考的束缚还不现实。但是高三语文教师应该拥有自己的思考,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拘泥于高考,高三语文课堂才会出现应有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课堂课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我把高三写成诗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