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2014-09-19 12:31朱亚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主义想象力想象

朱亚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高分数的取得上,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本来就是与文字打交道,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强化对知识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阅读内容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对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了解文字背后的寓意,发挥学生想象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通过适当的想象提升自身的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被教师或者作者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通过文章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实际情况,敢于探究新的解析思路,实现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拓展思考的空间。

如在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以感受到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表现了当时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可谓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寓意,感受毛泽东的气度,进而熏陶学生树立理想,成就自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度渲染文章的张力,只要让学生有效地领会几个重要的字词,文章的大意就能迎刃而解,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汇的领悟必然也会打开自己的想象。

阅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创作的背景,展开想象,想象毛泽东当时的胸襟和自信,然后对于自己也展开想象,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应该如何成就自己。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强化情感渲染,让学生敢于想象时下的自己,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满自信,正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实现知识嫁接,扩充想象的深度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文章较为丰富,当下的文章不多,多数都是有一定历史沉淀的文章,如外国作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文言文《鸿门宴》《赤壁赋》等,科技杂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南州六月荔枝丹》等,早期白话文《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泛泛而读,把大概的意思讲解给学生,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就结束的话,其教学意义不大,学生也不会真正理解作者的寓意和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有极大价值的活化石,需要学生对其认真研究和探讨,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他们,嫁接起时间和空间的桥梁,这就需要学生巧用知识迁移,构建认知结构,并展开想象,走进那片历史的天空,跨进那扇科技的大门。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时,针对拿来主义,通过文章的阅读学生大概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果觉得这样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阅读教学时,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分析为什么要拿来主义?怎样正确理解拿来主义?“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说明什么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探究如何正确理解拿来主义。在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论述并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从用法上是可以判断这是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做铺垫。作者这样写还有什么寓意吗,让学生展开想象。教师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当时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倡导拿来主义呢?又为什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这样的引导必然能让学生结合历史常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明白当时“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必然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害,它们是救不了中国的。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那学完拿来主义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中国还有哪些人的思想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毛泽东的“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讲述的也是这个道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还能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整合学习内容。

三、尊重异议,提升想象的高度

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在逐步有序地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一些传统的不当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仍在沿用,教育的评价体系仍采用标准式答案,这大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容易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培养,学会尊重和理解,所以格式化和复制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而新形势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展开想象,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阅读的想象高度。

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中生在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个人素养和生活经历等方面必然不同,这就造成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这是正常的。只要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偏离主题,不违反常规,都是可以接受的,学生的阅读过程其实就是由“字”到“意”的感觉还原过程,存在差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才能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究、敢于表达、敢于想象。

如阅读《三国志》中三顾茅庐的这一典故时,对于诸葛亮的表现,学生说法不一,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诸葛亮等待机会是不对的,应该主动自荐,还有的学生认为诸葛亮其实胸有成竹,这样做只是提高自身的身价。这些观点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教师没有必要苛求学生都认同一个观念,这样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中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文字背后所表达情感的想象,实现情感的共鸣,进而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文章的阅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与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时间与空间,采取有效措施,这样才能提升高中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224000)

猜你喜欢
主义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新写意主义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近光灯主义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