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2014-09-19 09:21李佳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电影评介 2014年7期
关键词:弗兰克男权巴黎

□文/李佳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电影《革命之路》剧照

《革命之路》这部小说于1961年问世,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55年。这不只是一部探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婚姻危机的电影,它所指涉的是每一个个体存在的根本问题:究竟是向让人空虚无望的现实妥协以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还是鼓起勇气去体验和挑战生活的可能性以获得所谓真实自我。我想很多人都能从这对夫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而不甘于平凡,想要完成非比寻常的人生却耽于孩子、温饱和自己的懦弱,在不甘心的绝望中看着梦想滑落。人生步入三十,仿佛生命不再属于自己,在为了家庭、孩子和其它琐事疲于奔命中褪去闪耀的光辉,没有梦想保护的生命开始龟裂、剥落,直至千疮百孔。

看完《革命之路》这部影片后,女主角April在影片中的行为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试图从一个女性的视角上去理解她,并结合理性的分析,寻找其“革命”之路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时代背景

该片讲述的是1955年的故事。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制度瓦解,女权主义在这个大动荡的时期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凯特·米莉特、贝蒂·佛里丹等,她们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妇女的在物质上独立,她们挑战的是整个男性社会。

影片中的故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讲述了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对中产阶级夫妻爱波和弗兰克的婚姻生活正经历七年之痒。他们像所有美国中产阶级一样入住于郊区的革命山庄,弗兰克在他父亲曾经就职的大公司做销售,爱波婚姻前曾就读于纽约一所著名的戏剧学校,婚后成为了抚养两个孩子的专职家庭主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俩都觉得眼下的现实生活状态与年轻时所期待的理想生活相距甚远,目前的生活毫无意义,于是爱波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举家迁往巴黎,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两人都如同重获新生,开始期待巴黎的美丽人生,特别是弗兰克:“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幸福感在他内心熊熊燃起;他从来没有过这么纯粹这么不真实的美丽感觉:他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抹去,未来也完全在他的掌控中。”但是这个在爱波看来所谓的“完美计划”最终由于弗兰克的有望升职加薪以及爱波的意外怀孕而最终胎死腹中,无疾而终。

二、对April行为的批判,感性思维太强烈

看完《革命之路》这部影片,在讨论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对April的行为评价截然不同。女性同胞会理解她的想法和行为,April敢于追求梦想的行为令她们激动不已,甚至于兴奋,在看电影的某个时刻,我相信有大多数的女性同胞会跟April有共鸣,也会觉得April的丈夫对她太不理解了,认为她丈夫很懦弱,才导致April最终在梦想破灭后选择了堕胎近而伤害了自己的生命。而男性同胞则认为April的想法太不切合实际,行为太离谱,甚至于惯以神经质的看法。

影片中的女主角April便是感性思维极度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名女性。从与男主角其丈夫费兰克在酒吧一见钟情的爱情,到想改变生活状态搬往革命路,又厌倦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向往巴黎的浪漫生活准备迁居巴黎,以致梦想破灭后,自行堕胎导致走向死亡的一系列过程,处处都显示着她的盲目冲动。她固执的认为,丈夫太懦弱,太世俗,太不理解她。而她没有考虑到,在她这种极度折腾的过程中,把原本比较安稳的生活弄得更加糟糕,难道把本美好的生活搞得乱糟糟就是追求梦想的一种表现吗?她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她也许意识到自己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打电话给她的宝贝,也许在这个时候她多么想活下来,一家人哪怕过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也好,只要可以永远生活在一起,但是不可能了,她的不理智,终于将她推向了万劫不复的生命终曲。

如果用我们固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评判A-pril,我真的很想说她实在是太不负责了,她死去了,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怎么办?

同时这又是外国影片和中国影片的不同吧,中国影片大多都是说教片,中国影片中很叛逆的人总可以在明白一切之后获得重生,然后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外国影片似乎是拿来欣赏的,追求情节和场面的震撼,而留下更多的东西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并不加以最终的设计。

三、April的死亡是否表明女性应该按部就班地生活

作为一名中国的女性,其实我非常地理解,男权社会中女主角April由于被置于“他者”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与困境:在家庭婚姻的罗网里挣扎不脱,逐渐消亡了自我,她只是作为一个遵从的附庸而并非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她只是丈夫和子女的奴仆,她自己什么都没有。

她从男权的神话中被唤醒,在觉醒之后她开始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不想浑浑噩噩度过余生,她所寻求的是对世界最纯粹最真实的感知。她尝试了话剧演员、家庭主妇和奔赴未曾谋面的巴黎三条不同的道路,可惜都无果而终。她既不能逃离现状,又回不去邻居夫妇那般麻痹状态,最终走上了不归路。特别是关于远赴巴黎的美梦寄托了她对未来的一切美好憧憬和希望,在她发现无路可走时,她最终自虐式的自己在卫生间堕胎。她义无反顾的走上了绝路,如同伍尔芙,与命运作殊死抗争。April的命运展示了女性在男权文明下不同抉择的相同悲剧结果,在男权制度下女性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为顺从意味着女性放弃自我,反抗则意味着女性需付出生命的重大代价。

April怀揣强烈的理想主义的梦想,在男权社会中想努力改变所谓的现实,她想要独立要自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争取社会地位,事实证明这一切不过是梦幻泡影。她的悲剧命运表明女性主义的发展最终应走男女和睦相处的无私之爱的道路,爱与合一才是幸福家庭生活的出路。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女性必须以其真实的自我展现自己,而且女性还要改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主体意识。唯有如此,女性才会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从而建立起一种男性与女性融合的双性文化。

猜你喜欢
弗兰克男权巴黎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巴黎之爱
Myth and Mechas
《巴黎私厨》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