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初探

2014-09-19 16:44崔小兵董根生陶银吴纯德崔海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芜湖县栝楼生姜

崔小兵+董根生+陶银+吴纯德+崔海龙

摘 要:试验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的多个产量、品质指标,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效益;芜湖县

中图分类号S5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50-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均可耕种面积的减少,发展立体种植技术是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1]。栝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栝楼园的立体利用也不断得到发展,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立体种植模式。

芜湖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栝楼种植基地之一,2012年栝楼种植面积达到了134hm2,产值达1 500余万元。栝楼产业作为我县的特色产业,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栝楼产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栝楼园利用率低,高产栝楼园比例少。如何使现代栝楼产业尽快适应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切实为农民增收、为企业增效,拓宽栝楼产业发展途径,促进栝楼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近几年来我县积极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2],从栝楼和生姜间套作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两个作物间套作产量、品质,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栝楼园试验区位于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该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00~1 900h,年均气温15.5℃,最冷月(1月)均温3.7℃,最热月(7月)均温28℃,无霜期在230~240d之间,年均降水量1 200mm,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种种植模式,分别是栝楼、生姜、栝楼/生姜立体种植,对应命名为处理A、B、C。栝楼品种为野葫芦5号,2a生,株行距0.50m×3.50m;生姜品种为铜陵白姜,株行距22cm×50cm;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具体配置是每行栝楼两边分别间套种生姜,栝楼株行距0.50m×3.50m,生姜株行距22cm×50cm。为减少地形、土壤等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种植模式)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70m2(4.5m×60m),每个处理面积共810m2,处理A、B、C各小区分别命名为A1、A2、A3,B1、B2、B3,C1、C2、C3。各套种作物均根据当地的管理习惯进行生产管理[3]。

1.3 试验方法

1.3.1 栝楼产量、品质指标调查 采用样株调查法,每试验小区随机选取3株栝楼,调查其单株结果数(个)、单果重(g)、单果籽粒数(粒)、单株产籽量(g)、单株产皮量(g)及可溶性糖含量、粗多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粗多糖含量测定采用比色法[4]。

1.3.2 生姜产量、品质指标调查 采用样方调查法,每试验小区随机布设3个样方,样方面积1m2(1m×1m),调查样方内单株鲜姜重、实收667m2鲜姜量2项产量指标及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姜辣素含量共3项品质指标,重复3次。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姜辣素含量测定采用比色法[5]。

1.3.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程序进行整理,其他统计分析处理均采用SAS 9.0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A、C种植模式栝楼产量、品质效益分析 栝楼果实果瓤含有大量糖分,味甜。《中国药典》中对栝楼果实描述为“具焦糖气,味微酸甜”。传统经验认为“以皱缩、皮厚、糖分足者为佳”。因此,糖类成分的含量可作为评价栝楼果实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表1、表2分别为A、C种植模式下栝楼产量、品质效益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A、C种植模式下栝楼的单果均重、单株结果数、单果籽粒数、实收667m2产籽量、实收667m2产皮量共5项产量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粗多糖含量2项品质指标调查,并分别对其进行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C种植模式下各项产量及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见表2),即栝楼园套种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

表1 A、C种植模式下栝楼产量、品质指标

[处理&小区

编号&考察

株号&单果均重

(g)&单株结果数

(个)&单果籽粒数

(粒)&实收产籽量

(kg/667m2)&实收产皮量

(kg/667m2)&可溶性糖含量

(mg/kg)&粗多糖含量

(mg/kg)&A&A1&1&262&15&228&192.2&81.5&28.3&2.3&2&232&17&241&27.3&2.2&3&251&16&232&25.3&2.3&A2&1&241&14&229&187.5&79.6&28.2&2.5&2&262&13&236&26.9&2.6&3&266&15&235&28.1&2.1&A3&1&264&17&230&193.2&82.3&29.1&2.3&2&252&15&229&25.9&2.1&3&268&14&235&26.5&2.4&均值&255.3&15.1&232.8&191.0&81.1&27.3&2.3&C&C1&1&262&16&243&203.2&85.5&29.3&2.5&2&251&15&242&25.6&2.2&3&246&16&221&28.5&2.6&C2&1&263&16&238&191.3&81.2&24.1&2.3&2&251&15&232&26.5&2.1&3&255&15&233&29.9&0.2&C3&1&246&14&235&189.6&82.3&25.6&2.3&2&265&17&236&26.3&2.5&3&235&17&226&25.8&2.5&均值&252.7&15.7&234.0&194.7&83.0&26.8&2.1&]

表2 A、C种植模式下栝楼产量、品质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

[指标&F&P-value&F0.05&单果均重&0.259&0.618&4.494&单株结果数&0.971&0.339&4.494&单果籽粒数&0.195&0.665&4.494&实收667m2产籽量&0.652&0.465&7.709&实收667m2产皮量&1.512&0.286&7.709&可溶性糖含量&0.333&0.572&4.494&粗多糖含量&0.481&0.498&4.494&]

2.2 B、C种植模式生姜产量、品质效益分析 表3、表4分别为B、C种植模式下生姜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B、C种植模式下生姜的单株鲜姜重、实收667m2鲜姜量2项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姜辣素含量共3项品质指标的调查,并分别对其进行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B、C种植模式下单株鲜姜重表现为极显著差异,而实收667m2鲜姜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表现为极显著差异,而维生素C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见表3、表4)。

endprint

表3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

[处理&小区

编号&样方

编号&单株鲜

姜重

(kg)&实收鲜

姜量

(kg/667m2)&可溶性糖含量

(mg/kg)&维生素C

含量

(mg/kg)&姜辣素

含量

(%)&B&B1&1&0.371&2961.480&72.0 &33.6 &3.1 &2&0.376&72.1 &32.9 &3.0 &3&0.372&72.3 &33.1 &2.9 &B2&1&0.37&2948.140&73.1 &33.2 &2.9 &2&0.372&72.9 &33.2 &2.8 &3&0.371&72.5 &33.6 &3.0 &B3&1&0.372&2956.144&72.6 &33.4 &3.0 &2&0.376&72.3 &33.5 &2.9 &3&0.374&72.6 &33.2 &3.0 &均值&0.373&2924.165 &72.5 &33.3 &3.0 &C&C1&1&0.372&2899.449&73.1 &33.6 &3.2 &2&0.376&72.9 &33.5 &3.1 &3&0.382&73.1 &33.6 &3.2 &C2&1&0.376&2965.927&73.1 &33.2 &3.3 &2&0.386&73.1 &33.7 &2.9 &3&0.381&72.7 &33.1 &3.1 &C3&1&0.378&2907.120&72.7 &32.9 &3.3 &2&0.379&73.1 &33.6 &3.1 &3&0.377&73.6 &33.1 &3.0 &均值&0.379&2955.255 &73.0 &33.4 &3.1 &]

(下转63页)

(上接51页)

表4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

[指标&F&P-value&F0.05&单株鲜姜重&14.668&0.001&4.494&实收667m2鲜姜量&2.120&0.219&7.71&可溶性糖含量&13.793&0.002&4.494&维生素C含量&0.281&0.604&4.494&姜辣素含量&11.253&0.004&4.494&]

针对单株鲜姜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1)从本地种植习惯上,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所以地力较高。(2)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故而,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的单株鲜姜重比单独种植生姜的单株鲜姜重要略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亦较高。

3 讨论与结论

(1)本试验探讨了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品质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栝楼与生姜的产量、品质指标。

(2)试验结果可知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可能与两者的生物学习性有关。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喜光,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植物;而生姜恰是喜阴、根系较浅的浅根性作物。两者对资源等的竞争相对较小,因此在栝楼园套种生姜对栝楼生长环境几乎无显著影响,因而对栝楼产量品质亦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地力较高,加上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

(3)综上所述,通过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无论是与单独栝楼种植模式相比还是与单独生姜种植模式相比其优势都是显著的。因此,综合考虑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是一种效益显著,在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克银.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42-43.

[2]曾红霞.栝楼高效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03.

[3]郎进宝,张贤朝,王珍儿,等.括楼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上海农业科技,2014,02.

[4]高德民.生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03).

[5]李祥印.籽用栝楼高产栽培技术与立体种植模式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03.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

表3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

[处理&小区

编号&样方

编号&单株鲜

姜重

(kg)&实收鲜

姜量

(kg/667m2)&可溶性糖含量

(mg/kg)&维生素C

含量

(mg/kg)&姜辣素

含量

(%)&B&B1&1&0.371&2961.480&72.0 &33.6 &3.1 &2&0.376&72.1 &32.9 &3.0 &3&0.372&72.3 &33.1 &2.9 &B2&1&0.37&2948.140&73.1 &33.2 &2.9 &2&0.372&72.9 &33.2 &2.8 &3&0.371&72.5 &33.6 &3.0 &B3&1&0.372&2956.144&72.6 &33.4 &3.0 &2&0.376&72.3 &33.5 &2.9 &3&0.374&72.6 &33.2 &3.0 &均值&0.373&2924.165 &72.5 &33.3 &3.0 &C&C1&1&0.372&2899.449&73.1 &33.6 &3.2 &2&0.376&72.9 &33.5 &3.1 &3&0.382&73.1 &33.6 &3.2 &C2&1&0.376&2965.927&73.1 &33.2 &3.3 &2&0.386&73.1 &33.7 &2.9 &3&0.381&72.7 &33.1 &3.1 &C3&1&0.378&2907.120&72.7 &32.9 &3.3 &2&0.379&73.1 &33.6 &3.1 &3&0.377&73.6 &33.1 &3.0 &均值&0.379&2955.255 &73.0 &33.4 &3.1 &]

(下转63页)

(上接51页)

表4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

[指标&F&P-value&F0.05&单株鲜姜重&14.668&0.001&4.494&实收667m2鲜姜量&2.120&0.219&7.71&可溶性糖含量&13.793&0.002&4.494&维生素C含量&0.281&0.604&4.494&姜辣素含量&11.253&0.004&4.494&]

针对单株鲜姜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1)从本地种植习惯上,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所以地力较高。(2)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故而,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的单株鲜姜重比单独种植生姜的单株鲜姜重要略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亦较高。

3 讨论与结论

(1)本试验探讨了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品质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栝楼与生姜的产量、品质指标。

(2)试验结果可知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可能与两者的生物学习性有关。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喜光,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植物;而生姜恰是喜阴、根系较浅的浅根性作物。两者对资源等的竞争相对较小,因此在栝楼园套种生姜对栝楼生长环境几乎无显著影响,因而对栝楼产量品质亦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地力较高,加上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

(3)综上所述,通过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无论是与单独栝楼种植模式相比还是与单独生姜种植模式相比其优势都是显著的。因此,综合考虑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是一种效益显著,在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克银.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42-43.

[2]曾红霞.栝楼高效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03.

[3]郎进宝,张贤朝,王珍儿,等.括楼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上海农业科技,2014,02.

[4]高德民.生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03).

[5]李祥印.籽用栝楼高产栽培技术与立体种植模式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03.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

表3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

[处理&小区

编号&样方

编号&单株鲜

姜重

(kg)&实收鲜

姜量

(kg/667m2)&可溶性糖含量

(mg/kg)&维生素C

含量

(mg/kg)&姜辣素

含量

(%)&B&B1&1&0.371&2961.480&72.0 &33.6 &3.1 &2&0.376&72.1 &32.9 &3.0 &3&0.372&72.3 &33.1 &2.9 &B2&1&0.37&2948.140&73.1 &33.2 &2.9 &2&0.372&72.9 &33.2 &2.8 &3&0.371&72.5 &33.6 &3.0 &B3&1&0.372&2956.144&72.6 &33.4 &3.0 &2&0.376&72.3 &33.5 &2.9 &3&0.374&72.6 &33.2 &3.0 &均值&0.373&2924.165 &72.5 &33.3 &3.0 &C&C1&1&0.372&2899.449&73.1 &33.6 &3.2 &2&0.376&72.9 &33.5 &3.1 &3&0.382&73.1 &33.6 &3.2 &C2&1&0.376&2965.927&73.1 &33.2 &3.3 &2&0.386&73.1 &33.7 &2.9 &3&0.381&72.7 &33.1 &3.1 &C3&1&0.378&2907.120&72.7 &32.9 &3.3 &2&0.379&73.1 &33.6 &3.1 &3&0.377&73.6 &33.1 &3.0 &均值&0.379&2955.255 &73.0 &33.4 &3.1 &]

(下转63页)

(上接51页)

表4 B、C种植模式下生姜产量、品质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

[指标&F&P-value&F0.05&单株鲜姜重&14.668&0.001&4.494&实收667m2鲜姜量&2.120&0.219&7.71&可溶性糖含量&13.793&0.002&4.494&维生素C含量&0.281&0.604&4.494&姜辣素含量&11.253&0.004&4.494&]

针对单株鲜姜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1)从本地种植习惯上,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所以地力较高。(2)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故而,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的单株鲜姜重比单独种植生姜的单株鲜姜重要略重,可溶性糖含量、姜辣素含量亦较高。

3 讨论与结论

(1)本试验探讨了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品质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栝楼与生姜的产量、品质指标。

(2)试验结果可知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下,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生姜对栝楼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可能与两者的生物学习性有关。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喜光,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植物;而生姜恰是喜阴、根系较浅的浅根性作物。两者对资源等的竞争相对较小,因此在栝楼园套种生姜对栝楼生长环境几乎无显著影响,因而对栝楼产量品质亦无显著影响。栝楼对生姜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栝楼地一般都采用高肥管理模式,地力较高,加上生姜习性上为喜荫作物,而栝楼恰好可为生姜提供这样一个生态小环境,因而也更有利于生姜有机物以及风味物质积累。

(3)综上所述,通过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无论是与单独栝楼种植模式相比还是与单独生姜种植模式相比其优势都是显著的。因此,综合考虑栝楼/生姜立体种植模式是一种效益显著,在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克银.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42-43.

[2]曾红霞.栝楼高效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03.

[3]郎进宝,张贤朝,王珍儿,等.括楼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上海农业科技,2014,02.

[4]高德民.生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03).

[5]李祥印.籽用栝楼高产栽培技术与立体种植模式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03. (责编:吴祚云)

endprint

猜你喜欢
芜湖县栝楼生姜
夏吃生姜益健康
安道什猜想推广全不相等奇数解问题
川栝楼瓤中次生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研究△
地龙生姜平喘
《毛毛虫的天空》读后感
家乡的西瓜
我给小鸟当医生
浅论栝楼皮、栝楼种子和栝楼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