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四年生涯规划探究

2014-09-22 18:57李清英陆文华
关键词:学年考研生源

李清英+陆文华

摘要:通过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飞行学院2013级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学生规划书的统计分析,指出了新入学的大学生对规划内容的偏好、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对目标实施的明确程度,以及上海生源与非上海生源学生在规划内容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学年提出了具体的大学四年生涯规划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9-0081-03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大一新生们告别高中紧张的考试生活,开始全新的独立生活。他们将如何面对大学校园,是否对这几年的生活有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四年制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就此问题开展大学规划调查分析。所谓大学规划是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学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在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择业、就业的计划和打算。

一、大学新生撰写规划书的意义

由于大学诸多方式有别于高中,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意味着大学更强调新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新生有计划地利用时间,以期在学业、人际交往、个性塑造等方面锻炼提升自己。如何把握大学四年时光,顺利走向社会的方法之一是拟定一份合理的规划书。

大学是每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份好的规划书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一份好的规划书还可以指引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正确的方向,并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奠定基础,如此让他们在四年中不虚度光阴与迷失方向;同时,一份好的规划书可以敦促大学生不仅要抓好自己的学业,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避免高智商低情商;此外,一份好的规划书可以敦促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

做好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可以使大学生有效评估自我,充分认识自己;并且能发掘自我潜能,提升自身实力。当大学生们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规划时,他们可以获得更强的就业或继续求学深造的信心与动力,并为实现各自长远目标找到方向。所以每位大学生入校后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以使自己更快适应校园生活,也为顺利迈出校园做好奠基工作[2]。

二、大学生规划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本文面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飞行学院2013级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展开大学四年规划调查,一共收集了60份规划书,其主要涉及基础学习、专业学习、辅修专业、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驾照、中高级口译、考研、就业、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按照规划书撰写的内容进行归类并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本校该专业新生对大学规划的偏好、不同生源地学生对规划的偏好差异、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与执行规划目标的明确程度。

(一) 大学规划的偏好

首先将学生所撰写的内容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学习、考证、社会活动、就业、考研与其他,可以统计出他们对大学四年规划的偏好情况,其计算式为:

某规划的百分比=某规划人数/总人数×100%(1)

由此计算式可得该专业学生对大学四年规划内容的偏好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大一新生对大学四年规划的偏好

由表1不难看出,所有学生在撰写规划书时,均将学业作为第一要务,都提到要努力学习,掌握大学的相关知识,有不少学生分别针对自己的弱项如在高数或英语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规划,同时也有学生在规划中表达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认识。此外,由规划书还可以了解到,对自己要求较高的学生会将取得好成绩获得各类奖学金作为求学动力,而对自己要求较低的学生在规划中通常是以保证不挂科为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在规划中提到将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以获得第二文凭,有人是因自己的兴趣选择辅修专业,也有人是为提升自己将来就业的竞争能力而做此规划。另外,考证也是这群大一新生大学四年规划的重要部分,其中英语四六级证书是考证中的重中之重,尽管现在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与毕业不再挂钩,但由于就业的需要,大家还是热衷取得该证;此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规划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有不少学生将英语中级口译与高级口译证书也列入大学四年的追求目标之一;同时对于这群已满十八岁的学生而言,获取驾照也是某些学生四年中的一个规划目标。

由新生的规划书还容易分析得到:在大学期间是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根据性格的差异,新生们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相比而言,性格开朗富于交际的学生更期待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及社会活动,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而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精力倾注在学业而非社交活动上。在就业与考研方面,航空器械维修专业的学生计划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远高于继续读研深造的,这与专业特点有很大关系,因为本专业的对口职业主要为航空机务工作,该工作性质决定了个人实践能力的首要位置。进入该行业需要获得相应的等级资质证书,具备至少两年该行业的工作经验,即使拥有研究生学历在这个专业领域里也并不具有工作优势。因此,考虑从事这一职业的学生,自然更倾向于抓牢专业基础,更多精力去培养实践能力。当然,也有学生因为调剂等因素,对这一专业并不十分了解,或并不喜欢这一专业,而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找到适合自己或是自认为更具前途的行业。

除了以上提到的五项规划内容外,还有部分学生谈及了其他方面的规划,如学会独立自主生活、学会与同学和平共处、假日旅行拓宽视野等等。

(二)上海生源与外地生源学生生涯规划的差异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本专业招收外地生源的比例逐年增加。为了解上海生源与非上海生源所撰写的大学规划的差异,统计出上海生源的学生占2/3,而非上海生源学生为1/3,分析不同生源地学生对规划的偏好,采用计算式如下:

某生源规划的百分比=某生源规划人数/某生源总人数×100% (2)

由式(2)统计得到不同生源地学生对规划的偏好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生源地学生对规划的偏好

由表2中的数据发现非上海生源学生在规划书中更侧重课堂知识,争取好成绩获得奖学金,这与不少非上海生源学生来自农村,保留着高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相比之下,上海生源学生在考证与社交方面的兴趣要高于非上海生源的学生。对于各项考证,统计显示上海生源学生接触的信息更多,在考证方面比非上海生源学生更为关注。此外,上海生源学生相比非上海生源学生更偏重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尽管身为大一新生,上海生源与非上海生源的学生都重视就业,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然也有极个别学生觉得就业离自己还比较遥远,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规划,走一步算一步。而对于考研这项规划,上海生源与外地生源学生的热情都不高,不过非上海生源学生预备考研的比例高于上海生源学生,但他们更多倾向于将考研作为一种备选项。

(三)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

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高考是一根绷紧的弦,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考学上。考后进入哪所大学与选择何种专业而使这群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并了解周围的环境。他们通常是在填报志愿前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通过亲朋好友、网站、电视、报纸杂志获悉专业以及与大学相关的信息。然而,由于接受信息渠道的差别,在撰写规划书的时候,从规划书的内容及叙述的详细程度可以反映出对大学生活了解的程度不一,其计算式为:

endprint

了解程度百分比=了解程度/总人数×100% (3)

由式(3)统计得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如表3所示。

表3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以看出,对大学生活了如指掌的学生比较少,他们通常能清晰地罗列出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定认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规划书中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一无所知,在规划中表现出非常消极的一面。

(四)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新生们的规划目标主要表现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的主要为如何拿到好的学习成绩,争取通过四六级等,长期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理想的求职愿望。规划内容确定好后,新生是否对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规划实现短长期目标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可从撰写思路的条理性来分析新生们对执行目标的明确程度进行归类,其计算式为:

执行明确程度百分比=明确程度/总人数×100%(4)

由式(4)可得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表4大学新生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由表4可以得知,非常明确通过何种方式达成自己目标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明确如何实施规划,但更多学生对于如何执行规划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少数学生对如何达成规划目标显得很茫然。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来看,取得良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中80%以上为对执行规划有比较明确认识的,而无法清楚达成目标的学生中70%以上出现挂科情况。因此,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反映出新生对自己责任心的强弱。

三、健全大学新生生涯规划的建议

由于这是一群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如何开展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还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求学与生活方向,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做好正确的自我评估,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3]。

(一)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

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都有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对将要面临的生活充满了迷惘。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独立生活,尤其是开始群居的宿舍生活,对于大多数90后独生子女而言,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作为班导师和辅导员第一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自立与自理能力,还应指导某些学生从高考失利或者对大学不切实际的过高心态中走向平和。同时在这一学年,可开展新生们专业认识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将要学习的领域有初步了解,更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

(二)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

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已经适应了大学环境,但是对未来是求职还是继续深造还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困惑。在大学第一年的过渡期完成后,第二学年的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自主性较强的学生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规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自主性较差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沉迷于游戏或其他娱乐而偏离了自己原设的轨道。此外,也有些学生经过第一学年对专业的接触,产生了更换专业的想法。因此在大学第二学年,势必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的思考,而不能自我放纵,随波逐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是否更换专业进行更深思熟虑的思考。为培养大学生求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知识类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科技竞赛,像本专业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飞行器设计大赛等。也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各种科研活动或社团活动,这群大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还可以更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了解自己的职业趋向性,如科研型、技术型、管理型等。大学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学习期,学生们除学习理论外,还应积极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加深与巩固专业知识,为顺利进入这个行业做好基础准备。

(三)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大三是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的学习可进一步认识该行业。此时部分学生已开始考虑如何选择职业,或者已下定决心为继续深造而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因此,大三时候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考研上都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一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训练,关心职业发展动态,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逐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树立正确的求职信念。同时引导考研的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认识自己学习上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研复习。

(四)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就业的指导

第四学年是四年制本科的最后一年,大多数学生开始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也有部分学生自己主动联系了单位或由学校组织进入单位开始岗前实习。对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学生而言,定向实习的单位有东航、国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有了这些单位的实习背景,无疑为他们就业增添了实践技能的保障。但在该学年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道任务——毕业设计,因此,毕业生必须以顺利完成学业为前提,以免出现因拿不到学位证而导致就业协议失效的局面。毕业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会、大学生求职培训、大学生求职心理等讲座[4]。毕业生还应尽可能地在毕业实践环节中掌握专业职业技能,为成功就业获得更大的筹码。此外,对于未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来说,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是否继续复习还是开始求职之路。广大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无论做出哪种决定,都需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自怨自艾,也不能得意忘形,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为了尽快跟上大学生活节奏,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对自己未来四年生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规划,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我与周围世界的认识,塑造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为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敏坚,林世丹,蔡惠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调查及对策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毛江一,杨阳.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中若干误区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3,(3).

[4]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等教育,2005,(2).

endprint

了解程度百分比=了解程度/总人数×100% (3)

由式(3)统计得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如表3所示。

表3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以看出,对大学生活了如指掌的学生比较少,他们通常能清晰地罗列出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定认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规划书中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一无所知,在规划中表现出非常消极的一面。

(四)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新生们的规划目标主要表现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的主要为如何拿到好的学习成绩,争取通过四六级等,长期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理想的求职愿望。规划内容确定好后,新生是否对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规划实现短长期目标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可从撰写思路的条理性来分析新生们对执行目标的明确程度进行归类,其计算式为:

执行明确程度百分比=明确程度/总人数×100%(4)

由式(4)可得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表4大学新生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由表4可以得知,非常明确通过何种方式达成自己目标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明确如何实施规划,但更多学生对于如何执行规划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少数学生对如何达成规划目标显得很茫然。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来看,取得良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中80%以上为对执行规划有比较明确认识的,而无法清楚达成目标的学生中70%以上出现挂科情况。因此,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反映出新生对自己责任心的强弱。

三、健全大学新生生涯规划的建议

由于这是一群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如何开展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还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求学与生活方向,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做好正确的自我评估,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3]。

(一)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

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都有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对将要面临的生活充满了迷惘。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独立生活,尤其是开始群居的宿舍生活,对于大多数90后独生子女而言,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作为班导师和辅导员第一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自立与自理能力,还应指导某些学生从高考失利或者对大学不切实际的过高心态中走向平和。同时在这一学年,可开展新生们专业认识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将要学习的领域有初步了解,更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

(二)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

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已经适应了大学环境,但是对未来是求职还是继续深造还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困惑。在大学第一年的过渡期完成后,第二学年的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自主性较强的学生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规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自主性较差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沉迷于游戏或其他娱乐而偏离了自己原设的轨道。此外,也有些学生经过第一学年对专业的接触,产生了更换专业的想法。因此在大学第二学年,势必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的思考,而不能自我放纵,随波逐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是否更换专业进行更深思熟虑的思考。为培养大学生求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知识类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科技竞赛,像本专业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飞行器设计大赛等。也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各种科研活动或社团活动,这群大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还可以更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了解自己的职业趋向性,如科研型、技术型、管理型等。大学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学习期,学生们除学习理论外,还应积极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加深与巩固专业知识,为顺利进入这个行业做好基础准备。

(三)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大三是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的学习可进一步认识该行业。此时部分学生已开始考虑如何选择职业,或者已下定决心为继续深造而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因此,大三时候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考研上都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一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训练,关心职业发展动态,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逐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树立正确的求职信念。同时引导考研的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认识自己学习上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研复习。

(四)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就业的指导

第四学年是四年制本科的最后一年,大多数学生开始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也有部分学生自己主动联系了单位或由学校组织进入单位开始岗前实习。对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学生而言,定向实习的单位有东航、国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有了这些单位的实习背景,无疑为他们就业增添了实践技能的保障。但在该学年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道任务——毕业设计,因此,毕业生必须以顺利完成学业为前提,以免出现因拿不到学位证而导致就业协议失效的局面。毕业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会、大学生求职培训、大学生求职心理等讲座[4]。毕业生还应尽可能地在毕业实践环节中掌握专业职业技能,为成功就业获得更大的筹码。此外,对于未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来说,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是否继续复习还是开始求职之路。广大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无论做出哪种决定,都需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自怨自艾,也不能得意忘形,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为了尽快跟上大学生活节奏,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对自己未来四年生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规划,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我与周围世界的认识,塑造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为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敏坚,林世丹,蔡惠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调查及对策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毛江一,杨阳.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中若干误区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3,(3).

[4]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等教育,2005,(2).

endprint

了解程度百分比=了解程度/总人数×100% (3)

由式(3)统计得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如表3所示。

表3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以看出,对大学生活了如指掌的学生比较少,他们通常能清晰地罗列出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定认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规划书中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一无所知,在规划中表现出非常消极的一面。

(四)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新生们的规划目标主要表现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的主要为如何拿到好的学习成绩,争取通过四六级等,长期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理想的求职愿望。规划内容确定好后,新生是否对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规划实现短长期目标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可从撰写思路的条理性来分析新生们对执行目标的明确程度进行归类,其计算式为:

执行明确程度百分比=明确程度/总人数×100%(4)

由式(4)可得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表4大学新生对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

由表4可以得知,非常明确通过何种方式达成自己目标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明确如何实施规划,但更多学生对于如何执行规划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少数学生对如何达成规划目标显得很茫然。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来看,取得良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中80%以上为对执行规划有比较明确认识的,而无法清楚达成目标的学生中70%以上出现挂科情况。因此,执行规划的明确程度反映出新生对自己责任心的强弱。

三、健全大学新生生涯规划的建议

由于这是一群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如何开展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还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求学与生活方向,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做好正确的自我评估,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3]。

(一)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

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都有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对将要面临的生活充满了迷惘。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独立生活,尤其是开始群居的宿舍生活,对于大多数90后独生子女而言,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作为班导师和辅导员第一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自立与自理能力,还应指导某些学生从高考失利或者对大学不切实际的过高心态中走向平和。同时在这一学年,可开展新生们专业认识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将要学习的领域有初步了解,更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

(二)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

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已经适应了大学环境,但是对未来是求职还是继续深造还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困惑。在大学第一年的过渡期完成后,第二学年的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自主性较强的学生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规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自主性较差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沉迷于游戏或其他娱乐而偏离了自己原设的轨道。此外,也有些学生经过第一学年对专业的接触,产生了更换专业的想法。因此在大学第二学年,势必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的思考,而不能自我放纵,随波逐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是否更换专业进行更深思熟虑的思考。为培养大学生求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知识类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科技竞赛,像本专业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飞行器设计大赛等。也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各种科研活动或社团活动,这群大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还可以更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了解自己的职业趋向性,如科研型、技术型、管理型等。大学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学习期,学生们除学习理论外,还应积极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加深与巩固专业知识,为顺利进入这个行业做好基础准备。

(三)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大三是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的学习可进一步认识该行业。此时部分学生已开始考虑如何选择职业,或者已下定决心为继续深造而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因此,大三时候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考研上都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一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训练,关心职业发展动态,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逐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树立正确的求职信念。同时引导考研的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认识自己学习上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研复习。

(四)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就业的指导

第四学年是四年制本科的最后一年,大多数学生开始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也有部分学生自己主动联系了单位或由学校组织进入单位开始岗前实习。对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学生而言,定向实习的单位有东航、国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有了这些单位的实习背景,无疑为他们就业增添了实践技能的保障。但在该学年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道任务——毕业设计,因此,毕业生必须以顺利完成学业为前提,以免出现因拿不到学位证而导致就业协议失效的局面。毕业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会、大学生求职培训、大学生求职心理等讲座[4]。毕业生还应尽可能地在毕业实践环节中掌握专业职业技能,为成功就业获得更大的筹码。此外,对于未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来说,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是否继续复习还是开始求职之路。广大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无论做出哪种决定,都需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自怨自艾,也不能得意忘形,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为了尽快跟上大学生活节奏,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对自己未来四年生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规划,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我与周围世界的认识,塑造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为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敏坚,林世丹,蔡惠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调查及对策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毛江一,杨阳.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中若干误区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3,(3).

[4]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等教育,2005,(2).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年考研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现在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