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研究

2014-09-22 04:01岳井峰
关键词:职业标准有效衔接课程内容

摘要:建筑设备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时俱进,科学定位,以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发展需求,符合相应的职业标准。本文就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标准 课程内容 有效衔接

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岗位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其基础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适当安排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使毕业生能够胜任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及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多个岗位的工作。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推动其健康全面发展。学校可以通过调研和对职业标准分析,进一步明确建筑设备类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构建出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分阶递进、工学结合的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

本文在综合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建筑设备类专业的相关职业标准,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不断提升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设置水平,提升其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推动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1 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现状

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到建筑设备类专业上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内容没有实现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专业能力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违背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初衷。从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其专业课程设置逐渐趋于优化与合理,课程的内容与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课程内容上仍存在条块分割,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在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上不明确,没有清晰地反映出施工员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知识的要求,还存在着职业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没有在课程内容中体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毕业生不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以不断提升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并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逐步优化课程设置,使其不断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增加毕业生的竞争优势,提高其就业能力。

2 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的意义

国家《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建筑设备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高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其整体教学水平。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秉承知识适用为度的原则,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能力要求,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3 国家职业标准关于建筑设备类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

我国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员的具体素质和要求,既包括专业理论素质、专业实践技能、业务能力,又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策划设计能力等多个方面,涉及层面众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员除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保证施工质量。

以施工员为例,施工员既在建筑施工当中担任组织和管理角色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员,负责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承担控制项目工程成本以及保证施工进度的重任。《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对施工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表1和表2。

4 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逐步优化专业课程内容。我们通过对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的分析,按照知识、素质、技能、经验四要素框架构建出分阶递进、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教学模块:职业基础课、职业岗位课和职业拓展课。重在培养《职业标准》中要求的听、说、读、写、算能力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复杂的岗位环境,大大提升其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

职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概论与识图、电工电子学、热工与流体力学等课程。职业岗位课主要培养职业岗位要求的主要技能,主要包括供热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空调用制冷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安装工程造价、安装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理论与实训课程。职业拓展课主要为学生拓展职业岗位做准备,更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设置,主要包括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建筑弱电技术、预算软件等课程。如图1所示。

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类专业课程内容选择与整合时,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建筑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协同机制,保证高职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密切高职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的联系,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机制,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健康发展。

5 小结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成熟,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也趋于稳定和完善。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在职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存在供需矛盾,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其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以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为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胥学跃.电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5):13-16.

[2]吕莲,朱永伟.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2-86.

[3]王兴杰,张俊刚,于丽萍.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黑龙江科学,2013(11):180.

[4]张清,鲁维.安装工程计量计价职业技能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2).

[5]王全福,郑福珍.CDIO教育模式在高职建筑设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7).

[6]肖才远,张桂菊.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筑设备”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7]李兰芳.《建筑设备工程》教学探讨[J].科技风,2012(17).

[8]庄中霞,裘汉琦,尹六寓.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工学结合”建设方案初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作者简介:

岳井峰(1979-),男,辽宁葫芦岛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安装工程造价与施工组织管理、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有效衔接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