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让离退休员工实现自己心中的“幸福梦”

2014-09-23 10:33卢长伟王玲牟东红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养老工作企业

卢长伟++王玲++牟东红+

“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不仅是企业离退管部门的服务宗旨和工作定位及努力方向,更是企业离退休员工自己美好人生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其实,这也是他们心中久久期盼的那种美好的“幸福梦”。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令全国人民振奋和鼓舞,特别是企业的离退休员工更加高兴,更加急切盼望能够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幸福梦”。

一、只有正确诠释企业离退休员工心中的“幸福梦”,才能更快的让企业离退休员工实现自己的“幸福梦”

何为企业离退休员工自己心中的“幸福梦”?近日,从一个调查问卷中得到了基本的答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离退休员工所期待的只有三件大事:一是收入稳定,工资与物价相对应省有节余;二是住房条件适当,居住环境设施齐备可靠,具有一定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和场地;三是健康长寿,病有所医,医疗上要有起码保障,一般性疾病可预防治疗康复,大病可治愈,生命有保障。其实这上述条件和标准并不高,各个企业如果努点力,与社会的养老、医保体系共同配合,就不难达到,这些已离开企业进入社会的老同志也一定会知足和满意。

让企业离退休老员工真正享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之梦,这不仅仅是社会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更是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安定团结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标志及特征,也是圆了企业离退休老员工的一个梦,那就是这些离退休员工心中想着的,天天盼着的“幸福梦”。

二、只有把离退休员工时时放在心上,做到“同情之心,通情达理,友情至上加上感情至深”四位一体,才能保证让离退休员工更好地享受“幸福梦”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央直属企业,据统计离退休老员工已达到了14583人,占企业员工总数24000人的61.9%。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企业年龄结构的变化,退休的员工比例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企业离退休工作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和艰巨。因此,企业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离退休员工排忧解难,尽最大努力帮助离退休老员工追梦,圆梦,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了企业的要务和共识,具体表现在一个“情”字,即:同情、通情、友情、感情,四情合一,服务至上。使企业与离退休老员工之间结下不解之缘,主要作法和形式有:

1、同情,就会设身处地地替离退休老员工着想。

多年的离退休工作实践反复认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做好离退休老员工的工作,最关键的就必须首先要对这些已经离开企业进入社会生活的老员工抱有一颗同情之心,时时处处事事设身处地的替他们着想,他们才会接近你,接触你,建立起互为互动的基础。同情之心又是你转变思想观念,让管理成为服务的强大动力源,是找准定位,发挥服务型职能作用,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新问题、新变化,并真正把企业离退休工作想到位,做到位,服务到位的思想保障和行为准则。

2、通情,就会达理,替离退休老员工办事。

通情达理是做好离退休工作必备的工作态度和审慎的政策观念。只有做到通情达理,才能深入实际走近离退休老员工的生活,了解到老员工所思所想,进入老年人的精神境界,知道他们所需、所盼、所求,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处境,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掉生活健康、家庭等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真办事,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排忧解难,尽可能的满足离退休老员工在生活上、思想上、精神上、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和愿望,并经过密切交往和沟通,近距离深层次的真心实意接触,与老员工们建立起畅通的渠道,搭建成彼此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知己,好伙伴,好朋友,无话不谈的默契和至交。反之,就会造成对方的反感,形成非常被动的不利局面。

3、真情加感情,就会真心实意的替离退休老员工担待起责任和义务。

自觉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为离退休老员工服务是要动真情,用实意,加上深厚的感情投入,才会取得信任和依赖,才能从思想灵魂上接受一次洗礼,真正做到善待、尊重、敬养这些离退休老员工。从服务的角度上讲,离退休老员工的认可,就是检验和评价服务质量,工作成效的口碑,真情加感情是对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测试,服务质量,工作效果是对能力和水平的测试,没有真情哪会有责任心,没有感情哪有工作动力,能力和水平更不会得到应有发挥,因此,必须要象自己儿女对待自己父母和亲人一样,对待离退休老员工,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企业的关爱,通过浓厚的情和意,传递到离退休老员工的心坎上,并要经得起地动山摇的考验,真正成为他们心中无法替代的依托和信赖。

三、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正成为离退休老员工自己心中的“幸福梦”

当前,养老的问题是全社会的最热门话题。占有社会人口相当比例的企业离退休员工的养老问题,更是备受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由于企业离退休员工受国家养老模式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殊身份,一方面他们离开企业退休回家便进入了社会养老的系列,养老金的发放,医疗就治、困难救助等等,全部由社会承担,也就是说企业的离退休员工的“上半身”已经与企业脱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社会成员;而另一方面,他们的“下半身”和“根”却留在了企业,这个群体成为中国现阶段养老体制下的特殊产物,社会与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管理他们,为他们服务。提供各种必须的保障,任何企业都没有理由把自己企业离退休员工当成包袱甩向社会不管,造成社会矛盾和不稳定,这种所为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各级组织和企业,必须正确的看待和妥善的解决处理好这个问题。客观历史公正地对待这些离开企业进入社会的老同志,不能让这些人有失落感,他们的曾经和过去,认证着企业的发展和继续,没有他们的过去,就不会有企业今天和未来,他们是企业的奠基人,是企业曾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几十年的奋斗,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企业,包括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对于这些在企业默默工作了一辈子的大功臣,必须让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安渡自己的晚年,这是企业必须自觉地担负起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让他们与全社会所有的老年人一样,真正的享受到幸福,而不再是“梦”。其实,企业离退休的老员工,他们对自己的幸福指数要求的并不高,其中许多人认为住得下,吃得饱,病者可医,衣着遮体,自己的手头略有节余,就已经十分满足,感到很幸福,这在现代人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被视为谜,当然如果当你知道这些人中有人曾在战场上而流血牺牲,有人为共和国的创业艰苦奋斗,不计报酬,有人经历了国家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忍饥挨饿,生死就在一线,有人在文革后上山下乡接受农村的艰苦磨练,或走进军营,扛枪保家卫国,参加自卫反击战,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考验等等,这么多的经历和感人事迹,你也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对现实的生活十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养老问题还会得到更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住房条件,医疗就治,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当社会进入到那样的富裕和高福利的养老阶段,并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今天被人们所期盼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和愿望一定会被赋予更深的内涵,企业离退休员工的幸福指数也必然会大幅上升,社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定会推动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在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努力下,企业的离退休员工心中所热切期盼的“幸福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养生不是养老
不工作,爽飞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