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辆的预见性驾驶

2014-09-23 07:17陈冠芳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节能安全

陈冠芳

摘 要:本文从安全、节能的角度,强调了车辆预见性驾驶的重要性,叙述了预见性驾驶的内容和预见性驾驶的方法。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预见性驾驶;安全;节能

1、前言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人员的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灾难的发生源是驾驶员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尽管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引发交通事故,毎起事故本身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原因。但是,经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研究发现,在所有这些独特原因背后,总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原因可归为3大类。㈠、机械原因,如刹车失灵、轮胎爆裂,占10%;㈡、不可抗力因素,如桥梁突然坍塌、山体滑坡,占5%。;㈢、人为因素,如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没有预测等占85%。

预防性驾驶法是指采用以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为主的方法来驾驶汽车,从而达到行车安全的目的。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针对道路状况、交通情况和周围环境进行主动注意、分析、判断,从而对前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显信息作出预先估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行车中的预见性驾驶

预见性驾驶是指驾驶员根据自身对交通环境状况及状态预测和判断所采取的具有前瞻性的驾驶行为,包括行车过程的中的预见性驾驶和行车前的准备两个方面。

良好的预见性驾驶能力能确保行车安全、节能并减少车辆的机件磨损,是驾驶行为与道路条件、交通环境的良好匹配。要实现预见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操作平稳、保持安全车距、选择合适换档时机等等,力争使车辆能够与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安全和节能的目的。

行车过程中的预见性驾驶主要包括:对动态交通状况的观察、预测、 判断和处理;对道路状况的感知;合理变更车道;保持适当车距;预见性停车;对危险的感知等。

2.1 对动态交通的观察、判断 、预测和处理

驾驶员对动态交通的观察、判断、预测和处理的基本规律是合适地反应,正常的工作程序是观察→预测→估计→决定→行动。观察是要求驾驶员做到自觉地看和积极处理任何信息,预测是驾驶员将做什么和其他人将做什么,估计就是要求驾驶员对每个动作将会产生的影响评估(好坏两个方面),决定就是通过分析要采取正确的行动,行动就是驾驶员的正确操作车辆。通过动态交通的观察、判断、预测和处理不仅避免事故而且也将减少燃油消耗和维护成本。

2.2 道路状况的感知

对道路状况的感知是指驾驶员驾车在各种道路上行驶时,对道路情况是否会对安全节能行车产生影响的感知能力,如前方道路的宽度能否保证两车的安全交会,涵洞、隧道的净高度能够保证车辆通过,坡顶后面的道路情况如何等等。驾驶员除了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外,还要善于分析道路上其他车辆留下的痕迹特征,借以判断道路的状况。

驾驶员驾车穿越隧道时,为了确保安全通过隧道,驶入隧道前应在距隧道入口 50m 左右,开启前照灯、示宽灯、尾灯,以便观察前方情况以及引起后方车辆的注意。驶到出口时,握稳转向盘,以防隧道口处的横向风引起车辆偏离行驶路线,驶出隧道后,在明适应过程中切勿盲目加速,以免因视力瞬时下降不适应而造成危险。

2.3 合理变更车道

驾驶员在变更车道时,首先是掌握变道时机,目测一下前后左右的车辆行驶状况,是否处在安全距离。在确认后方安全的情况下,开启左转向灯,夜间还须变换使用远、近光灯。发出超车信号后,不要急于变更车道,而应再一次观察前、后车的情况,保持与前、后车有足够的距离,然后平稳地转动方向盘以较大的行车轨迹缓加速驶向另一车道(急加速、猛打方向盘这些操作都是非常危险而且也很费油)。如果变换车道是为了超车,在超车后要返回原车道。

2.4 保持适当车距

保持适当的车距是安全、节能驾驶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遇到突发事件才不会手忙脚乱(猛制动、猛打方向盘),实现平稳驾驶。保持适当车距可以参照 3 秒钟法则,即车辆在公路行驶时,在路边选择一个固定的参照物,当前车的尾部正好经过时,后车驾驶员开始口头计数 1、2、3,当 3秒计数结束的瞬间,后车的车头正好驶到参照物处,说明此距离为合适的安全距离。如果时间还未数到 3 秒,后车的车头就驶到此参照物,说明跟车距离过短,驾驶员应采取措施放慢车速,增大跟车距离。

2.5 预见性停车

当行车遇到信号灯、铁路道口、驶入停车场或交通阻塞等需要停车等候时,驾驶员要提前预见,将脚从加速踏板移开,让车辆依靠行驶阻力自行减速,也就是常说的“以滑带刹”,如果还有一定速度可以轻轻踩制动,缓慢降低车速。过早开始滑行会使车辆没到地方就停下,还要重新加速,增加燃油消耗;过晚滑行会使车辆到地方车速还很高,就需要比较重的制动,也要增加燃油消耗。

2.6 对危险的感知能力

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是指驾驶员对于交通环境的主观判断,正确预测和判断潜在的危险因素。驾驶员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与交通环境的复杂程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观察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和驾驶经验等有关。

3、行车前的准备

3.1 熟悉城市的规划行程

如果驾驶员在自己熟悉的城市里要驾车出行,最好提前规划一下出行路线,凭经验避开车流高峰、繁华街道、学校、医院等人、车较多的地方,路线短不一定就是最优的路径,还要考虑一路上信号灯的多少、拥挤程度,路线选择时要兼顾时间和距离的最优。由于规划出行路线存在着很多偶然性,有时平时不堵车的路段因为施工或肇事等原因而拥堵,这些偶然是驾驶员无法预测的,建议在出车前打开广播了解一下当前路况,再决定出行。

3.2 陌生城市规划行程

去陌生城市的规划行程,什么地方堵车、什么地方路好,这些因素都无法预测、感知,唯一可以实现不浪费燃油的做法就是少走“冤枉路”或迷路。避免少走“ 冤枉路” ,一种方法可以借助地图,要是车装上 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路况,还可以帮助你选择最佳的行车路径。如果是纸质地图,找到目的地后,用笔画出行驶线路,最好多涉及几条路线,防止意外情况出现。另一种方法可以求助于目的地的联系人或了解目的地的人,使自己在遥控下行车,如果确保停车安全的情况下向路人打听。

参考文献:

[1]王云龙、蔡凤田主编《汽车节能驾驶技术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汽车驾驶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节能安全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