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谈流行语

2014-09-23 07:17王颖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流行语经济学

王颖

摘 要:所谓流行语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时期广为流传的语汇。流行语之所以流行尤其自身的原因,充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时代特征,甚至是经济特征。流行语的流行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体现了词汇的经济性原理,流行语的传播反映了语言交际的经济学均衡原则,流行语的惯性突破力特征反映了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流行语;经济学

一、流行语的流行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性质和发达程度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曾几何时,“工分”、“粮票”、“布票”这种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词汇,反映着当时社会物质产品的匮乏和生产方式的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便有了“泡沫经济”、“垃圾股”、“套牢”、“电子商务”、“土地流转”、“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家庭轿车”一类的流行语,这些词语纪录了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有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后,才有可能去追求流行。又如最喜欢创造并使用流行语的是青少年。青年是流行语的最大传播者。只有在吃饱、穿暖、住好之后,青年才渴望追求自由、新颖、独特的个性,社会人之间日益频繁的接触使这种追求刺激、新鲜的心理得到释放,于是他们便纷纷追求“酷”,“酷”便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所以,社会性的语言离开经济活动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者是前者的认知基础。两种活动起源一致,即同处于人类生存交际的需要;行为主体一致,即最终都是自然人。正如布龙菲尔德所言,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经济活动的刺激)时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反应。

二、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体现了词汇的经济性原理。

流行语记录着时代的特征。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信息传递争分夺秒,故流行语大多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它用最简洁的、最直观的语码承载着最丰富的信息。其主要语言形式为词、短语、短句,这正是语言的经济性体现。通过对近20年流行语的考察,我们不难得出流行语构词的以下特点和规律。

(1)英汉混用。如“卡拉OK”、“A股”、“AA制”。

(2)数字多、符号多,向简易化发展。如网络流行语中的“526”(我饿了)、“7451”(气死我了);

“T-T”表示流泪;“? -?”表示疑问。

(3)缩略语应用广泛。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MTV”(Music TelevisionVideo)、“VIP”(Very Important Person)。

(4)词缀丰富。如汉语流行语中有不少是有“族”(追星族、上班族、打工族);“炒”(炒地皮、炒新闻、炒期货)等词缀构成的;英语中有以“gate”结尾表示政界丑闻的“Watergate”(水门事件)、“Irangate”(伊朗门事件)、“Whitewatergate”(白水门事件)等流行语。

(5)大量使用引申、隐喻、仿词、借代等修辞手法。汉语流行语的构词方法很多,有方言词、外来词和字母词;有音译词和仿译词;新创词和转义词等。如由“托儿所”到“托老所”;由“110”到“税务110”、“保险110”;由“酒吧”到“氧吧”、“陶吧”、“碟吧”、“话吧”等。

三、流行语的传播反映了语言交际的经济学均衡原则。

流行语的传播途径很多,除直接的口耳相传以外,主要由网络、影视、报刊、港台以及国外语言等等。根据陈思的调查,网络是流行语影响最大,传播效应最强的媒介。如上所述,网络流行语具有数字多、符号多、趋向简易化、汉英混用等特征,所以,不管网络流行语如何千姿百态,数字的、符号的、英文缩略形式的都必须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一种对称均衡感,从而使交际双方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其流行。而均衡(equilibrium)正是当年在瑞士执教的边际学派的洛桑派创始人、经济学家瓦尔拉(Wal-ras)的经济学思想。这种思想后来被索绪尔引入语言学研究,用来阐述语言系统的每一个共时状态。索氏认为,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各项要素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互相保持均衡的,这种系统永远是暂时的,会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即从一种均衡过渡到另一种均衡,正是语言内在的均衡原则使得千姿百态的流行语得以广泛传播。

四、流行语的惯性突破力特征反映了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

人们往往基于语言符号的类推、诱导性与隐喻仿词构成的心理机制与组合规律,由一个词语衍生出多个词语,这突出地体现了流行语的惯性突破力。这种惯性突破力在经济类流行语中表现最盛。例如社会上一度出现“嫂子热”的语用新潮,人们从“空姐”衍生出“空嫂”,由“空嫂”进而派生出“呼嫂”、“乘嫂”、“的嫂”、“月嫂”、“商嫂”、“乐嫂”、“报嫂”、“护嫂”、“洁嫂”等等;类似地,由“水果超市”、“服装超市”衍生出银行超市”;由“人体医院”推导出“宠物医院”、“庄稼医院”;由“CEO”(首席执行官)引申出“COO”(首席营运官)、“CFO”(首席财务官)、“CTO”(首席技术官)、“CMO”(首席市场官),其衍生惯性反映了人们辐射型的思维流程,这种辐射型的思维流程的背后就是指导人类各种行为准则之一的省力原则(least effort)。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夫(Zipf)在其专著《人类行为与省力原则》中精辟地阐述了省力原则。按照他的说法,我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我们就像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即单一化的力和多样化的力的作用,这两种力在说话时共同作用,一方面希望尽量简短,另一方面,又要让人能够理解,而要使每个概念都能用一个对应的词来表达,从而让听者理解起来最省力。此外,上世纪的Spencer和今天关联原则的研究者Sperb &Wilson;对省力原则都有过精辟论述。利用惯性突破方式派生出的流行语使交际者用省力原则巧妙地回避无须赘述的思想需要。流行语的惯性突破力具有启迪人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启动市场的引导作用和宣传鼓动功能。

猜你喜欢
流行语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