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航运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4-09-24 19:31苏建国夏飞
中国水运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力

苏建国+夏飞

摘 要:通过分析武汉航运业的现状,对航运企业的调查,总结了制约武汉航运业发展的几个因素,结合武汉行业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武汉航运业 运力 货运周转量

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网的中心,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辐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达到287万km2,武汉通航里程之长、沟通地域之广,均居我国内陆城市首位。武汉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长江中游最大的港口、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11月湖北省政府制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长江水运业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6]65号),加快推进了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的步伐。2009年底,张德江副总理视察长江航运并将武汉明确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定位,为武汉航运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推进长江武汉航运中心建设。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做出重要指示:“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对于呼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优势,实现长江上、中、下游水运和沿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实施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武汉航运业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地方水运企业119家(其中货运企业80家、客运企业4家、辅助业企业52家,其中17家拥有双重资质)。货运船舶357艘、实际运力达152.2万载重吨,单船平均吨位4251吨。其中,沿海船舶76艘、运力达59.73万载重吨;液货危险品船舶55艘、运力达16.77万载重吨;普通运输货船226艘、运力75.45万载重吨;客运船舶21艘、3242客位。全市实际货运量4676.6万吨、货运周转量5355310万吨/公里。武汉航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单船公司的现象比较显著,全市有22家单船航运公司。全市运力规模超过10万载重吨的企业有3家,其中,武汉江裕海运发展有限公司是运力规模最大航运企业,拥有船舶18艘,36万吨。

武汉港有到东北亚、东南亚(日本、韩国、巴新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运航线。东北亚、东南亚国际航运市场整体来说不容乐观。基本处于有货就跑、无货就停的状态。例如,2010年,华航集团的“瑞鹤轮”往台湾麦寮跑了4个航次后,因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2011年后处于半停航状态。

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开通了“江海直达”内河航线和直达台湾的“泸汉台”集装箱近洋航线。武汉外贸集装箱通过 “江海直达”集装箱班轮从阳逻港到上海洋山港中转;西南地区的外贸集装箱先从泸州港到武汉阳逻后,通过“泸汉台”集装箱快班航线在上海外高桥港中转运输。“江海直达”航线72小时准班率维持在95%以上,班轮化运作模式已经形成;“泸汉台”航线执行率稳定在85%,初步取得成效。

武汉航运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武汉航运业的现状,对航运企业的调查,制约武汉航运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武汉航运公司规模小、单船公司多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企业扩大运力规模、垫付运费、竞争航线经营权等等均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但是,由于航运业的特殊性,企业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难以满足航运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民间资本的高成本、高风险也使武汉航运业望而却步。融资难是制约武汉航运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2、缺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武汉航运企业经营内容单一,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手段简单,往往守着几个固定客户,“坐等”经营,没有长远发展计划,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无法在市场上与大的航运企业竞争。在目前大型航运企业分割主要市场,货主控制货源市场的状况下,武汉航运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生存环境愈发艰难。

3、缺乏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一是缺乏高素质的经营和管理人才。武汉航运企业负责人大多原是船员,虽然对行业比较熟悉,但对如何规范经营企业存在明显不足,整个行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比较薄弱,有的甚至就是家族成员或同乡充当,同时,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对于船员的从业资格、职务资质和船员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应的专业培训却没有跟进。

4、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机制

武汉航运企业受经营理念影响,抱着企业经营秘密的想法,不愿意对行业管理部门公布经营实际情况,企业自身也没能力完成市场研判,造成企业对未来市场行情及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被动地跟着市场跑,严重制约了企业长远发展。

有关促进武汉航运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武汉行业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快航运要素建设

进一步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以武汉航运交易所为依托,建设航运产品交易有形市场,引导大型货主单位进场交易,不断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武汉船舶交易服务中心为依托,引入船舶交易经纪、评估、金融、保险、结算、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降低航运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进一步推进船舶运输能力建设。船舶运输能力建设是航运中心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施船舶设计、建造和节能、防污等新技术改造政策,加快武汉船舶更新改造进度,全面推进长江干线船舶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重点发展8000吨级集装箱和多用途船、12000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5000吨级油化两用船;

巩固江海直达品牌、培育近海国际航线。大力发展以集装箱和干散货为重点的江海直达运输,进一步巩固 “江海直达”集装箱航线,继续培育“泸汉台”近洋航线,探索以武汉港为起始港的内河、沿海航线和到达东南亚、东北亚的国际近洋航线,不断壮大武汉航运市场。

大力发展航运人才交流。加快航运人才培养,将航运人才培养、引进纳入武汉英才计划,为武汉航运发展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强化船员培训,发展海员劳务对外输出。建立航运人才数据库,开展航运职业和劳务纠纷化解等咨询,促进航运人才自有、规范流动。

大力发展航运信息服务。建设武汉航运交易综合信息平台,集中发布航运交易、船舶交易、人才交流以及水文、航道、气象、三峡船闸等信息,探索研究开发长江典型航线货运价格指数。

2、进一步加快改善水运行业发展外部环境

着力推进口岸和保税区建设。争取国家批准建立武汉港口岸和武汉综合保税区、阳逻保税港区建设,增强武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港口口岸的产业集聚作用,建设临港工业区、港口物流区、仓储保税区、加工包装区,拉长产业链,实现港口、城镇、工业、商业、商务等的一体化互动式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依托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通过税费、土地、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入驻武汉,聚集航运同业组织,形成武汉航运总部中心。

加快发展铁水联运。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推进武汉至长江中上游地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线项目建设,重点规划建设水路通道、集装箱码头、集卡车通道,实现铁路与水路的无缝对接,增强武汉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聚集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港航管理局)

猜你喜欢
运力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6年6月28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6年5月26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12月29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11月25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9月19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7月18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6月18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公司运力排名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