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制电磁权

2014-09-24 19:03魏岳江严卫东
航空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电子战部队飞机

魏岳江+严卫东

21世纪,随着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指挥控制以及警戒监视、通信和导航系统等,都需要依赖电子技术和无线电波才能进行工作。因此,未来战争中,电子战战场必将在地面、海上、空中和外层空间激烈地展开,并极大地刺激电子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使电子战武器装备进一步向系统化、系列化、侦察干扰一体化及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美军发动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主要是靠先进的电子战装备夺取制电磁权,进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据美国媒体报道,2018年前,美国海军将有6种(或许会更多)有人和无人飞机装备新一代干扰机(NGJ)。尚待选定的EP-X信号和通信情报飞机作为电子战能力的一部分将替代已服役很久的EP-3E。美海军的EA-18G是NGJ的主要载机平台,海军陆战队的F-35B预计会是第二种载机平台,美空军的F-35A或许是第三种,尽管干扰机技术可以快速地移植到较大、更快的无人飞机上。不过,结构、雷达截面积与好的射频性能达到平衡很困难。防区外干扰机的作用距离保密,但有人暗示美海军期望作用距离达到200英里(322千米),这样就不会发生地球曲率导致的视线问题。这一距离比美海军提议的B-52防区外干扰机作用距离要近,但比EA-6B的要远。

目前,雷声公司已为美国陆军的MQ-1C“灰鹰”无人机提供了2部网络电子战遥控系统,以支持其电子战能力。这些电子战载荷按照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2012年签订的一份合同完成了交付,将作为机载电子战系统用于对敌方通信系统实施干扰,可在反介入环境下为作战人员提供关键的干扰能力。网络电子战遥控系统基于陆军成熟的通信电子战侦察监视)系统,只是将同样的吊舱转移到了“灰鹰”无人机上,使其具备了先进电子战能力。与安装在有人机的通信电子战侦察监视系统相比,网络电子战遥控系统任务时间延长了2~3倍,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降低了作战人员的风险。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已经演示了“捕食者”B无人机的电子攻击能力,演示的目的是评估通过无人机执行电子战任务,支援战术攻击飞机的可行性。“捕食者”B装备的干扰吊舱使用数字式接收机/激励器。演示过程中,“捕食者”B与先进指挥和控制(C2)网络以及电子战(EW)体系综合,另外20多架飞机参与。美军正研制最新的隐身无人机“RQ-180”构想图显示,它外形酷似美国的另一款无人机X-47B,但隐身能力更强,除了侦察任务外,更有能力进行电子战。RQ-180没尾翼,加上飞翼式的气功构形,外形确实很像X-47B,大小和续航力则和“全球鹰”差不多,作战半径2200千米,滞空时间24小时。

美军电子战中心

为适应电子战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政府和军队新增或改编了部分机构。1996年7月1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命令成立信息保护总统委员会,专门负责信息保护工作。1994年陆军成立了数字化办公室,作为战场数字化工作的管理协调机构。空军于1993年9月将原来的“空军电子战中心”和“空军密码支援中心”中的保密工作合并成立了空军信息战中心,它将空军的情报、保密、电子战斗分析和作战支援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其任务是开发、保持和部署指挥控制战的作战支援、战役计划、采购和实验能力;从1997年4月1日起,原通信与系统副参谋长办公室改编为通信与信息战中心,其任务是宏观领导系统管理和设计工作;1997年7月国家安全局还成立了信息战技术中心,以替代原来的电子战技术中心,它强调进攻能力,其中包括各军种的进攻性信息战斗工具。

有消息称,美国在其2008年总额约44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投入到网络媒体战的经费就达250亿美元,比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花费还要多。美军更意识到,在未来战场上,网络将成为战争和舆论宣传的发展方向,其胜负对战争结局有着至关重要影响。

美空军拥有一支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即空军609信息战中队。该中队于1996年8月在南卡罗来纳州的空军基地成立,共有55名成员,从受到特殊训练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监控人员中择优录取。美陆军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的职责是与自动系统安全应急支援分队一起维护各陆军基地的信息系统安全,但其重点是对付战术层次的计算机威胁,特别是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美海军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舰队信息战中心”,该分队研制的自动安全事故检测系统能够改进信息系统的监控能力,并且成为美海军在安全机构中集成监视、侦察和反应能力的基础。它可识别未授权人员闯入美海军网络的企图,并向有关人员报警和对入侵者进行自动记录。

电子战部队知多少

深海电子战部队

这支部队是为保障深海部队遂行作战和完成其他任务而建立的实施电子侦察、电子对抗和电子干扰任务的专业部队。而深海部队的后勤保障除了传统意义的后勤保障,即担负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保障任务外,还担负通信保障、水文气象保障等任务。

电子侦察部队

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俄军无线电报务员偶然发现,日军无线电信号增强是其进攻的前奏。此后,专业性的电子侦察部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各主要军事大国诞生。电子侦察部队问世以来,屡建奇功,发展迅速。在遍布着各种电子信息设备或系统的信息化战场中,为了夺取制信息权,美军电子侦察部队总是首先披挂上阵。如海湾危机发生伊始,多国部队就组织航天、航空、地面、海上电子侦察力量,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的立体侦察体系。随着天基电子侦察系统的逐步完善和新型电子侦察飞机、电子侦察无人机的陆续问世,将使经过百年修炼的电子侦察部队如虎添翼,作为敌对双方信息较量的“急先锋”施威于未来信息化战场。

电子干扰部队

从1914年9月德国海军舰队司令朱雄下令对英国“格罗斯特”号巡洋舰与上级的无线电通信实施干扰、摆脱了英法海军的围追堵截、导演了战争史上首次成功运用电子干扰的战例后,电子干扰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由早期偶尔“客串”的业余选手,发展成为人数众多、门类齐全的专业性电子干扰部队。美陆军电子战部队占陆军总额的约2.6%,专用电子战飞机占飞机总数的5.7%,占作战飞机总数的6.5%,占支援飞机总数的33%,同时,美军还拟再增编EA—6B电子战飞机中队,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攻击能力。美军打击伊拉克,可以说是一场高科技非常密集的电子战。战争以对巴格达的大规模电子战揭开序幕。美军使用强大的电子战部队,通过持续和高强度的立体电子战,对伊拉克的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空中遮断,导致伊军大部分的指挥、控制、通信防空等电子信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为美军下一步的军事打击创造有利条件。科索沃战争中,多国部队首先攻击的是位于贝尔格莱德的南军指挥控制中心。此外,美军还有雷达干扰部队、通信干扰部队、制导干扰部队、反辐射摧毁部队等。endprint

太空信息战部队

2001年1月22日至26日,美空军在科罗拉多州太空作战中心进行的首次太空战演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对此,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演习从表面上看是太空战,而实际上是以太空为主要战场的信息战,其核心内容是争夺战略信息优势,其基本特征是网络战与电子战结合并用的网电一体战。

电子战装备

AN/ALQ-144型红外干扰吊舱

AN/ALQ-144是一种电热式有源红外干扰系统,主要用于保护中小型直升机和部分固定翼飞机免遭红外制导导弹攻击。目前正服役于美国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AN/ALQ-144 型红外干扰吊舱,其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于小型飞机使用。反应灵敏、干扰效果可靠。辐射源的寿命长。主要改型有AN/ACQ-144A、AN/ALQ-144(V)1、AN/ALQ-144(V)3、AN/ALQ-144(VE)出口型以及AN/ALQ-144(VP)等型号。其重量12.7千克 (发射机),0.5千克 (控制单元),尺寸24.1×24.1×33.6(米)(发射机),视场360度方位角。

AN/GLQ-3B 型大功率通信干扰系统

AN/GLQ-3B是为美陆军现役车载固定大功率通信干扰机,主要用于压制敌方高频/甚高频话音和数据通信。AN/ GLQ-3B 型大功率通信干扰系统,机动性较好,全部设备装于标准的 S-380 方舱,可安装在 1.25 吨卡车上。其干扰功率较大,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可靠性好。工作频段20~230 兆赫,有效干扰功率1450~2300 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350小时。该设备装备美陆军轻型师,在海湾战争中曾投入使用。

EA-6B“徘徊者”电子干扰机

EA-6B是美国在EA-6A基础上改进研制的4座舰载电子干扰机,其前身是美海军的A-6攻击机。1966年开始研制,1968年5月25日首飞,第一批生产型共12架 ,1971年1月开始交付。共生产170架,最后一架飞机于1991年7月29 日交付。EA-6B干扰能力强,反应时间短;干扰频段宽,自卫能力强;既可实施干扰,改进型还携带“哈姆”反辐射导弹,也可以对雷达进行硬摧毁。EA-6B 的最新改进型工作始于1983年。计划对102架 ICAP-2型飞机进行改装,1991年改装1架,1993年改装3架,1994财年改装8 架,以后每年改装12架。该型飞机翼下共有6个挂点,内侧的4个挂点可携带哈姆导弹或副油箱,外侧的两个挂点可挂电子战吊舱,机身中心线上的挂点可挂副油箱或电子战设备,其战术干扰系统换装新的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并配备AN/ALQ-149通信干扰机。EA-6B的作战使用包括远距离干扰和护航干扰两种方式。美国海军利用EA-6B对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进行掩护。另外,该机还可掩护水面舰艇,免遭反舰导弹打击。该机在越南战争后期曾使用过。1986年美空袭利比亚时出动了14 架。海湾战争中出动了30架,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5小时,多国部队按计划展开旨在压制伊军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的强电子干扰行动──“白雪”行动。

LQ-102 型摆放式干扰机

LQ-102为美陆军现役摆放式小功率连续调频噪声干扰机,主要用于干扰敌方甚高频通信。其性能特点:体积小,轻便易携带;操作方便,可靠性好;可遥控操作,人员较安全。工作频段为甚高频,干扰功率不小于10瓦,工作时间2小时,遥控距离10千米。

致眩器激光干扰致盲系统

该系统是美国陆军装备的一种便携式光电对抗器材,20世纪90年代装备部队,主要用于保护地面部队,可使敌方人员目眩,并可操作坦克等装甲车辆的光电传感器,如夜视仪、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机等观察、火控装备。其性能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人员携带和使用;激光强度大、作用距离远;使用方便,性能可靠。该系统全重约9千克,输出激光能量4焦尔和0.5焦尔,系统盛装盒大小35.6×5.1×11.4立方厘米。

AN/ALQ-151 型通信干扰系统“快定”Ⅱ

该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投入生产,80年代末装备美国陆军战斗航空旅的电子战直升机上。主要用于截获和识别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并对其定位和干扰。其性能特点:功能较全,工作较可靠;可与其他陆军战术飞机上的设备以及作战中心接口;能进行通信监控以提供实时情报。工作频段2.76兆赫,干扰功率40~150瓦。海湾战争中,该系统曾投入使用。

AN/MLQ-33型通信干扰系统

AN/MLQ-33是一种甚高频/特高频车载干扰设备,主要用于干扰敌方近距离空中支援通信,目前主要装备美陆军师属电子战部队。其性能特点:机动性好,除进行干扰外,可进行收发通信。工作频率100~450 兆赫,有效干扰功率4000 瓦。

AN/TLQ-15 型通信干扰系统

AN/TLQ-15是用于战术目的的可移动通信干扰系统,既可装载在车辆上、舰船甲板上等多种平台,还可在固定、半固定地面站使用。主要用于干扰高频话音、无线电传报和等幅报通信。其性能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机动性好;具有连续发射,间断观察发射和信号启动发射能力。具有调幅、调频和双边带话音通信能力。工作频率1.5~20兆赫,辐射功率峰值2000瓦。

EC-130H电子干扰飞机

EC-130H是美国空军专用于干扰敌方通讯的电子战飞机,绰号“罗盘呼叫”。该机由C-130运输机改装,EC-130H于1982年4月开始服役,美军现装备约18架。EC-130H 的主要特点是:干扰距离远。 EC-130H可在目标区120千米以外对通信设备进行干扰,既能达到干扰目的,又可保证本机安全。干扰频率宽、功率大。可一面接收敌方通信信号,一面对其无线电指挥通信和导航设备进行压制干扰。乘员12人。机上主要侦察干扰设备:AN/ ALQ-62侦察告警系统 ,SPASM干扰系统,干扰频率 0.22-1.0千兆赫,平均干扰功率为5千瓦/兆赫,AN/ALQ-122多功能雷达,AN/APN-147多普勒雷达,AN/ AAQ-15红外侦察系统,AN/ARN-52 塔康导航系统等。在海湾战争的空袭阶段,EC-130H配合EF-111、EA-6B等电子飞机而使用的。美首次空袭时,先由EF-111等电子战飞机在目标区160千米以远干扰敌方雷达系统,再由EC-130H在目标区120千米左右对通信设备进行干扰,然后出动F-15和F-16等战斗机清理空域 ,F-4G“野鼬鼠”飞机用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最后再由攻击机、轰炸机实施轰炸。EC-130电子战飞机在其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派出4架EC-130H参战,对南联盟通信系统实施全方位干扰压制。endprint

E-8C电子战飞机

E-8C全称是“联合监视目标跟踪雷达系统”(JSTARS),能够探测像伊拉克南部那么大地区的地面上运动和静止的目标、慢速飞行的固定翼机和旋翼机,以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目标,提供近实时的运动和静止目标的监视和瞄准数据,使战场司令员能够很快作出决策并执行。美军计划采购19架,现在正在建造第16架。该机两架原型机曾参加1991年海湾战争,效果良好。E-8是以波音707客机为平台改装而成,机载设备齐全、性能先进。该机机腹安装了一部合成孔径雷达,可有效探测敌纵深内地面、低空的固定和活动目标。该机的主要任务便是将目标信息实时传递给己方部队,并指挥引导火力攻击,既是空中雷达站,又是空中指挥中心。机长46.61米,翼展44.62米,最大起飞重量 1511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010千米/时,实用升限11885米,最大载重航程6920千米。

EF-111A电子战飞机

EF-111A是美国空军于1981年开始装备部队的一种电子战飞机。该机是在F-111战斗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加装了各种电子战设备。EF-111A的电子压制能力很强,可对230千米以内的辐射目标进行压制,是目前世界唯一能执行突防护航干扰、远距离干扰和近距离干扰3种任务电子战飞机。

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据报道,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有关专家指出,这种在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电子攻击机,把电子战系统与战斗机的强大攻击力有效结合起来,将成为美国航母战斗群新的“打击利器”。美国海军已经批准新一代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在2010年取代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开始在航母上服役。波音公司将在位于圣路易斯的工厂逐步增加产量,每年生产大约20架以满足海军88架的总需求。“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已按计划于2009年9月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目前已装备多支美国海军电子战中队

在“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和“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服役之前,美国航母上主要部署F-14“雄猫”战斗机、F/A-18“大黄蜂”战斗机和EA-6B“徘徊者”电子攻击机三种主力战机,其中“雄猫”为双发双座可变后掠翼舰载战斗机,主要负责夺取制空权;“大黄蜂”虽有一定空战能力,但以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为主;而“徘徊者”主要负责电子战,可干扰或摧毁敌方雷达。随着“雄猫”战斗机的退役,“徘徊者”电子攻击机日趋老化,而F-35战斗机的舰载型号又无法在短期内量产,“大黄蜂”系列战机已经成为绝对主力。美国海军以“大黄蜂”为基础进行升级,研发出“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和“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前者不仅空战能力强,而且还有完善的对海、对陆攻击手段;后者则在航程、载弹量、生存能力和隐身性上全面提升,除了能对敌方雷达进行更大干扰,装备的反辐射导弹也能对其进行直接杀伤。“咆哮者”服役之后,将大大提升美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的打击能力,同时还可为“超级大黄蜂”开辟“电子干扰走廊”,有利于降低其面临的风险,使其具有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战部队飞机
飞机失踪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飞机飞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