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4-09-24 00:44杨科韦家佳
软件工程 2014年4期
关键词:远程监控网络教学数据库

杨科 韦家佳

摘 要:为了丰富程监控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结合高校教学的需求,基于Java+Socket+多线程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为师生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远程监控;Java;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操作普及,并且很多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的局域网,浏览因特网也非常便利。而且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所需要的服务器要求并不是很高,可以直接将服务端程序放在学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高校实验教学的系统是可行的。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Analysis of the systemfunctional requirements)

设计的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是依据网络教学的特定环境,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试图使用该屏幕监控系统结合智能化考试系统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其达到更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教师主机与学生客户机通过物理网络相连。教师在主机上运行服务端程序,监听固定端口等待连接;学生在教室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程序,连接指定端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程序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连接,并通过Socket输入输出流收发信息,实现监控和数据传递等功能[1]。Socket则通过TCP/IP、RTCP等协议实现两端计算机的数据通信,其中,R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实时音视频传输。

4 系统数据库设计(The system database design)

4.1 数据库选型

根据本系统的需要,选取的数据库应提供良好地数据存储、管理功能,具有简单方便的操作和管理模式,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具有可靠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这里选取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2008作为项目所使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2008引入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这是一个新型的统一的管理工具组。这个工具组将包括一些新的功能,以开发、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发现并修理其中的故障,同时这个工具组还对从前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改进。

从对SQL类的新的支持,以及提供的多活动结果集,SQL Server2008中的ADO.NET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因此,SQL Server2008非常适合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开发。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对象、对象的属性和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通常用E-R图来进行描述,E-R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在绘制E-R图中,用矩形来表示实体,用椭圆或圆角矩形来表示属性,用菱形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而实体E-R图则是简化的E-R图,将实体的属性省略,用以描述较为复杂的系统E-R图。本系统主要实体的E-R图,如图3所示。

5 系统的实现(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5.1 服务器端实现

远程监控的思想是通过SOCKET和利用应用程序的消息机制,监控程序的客服端与被监控程序的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监控与被监控的目的[2]。

根据这个思想,服务器端所需以下程序模块。

网络模块:负责监听客服端的连接,负责接收并处理客服端发过来的消息命令,在本机上处理这些消息并发送各种数据,如屏幕数据,命令反馈数据等,到客服端监听程序。

编码解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这个模块是根据客户端的要求来采用具体的编码解码方法的。

主框架模块:负责SERVER端窗口的消息处理。

5.2 广播教学模块的实现

广播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技术是音、视频的采集、压缩及传输的实现。教师的视频采集通过摄像头完成,教师在上课时选择要播放的教学课件,系统则将教师视频和课件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再传输给客户端。

5.3 幕监看模块的实现

5.3.1 学生机屏幕采集

首先利用Robot()对象复制屏幕内容,屏幕被划分为P×Q个小区域,分别对应一个属于Bufferedlmage类的S_Shot对象,该对象用于存储对应的屏幕信息[3]。系统在采集屏幕内容时,会将本次采集的信息与保存在缓冲区的上次信息进行对比,若两次的不同,就把本次采集的屏幕信息,经过压缩编码,再传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对应区域的屏幕信息后,进行解压缩重新拼成屏幕区域矩阵,显示出完整的屏幕内容。

5.3.2 屏幕传输

屏幕经编码压缩后的数据信息传输时采用UDP协议,由于UDP在传输时支持实时效果不佳,且难以支持QOS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压缩数据的实时传输,应进行数据的RTP封包处理。RTP能够提供点到点的服务,能很好地支持网络实时传送数据,RTP自身能够确保传输的控制、及时和质量,应与RTCP配合使用。在RTP会话时,发送端会向接收端固定间隔一定周期地发送RTCP包,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监控服务质量。压缩数据都封装在RTP包中,RTP包再被封装在UDP消息段中,最后封装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5.4 远程命令模块的实现

命令处理模块的实现通常就是通过函数调用,调用各个命令处理类。在命令处理模块中,被监控端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发送自己的状态信息给主控端;然后建立图像的传送;再开启控制命令套接字;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执行DOS命令,获取执行结果和错误流,这些都是命令模块的相关操作功能。

6 结论(Conclusion)

本系统以高校局域网监控为基础,涵盖了学生端和老师端管理等方面,基本可以适高校局域网管理的需要,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安昌华.基于Window平台的远程屏幕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2):34-35.

[2] 周雨.极域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2010(7):58-61.

[3] 张鑫锋.嵌入式多媒体终端的WiFi功能研究与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6):21-22.

作者简介:

杨 科(1983-),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系统安全,软件工程.

韦家佳(1986-),男,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化.endprint

摘 要:为了丰富程监控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结合高校教学的需求,基于Java+Socket+多线程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为师生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远程监控;Java;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操作普及,并且很多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的局域网,浏览因特网也非常便利。而且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所需要的服务器要求并不是很高,可以直接将服务端程序放在学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高校实验教学的系统是可行的。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Analysis of the systemfunctional requirements)

设计的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是依据网络教学的特定环境,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试图使用该屏幕监控系统结合智能化考试系统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其达到更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教师主机与学生客户机通过物理网络相连。教师在主机上运行服务端程序,监听固定端口等待连接;学生在教室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程序,连接指定端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程序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连接,并通过Socket输入输出流收发信息,实现监控和数据传递等功能[1]。Socket则通过TCP/IP、RTCP等协议实现两端计算机的数据通信,其中,R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实时音视频传输。

4 系统数据库设计(The system database design)

4.1 数据库选型

根据本系统的需要,选取的数据库应提供良好地数据存储、管理功能,具有简单方便的操作和管理模式,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具有可靠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这里选取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2008作为项目所使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2008引入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这是一个新型的统一的管理工具组。这个工具组将包括一些新的功能,以开发、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发现并修理其中的故障,同时这个工具组还对从前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改进。

从对SQL类的新的支持,以及提供的多活动结果集,SQL Server2008中的ADO.NET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因此,SQL Server2008非常适合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开发。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对象、对象的属性和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通常用E-R图来进行描述,E-R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在绘制E-R图中,用矩形来表示实体,用椭圆或圆角矩形来表示属性,用菱形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而实体E-R图则是简化的E-R图,将实体的属性省略,用以描述较为复杂的系统E-R图。本系统主要实体的E-R图,如图3所示。

5 系统的实现(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5.1 服务器端实现

远程监控的思想是通过SOCKET和利用应用程序的消息机制,监控程序的客服端与被监控程序的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监控与被监控的目的[2]。

根据这个思想,服务器端所需以下程序模块。

网络模块:负责监听客服端的连接,负责接收并处理客服端发过来的消息命令,在本机上处理这些消息并发送各种数据,如屏幕数据,命令反馈数据等,到客服端监听程序。

编码解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这个模块是根据客户端的要求来采用具体的编码解码方法的。

主框架模块:负责SERVER端窗口的消息处理。

5.2 广播教学模块的实现

广播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技术是音、视频的采集、压缩及传输的实现。教师的视频采集通过摄像头完成,教师在上课时选择要播放的教学课件,系统则将教师视频和课件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再传输给客户端。

5.3 幕监看模块的实现

5.3.1 学生机屏幕采集

首先利用Robot()对象复制屏幕内容,屏幕被划分为P×Q个小区域,分别对应一个属于Bufferedlmage类的S_Shot对象,该对象用于存储对应的屏幕信息[3]。系统在采集屏幕内容时,会将本次采集的信息与保存在缓冲区的上次信息进行对比,若两次的不同,就把本次采集的屏幕信息,经过压缩编码,再传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对应区域的屏幕信息后,进行解压缩重新拼成屏幕区域矩阵,显示出完整的屏幕内容。

5.3.2 屏幕传输

屏幕经编码压缩后的数据信息传输时采用UDP协议,由于UDP在传输时支持实时效果不佳,且难以支持QOS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压缩数据的实时传输,应进行数据的RTP封包处理。RTP能够提供点到点的服务,能很好地支持网络实时传送数据,RTP自身能够确保传输的控制、及时和质量,应与RTCP配合使用。在RTP会话时,发送端会向接收端固定间隔一定周期地发送RTCP包,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监控服务质量。压缩数据都封装在RTP包中,RTP包再被封装在UDP消息段中,最后封装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5.4 远程命令模块的实现

命令处理模块的实现通常就是通过函数调用,调用各个命令处理类。在命令处理模块中,被监控端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发送自己的状态信息给主控端;然后建立图像的传送;再开启控制命令套接字;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执行DOS命令,获取执行结果和错误流,这些都是命令模块的相关操作功能。

6 结论(Conclusion)

本系统以高校局域网监控为基础,涵盖了学生端和老师端管理等方面,基本可以适高校局域网管理的需要,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安昌华.基于Window平台的远程屏幕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2):34-35.

[2] 周雨.极域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2010(7):58-61.

[3] 张鑫锋.嵌入式多媒体终端的WiFi功能研究与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6):21-22.

作者简介:

杨 科(1983-),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系统安全,软件工程.

韦家佳(1986-),男,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化.endprint

摘 要:为了丰富程监控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结合高校教学的需求,基于Java+Socket+多线程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为师生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远程监控;Java;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操作普及,并且很多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的局域网,浏览因特网也非常便利。而且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所需要的服务器要求并不是很高,可以直接将服务端程序放在学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高校实验教学的系统是可行的。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Analysis of the systemfunctional requirements)

设计的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是依据网络教学的特定环境,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并试图使用该屏幕监控系统结合智能化考试系统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其达到更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教师主机与学生客户机通过物理网络相连。教师在主机上运行服务端程序,监听固定端口等待连接;学生在教室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程序,连接指定端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程序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连接,并通过Socket输入输出流收发信息,实现监控和数据传递等功能[1]。Socket则通过TCP/IP、RTCP等协议实现两端计算机的数据通信,其中,R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实时音视频传输。

4 系统数据库设计(The system database design)

4.1 数据库选型

根据本系统的需要,选取的数据库应提供良好地数据存储、管理功能,具有简单方便的操作和管理模式,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具有可靠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这里选取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2008作为项目所使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2008引入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这是一个新型的统一的管理工具组。这个工具组将包括一些新的功能,以开发、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发现并修理其中的故障,同时这个工具组还对从前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改进。

从对SQL类的新的支持,以及提供的多活动结果集,SQL Server2008中的ADO.NET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因此,SQL Server2008非常适合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开发。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对象、对象的属性和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通常用E-R图来进行描述,E-R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在绘制E-R图中,用矩形来表示实体,用椭圆或圆角矩形来表示属性,用菱形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而实体E-R图则是简化的E-R图,将实体的属性省略,用以描述较为复杂的系统E-R图。本系统主要实体的E-R图,如图3所示。

5 系统的实现(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5.1 服务器端实现

远程监控的思想是通过SOCKET和利用应用程序的消息机制,监控程序的客服端与被监控程序的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监控与被监控的目的[2]。

根据这个思想,服务器端所需以下程序模块。

网络模块:负责监听客服端的连接,负责接收并处理客服端发过来的消息命令,在本机上处理这些消息并发送各种数据,如屏幕数据,命令反馈数据等,到客服端监听程序。

编码解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这个模块是根据客户端的要求来采用具体的编码解码方法的。

主框架模块:负责SERVER端窗口的消息处理。

5.2 广播教学模块的实现

广播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技术是音、视频的采集、压缩及传输的实现。教师的视频采集通过摄像头完成,教师在上课时选择要播放的教学课件,系统则将教师视频和课件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再传输给客户端。

5.3 幕监看模块的实现

5.3.1 学生机屏幕采集

首先利用Robot()对象复制屏幕内容,屏幕被划分为P×Q个小区域,分别对应一个属于Bufferedlmage类的S_Shot对象,该对象用于存储对应的屏幕信息[3]。系统在采集屏幕内容时,会将本次采集的信息与保存在缓冲区的上次信息进行对比,若两次的不同,就把本次采集的屏幕信息,经过压缩编码,再传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对应区域的屏幕信息后,进行解压缩重新拼成屏幕区域矩阵,显示出完整的屏幕内容。

5.3.2 屏幕传输

屏幕经编码压缩后的数据信息传输时采用UDP协议,由于UDP在传输时支持实时效果不佳,且难以支持QOS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压缩数据的实时传输,应进行数据的RTP封包处理。RTP能够提供点到点的服务,能很好地支持网络实时传送数据,RTP自身能够确保传输的控制、及时和质量,应与RTCP配合使用。在RTP会话时,发送端会向接收端固定间隔一定周期地发送RTCP包,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监控服务质量。压缩数据都封装在RTP包中,RTP包再被封装在UDP消息段中,最后封装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5.4 远程命令模块的实现

命令处理模块的实现通常就是通过函数调用,调用各个命令处理类。在命令处理模块中,被监控端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发送自己的状态信息给主控端;然后建立图像的传送;再开启控制命令套接字;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执行DOS命令,获取执行结果和错误流,这些都是命令模块的相关操作功能。

6 结论(Conclusion)

本系统以高校局域网监控为基础,涵盖了学生端和老师端管理等方面,基本可以适高校局域网管理的需要,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安昌华.基于Window平台的远程屏幕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2):34-35.

[2] 周雨.极域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2010(7):58-61.

[3] 张鑫锋.嵌入式多媒体终端的WiFi功能研究与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6):21-22.

作者简介:

杨 科(1983-),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系统安全,软件工程.

韦家佳(1986-),男,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远程监控网络教学数据库
变电站直流电源智能化在线远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保鲜库智能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研究 
基于Android的青少年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