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盖尔 不应被遗忘的北欧音乐家

2014-09-24 09:49徐家祯
音乐爱好者 2014年7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四重奏盖尔

徐家祯

盖尔的名字,按英文拼读规律,应该读成“盖德”,但丹麦文发音却是“盖尔”,现在就按丹麦文来翻译吧。

我是大约三年前开始注意盖尔的。第一次听他的作品,记得是从澳大利亚ABC FM电台中听到他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觉得他的音乐十分清新、高朗,像看到了北欧宁静、辽阔、简洁、朴素的自然风貌。去网上一查,发现原来电台播放的就是Naxos公司出的那张盖尔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一首,小提琴由伯罗普演奏,钢琴伴奏是库纳,于是就去订购了一张,这张唱片上的曲目是:

1)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6号)

2)D小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21号)

3)降B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59号)

这三部小提琴奏鸣曲正代表了盖尔一生作曲生涯的三个时期:第一首奏鸣曲作于1842年盖尔二十五岁时,那时他到德国不久,刚建立了他在音乐界的地位,这首曲子是献给舒曼的太太克拉拉的。第二首奏鸣曲写于1849年,他从德国回到祖国丹麦,这首曲子是献给他的朋友舒曼的,由舒曼和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首演。第三首奏鸣曲写于1885年,盖尔音乐生涯的末期,这时离他去世只有五年了。

盖尔1817年2月22日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父亲是木匠和乐器制造家,也会拉小提琴,因此盖尔最早的音乐教育是受自他父亲的。虽然他很早就显示出音乐才华,但他们家没有经济力量让他接受正规音乐教育。直到盖尔十五岁时,他才开始跟丹麦音乐家迈克肖尔(Frederik Wexschall)和贝格格林(Andreas Berggreen)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833年,盖尔十六岁时,开了第一场小提琴演奏会,不久就进入丹麦皇家乐队,成了该乐队的一名小提琴手。不过,他真正的兴趣却在作曲上。

1841年,盖尔的音乐会序曲《奥西安的回声》 (Efterklange af Ossian)由丹麦皇家乐队在哥本哈根首演。虽然这次演出十分成功,但是他的另一部作品——《第一交响曲》却被乐队拒绝了,于是盖尔就把这首交响乐寄给德国的大音乐家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甚佳,于1843年在莱比锡首演了这部交响曲,观众反映也很热烈。

门德尔松给盖尔写过几封热情洋溢的信,其中一封写于首演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被一部作品如此强烈而深刻地感动过了!每个乐句都让我感到惊喜,同时又让我觉得熟悉。我只想感谢你让我得到了如此的欢欣,也想告诉你我对你的惊人才华所产生的敬意。你的《第一交响曲》——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你唯一的作品——让我急切地希望了解你已经写过和将要创作的每一部作品。”

还有一封信写于首演后一天:“昨天晚上,你赢得了全莱比锡音乐爱好者们持久的友谊。从今以后,只要提到你的名字和作品,人们都会展现充满真诚的敬意和热爱。我们张开手臂欢迎你未来所有的作品,而且将会立即精心排练,你的作品将会受到所有音乐爱好者热烈的欢迎。”

谁还能期望得到比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写的这些赞美之词更高的评价呢?

那时,盖尔只有二十三岁,比门德尔松小八岁!

靠丹麦政府基金的资助,盖尔很快去了莱比锡。在门德尔松的帮助下,盖尔得到了莱比锡音乐学院的教职,并兼任时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指挥的门德尔松的助理。他们成了好朋友,门德尔松对盖尔的音乐创作影响很大。1845年,盖尔指挥了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首演,后来又与舒曼夫妇和约阿希姆认识并成了好友。舒曼还用盖尔名字的四个字母G-A-D-E作音符写了一首歌曲《北欧之歌》(Nordische Lied)送给盖尔,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舒曼去世。

1847年,门德尔松去世。盖尔接任他成了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但是第二年,也就是1848年,普鲁士和丹麦开战,盖尔的祖国丹麦成了德国的敌国,盖尔只好离开德国,回到丹麦。

回到哥本哈根,盖尔成了哥本哈根音乐学会的主任。他建立了一个新的乐团以及一个合唱团,成为丹麦杰出的音乐家。盖尔也是优秀的管风琴家,虽然他没有竞争到哥本哈根大教堂管风琴手的职位——这个职位被丹麦另一位音乐家J.P.E.哈特曼(Johan Peter Emilius Hartmann,1805-1900)得到了。但是,他成了豪曼教堂(Church of Holmen)的管风琴师,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去世。

盖尔与哈特曼及珀利(Holger Simon Paulli)还一起担任了哥本哈根音乐学院的院长之职。1852年,他娶了哈特曼的女儿爱玛;不过,几年以后爱玛去世,他又结了一次婚。

盖尔在哥本哈根音乐学院担任院长期间,对比他年轻一辈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音乐家的影响很大。比如,他学生中包括挪威大音乐家格里格和丹麦另一位主要音乐家尼尔森(Carl August Nielsen,1865-1931),盖尔对他们以后从事音乐都有过鼓励和帮助。盖尔还将伟大的德国音乐作品介绍给丹麦听众,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等作品,都是由盖尔指挥在丹麦举行首演的。

1890年12月21日,盖尔在哥本哈根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盖尔一生所作的音乐作品甚多,单交响曲就写过八部。在十九世纪,写过这么多部交响曲的作曲家不多。此外他写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很多钢琴曲和管风琴曲,还有歌曲和室内乐。他的作品中常常采用丹麦民歌的旋律,所以常被人列为“民族音乐家”之一。但是也有人批评说,他从德国回丹麦后,作品中德国音乐的影响增强了,而民族因素却开始淡化。有一次,他的学生格里格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只简单地回答说:“一个人也会对爱国主义开始厌倦的。”

有一次,舒曼在评盖尔的作品时写道:“初听盖尔的作品,觉得他的音乐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北欧特色,但是盖尔本人一定不会否认他从德国作曲家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研究德国作曲家们的作品,所得到的回报就是现在(盖尔自己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精湛技巧。”

自从三年前我买到那张Naxos出品的盖尔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后,至今我已经收藏了十五张他的唱片,大部分是交响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其中包括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

盖尔在1864年写过《四首幻想曲》(作品第43号),是总共只有十多分钟的音乐。我有这组小曲三个版本的唱片,这三张唱片都是几位作曲家的合辑。有趣又巧合的是,这三张唱片都同时收有舒曼的《幻想曲》(作品第73号),原因不单单是舒曼和盖尔是好友,更因为这两首曲子的风格实在太像了。

我的三个版本中,有两个是用单簧管和钢琴演奏的,这是这部作品原来的配器形式。其中一个版本是美国Elan公司1993年的产品,另一个版本是德国Audite公司1992年的录音。我还有一个用中提琴和钢琴改编的版本,是俄国Caro Mitis公司2007年的录音。这四首幻想曲有不同版本的录音,还有改编曲,可见其流行和热门。我觉得此曲无论用单簧管还是中提琴演奏都十分合适,尤其是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都很舒缓,让人有一种梦幻的感觉,第三乐章那首叙事曲用的是北欧民歌的旋律。从录音和演奏来看,我最喜欢俄国那张用中提琴演奏的唱片。

除此之外,我还有六张盖尔室内乐作品的唱片,具体如下:

第一张是丹麦Classico公司出品的两位丹麦作曲家的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除了盖尔以外,另一位作曲家就是盖尔的岳父哈特曼。这三首四重奏由四位年轻女音乐家组成的丹麦Cailin四重奏团演奏,曲目如下:

盖尔:E小调弦乐四重奏 (1877)

第二张是瑞典BIS公司1991和1992年录制的三部弦乐四重奏,由康特拉四重奏团演奏:

1)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63号,1888)

2)E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

3)F小调弦乐四重奏(1851)

第三张是瑞典BIS公司1992年和1995年录制的四首重奏曲,由康特拉弦乐四重奏团和另外两位小提琴家、一位中提琴家和一位大提琴家合作演奏:

1)F大调弦乐四重奏“欢迎和分离(1840年)

2)A小调弦乐四重奏(快板)(1836)

3)F小调行板和很快的快板(1837)

4)F大调八重奏(作品第17号,1848)

这张唱片上的八重奏写于1848年,也即盖尔的提拔人和挚友门德尔松去世不久的时候,所以这部作品很可能是盖尔对门德尔松的纪念。门德尔松生前写过一部十分有名的《降E大调八重奏》(作品第20号),盖尔对那部作品十分熟悉,所以他写的这部八重奏与门德尔松那部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

第四张是德国MDG公司2011年出品的五首钢琴重奏曲,由Parnassus钢琴三重奏团和中提琴家赛尔蒂茨合作演奏:

1)F大调钢琴三重奏(作品第42号)

2)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1839)

3)五首小品(作品第29号)

4)上述小品中被删除的A小调终曲

5)升C小调钢琴四重奏嬉游曲(1836)

在这张唱片中,我最喜欢那五首小品。这些小曲子的全名叫Novelletten,原来的意思是“小故事”,舒曼也写过Novelletten。盖尔的这五首钢琴三重奏,好像五个小故事,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来讲述,第四首是个抒情的广板,像一首夜曲,描写月夜湖边的景色,美极了。

第五张是德国MDG公司2001年出品的两首重奏曲,由柏林爱乐弦乐八重奏团演奏:

1)降E大调弦乐六重奏(作品第44号)

2)F大调弦乐八重奏(作品第17号)

第六张是意大利Symphonia公司1995年出品的两位丹麦作曲家的三首钢琴三重奏,用“本真”乐器演奏。

1)五首小品(作品第29号)

2)F大调钢琴三重奏(作品第42号)

以上六张盖尔的室内乐唱片中,有几首作品是重复的,只是演奏版本不同罢了,比如那首八重奏就有两个版本,那五首小品也有两个版本。盖尔的不少室内乐作品,比如某些四重奏,都是没有写完的片段或者他生前没有发表和演奏过的早期作品,从中可以了解盖尔的早期音乐风格。总的来说,盖尔的室内乐都是很精致平静、结构严谨、风格传统的作品。

我的最后五张唱片是一套,收有盖尔的全部八首交响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和一首清唱剧,由瑞典BIS公司2010年出版。

1)C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第5号,1841-1842)

2)E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第10号,1843)

3)A小调第三交响曲(作品第15号,1847)

4)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作品第20号,1850)

5)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25号,1852)

6)G小调第六交响曲(作品第32号,1856-1857)

7)F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第45号,1864-1865)

8)B小调第八交响曲作品(作品第47号, 1869-1871)

9)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56号,1880)

10)清唱剧《十字军》(作品第50号,1865-1866)

盖尔的这几部交响乐作品可听性都很强。《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交响曲,有钢琴独奏加入,我觉得更像是一部钢琴协奏曲。

1852年,盖尔向作曲家哈特曼二十一岁的女儿索菲求婚,那时盖尔三十五岁。他们俩不但年龄差距较大,而且盖尔的出身也和哈特曼很悬殊:盖尔是工匠出身,而哈特曼出生于音乐世家,与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从小就是朋友。但是哈特曼同意了盖尔向他女儿的求婚。在婚礼上,盖尔把这部《第五交响曲》当作礼物送给索菲。

第二年,盖尔亲自指挥这部作品在莱比锡上演。据索菲给她父亲的信说,当听众看到交响乐队里出现了一架钢琴,一开始十分吃惊,但最后这场演出还是十分成功的。回丹麦不久,索菲生下了一男一女一对双胞胎。可惜不到一个月,索菲就去世了,盖尔为此几乎丧失创作的全部灵感和动力。

总的来说,盖尔的交响音乐都比较明显地受到德国音乐的影响,很像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但有的片段却又很像芬兰大作曲家西贝柳斯的音乐:雄伟高亢、富有激情,还能时时使人眼前出现北欧荒漠孤寒的自然风光。

不过使我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人们会记住西贝柳斯却忘了盖尔?!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四重奏盖尔
室内乐小品两首
母亲的影子
迷雾中的盖尔玛
暴力之旅——伊恩·麦克盖尔访谈录
盖尔玛 百年老企转战直销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门德尔松的诚实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