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研究

2014-09-25 16:00丘映莹李红贤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共享教学资源

丘映莹+李红贤

【摘 要】阐述影响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以及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现状,分析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面临的困难与障碍,探讨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使用共享的挖潜路径。

【关键词】职业人才培养 教学资源 共享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64-03

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院校都在着力扩大招生规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广西教育厅因此启动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职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使用共享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成员先后对职业人才培养中所涉及的实训、教师、课程、职教集团、贫困生资助等资源的共享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发表了成果。本文将以承担上述项目单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蓝本,探讨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的挖潜路径。

一、影响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总体供给不足、政策保障不到位、投入渠道单一、区域设置不均衡等问题。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行业支撑薄弱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机构,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尤其是经费和项目上的支持。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主管部门是自治区供销联社,自1992年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供销系统的职能和发展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动,一直在重新定位、回归和发展中探寻,直到“十一五”期间,才相对稳定下来。这个阶段,亦是我国高校飞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作为行业主管的院校,不可避免地随行业的步伐走过一段彷徨时期,直接导致学院资源获取有限,发展起步较晚。

(二)职业人才培养资源的建设资金难以保障

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用于建设教学资源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由于目前全国生源呈递减趋势,增加了各职业院校招生压力,各职业院校为了维持或扩大招生规模,不得不增加招生成本。尽管如此,部分职业院校招生还是持续减少,直接导致用于建设教学资源的资金减少,用于建设教学资源的资金难以保障。

(三)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不足

所谓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是指专门为满足职业人才培养需要所配置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既包括有形状的设施设备,还包括无形的课程资源。由于现有的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难免陈旧破损落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更新职业人才类型结构,与之对应的静态教学资源也需要适时更新换代或改造。因此,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面临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不足的困难。另外,有的职业院校校园面积比较小,其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常常受限于场地资源,难以发展。

(四)管理理念创新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行业不得不重新定位。在行业重新定位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也经历了重新定位的历程。重新定位,必然意味着对旧有事物的扬弃,管理上需要避免因循守旧,迈不开步子。尤其职业院校对职业人才培养资源的管理,更需要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然而,部分职业院校在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的开发、使用等方面管理理念创新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的供应保障。

二、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现状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其所拥有的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包括两大类:一是物质资源,主要是课程、场地、实训室、设备等。二是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团队的创新和创造性能力资源。这些资源的共享现状如下:

(一)物质资源共享现状

课程资源方面,多数职业院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部分课程资源在校内共享,有些精品课程还可实现院校之间共享。设施设备资源方面,多数职业院校采用二级管理,教学设施设备资源管理权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学院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另一部分由各系(部)自行管理。由学院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的教学设施设备,其使用率通常较高;但由各系自己管理的教学设施设备,各系还分配到专业,不同系别专业使用率相差很大而整体偏低。一些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使用率相对高一些,但一些学生人数偏少的系部和专业,使用率就低很多。与些同时,尚有一些系部和专业缺乏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而这些设施有可能在别的系部和专业已经建设存在。

因此,在物质资源共享方面,尚有一定的可作为空间,为此,可以考虑以计算机机房类实训室为试点,先将计算机机房统一管理,做到管用分离,以便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系能极大地做到资源共享,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接着,对一些跨学科的专业实训室实现统一管理,便于跨系使用这些专业实训室。除此之外,利用学院的地缘优势,利用课余时间,还可对社会进行场地的出租,减少空置,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人力资源共享现状

首先,教师资源在本校内未能充分共享。对于本校教师资源,多数职业院校只能实现跨专业、跨系的部分共享。其次,未能充分使用校内现有的教师资源。在校的很多学生都有多学一些专业以外职业技术的需要,社会中的一些专业性培训市场需要也比较大。但学校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机制,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工作未能有序开展,对学生课余培训和对外社会培训工作一直不多。许多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使用与发挥。

三、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部分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做好资源共享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现实资源的统一管理,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在拥有资源的部门造成利益损害,因此,需要较好地平衡部分与全局的关系。

其二,合作性团队组建机制。在人员挖潜共享方面,譬如培训工作,不是一师一力可为,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如何组建这样一个团队,需要学校政策和制度的支撑。

其三,全体教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资源共享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为此,首先需要思想上达成共识,然后,在这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营造这样的氛围,需要在管理、宣传和激励机制上多下工夫。

四、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路径

上述表明,职业院校一方面职业人才培养资源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资源使用共享不充分,以及疏于发掘资源共享路径。因此,探索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的路径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路径:

其一,完善相关制度。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努力开拓,迎头赶上,职业院校在资源共享制度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完善。譬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管理规定,如针对教师培养的《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全日制办班项目管理办法》,针对场地管理的教室管理条例、实训室管理条例,针对校企合作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

其二,实施院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对获得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推进建设,全部实现以视频公开的课程建设为重点的转型升级;整合校内外的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实施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与地方企业和兄弟院校密切合作,以课程为主体框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其三,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教学评价等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实现教师网上备课、网上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考核,教师及企业用户可以实现资源上传、资源检索使用等特定功能。对同质专业、拥有较多交叉课程的专业之间,提高其教学资源、师资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人力资源平台,完成对教师的整合与调配。完善培训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单科进修来转换专业。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型课堂,实现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共享课堂,为职业院校之间相应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优质课堂共享。

其四,建立校友资源和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无论中外,校友资源都是一所高校不可忽略的重要社会资源。近年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在校友资源方面加大收集力度,成立常设校友联络机构,召开校友会,通过报刊宣传等广为联络,以期借助校友资源,促进校友反哺母校建设。此外,针对毕业生,建立专门的招聘信息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学生。

其五,实现跨系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的共享。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的平衡,充分做到跨系实践教学条件的共享,譬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就提供给全院所有系和专业的实践教学共享。而职业院校系部间存在一定的课程交叉,可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师资的跨系无缝共享。

其六,重视软环境建设。职业院校的软环境是指职业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是培养职业人才的一种珍贵资源。相对于学校的校舍和资金等硬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条件来说,软环境是指作为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的精神方面。在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中,软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把硬环境看做学校的躯干,那么,软环境则是它的大脑和灵魂;如果说硬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物质条件,那么软环境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说硬环境反映学校的办学现状,那么软环境则体现一所职业院校的追求和理想,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一定的投入下,其产出越高效益也就越高,示范职业院校硬环境的投入难以复制,但软环境的建设经验却可以不断“复制”,“复制”得越多,其资源投入的所得收益也就越高。

其七,共享动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动态是相对静态而言的,动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是指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用共享原来功能不是供教育教学使用的一切资源,如学校的食堂,可供物流、营销、管理、餐饮等专业多门课程见习使用。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根据职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权威标准制定部门对各类职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及行业标准、专业规范,确定所需职业人才培养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分析这些资源的可得性,首先核实静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的供应情况,如不足,再考虑是否可以共享动态职业人才培养资源来保障需要。如果还是不满足,就需要在管理上下工夫,如开发现在资源的新功能新用途,则制定更灵活更弹性的使用制度,做到现有资源的极大利用,充分共享,并尽可能进行资源挖潜。

【参考文献】

[1]Hong-xian LI. Integrated Teachers are Operators of Practicing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HECTR2012 (VOL.1102),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ERP):62-66,2012.ISTP.

[2]李红贤.动态实训资源的使用共享[J].职教论坛,2011(24)

[3]李红贤,王锦华,李锦.职业人才培养教师资源使用共享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2(5)

[4]滕林,李红贤.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研究[J].广西教育,2013(7)

[5]李文广.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6]肖彩霞,梁冬松,李红贤.高职贫困生资助机制优化研究[J].广西教育,2013(8)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桂教高教2010JGZ081)

【作者简介】丘映莹(1974- ),女,广西陆川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和项目管理;李红贤(1965- ),女,广西陆川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MBA硕士,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职业人才培养。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共享教学资源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