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4-09-25 18:23蓝照光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公安院校现状

【摘 要】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新形势下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促进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公安院校 警体教学 现状 问题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67-03

在公安院校的教育中,警察体育教学(以下简称警体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警体教学水平的优劣关系到未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高低,警体教学是警察革命的本泉,是警务活动和打击犯罪分子的能量贮备库,是警察生命力的根本保证。警体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实战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人才。然而,在目前的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应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试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学提供理论参考意义。

一、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其采用的大纲很大程度上都是参照军事体育开展的,大致可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警专)也是沿用军事体育的模式,基础课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专业课则笼统地包括擒敌拳、查缉与战术、控制与防卫、射击、警械使用和车辆驾驶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从根本上说,警察体育的发展关系到警察体能、技能和战斗力的提高。各个教学内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但广西警专的警体教学很大程度上没有突出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课程要求与特点,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相互脱节。在课程结构上,缺乏一定的互联性,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没有考虑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延续性、实用性与终身性等内容,职业实用性的警体教学内容与相关科目的训练较少。通过调查发现,广西警专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开设选修课,不同的警种开设相同的课程,甭管是禁毒专业、网络安全、刑事侦查或是警察指挥与战术等专业都是开设同样的必修课程,这些现状扼杀了学生在专业上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警务技能的积极性,影响日后的执法能力。

二、广西警专警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目标过于片面

在警体教学中,一般均没有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缺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警体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的情况,只是将警体教学当成是锻炼学生体能与技能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滞后

首先,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本校发展的警体课程体系,相应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落后,根本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学校警体教学和学生职后警务技能之间产生脱节,无法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在警体教学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太过重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匮乏与运用不合理

因为办学经费有限,在警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场地、警械教学设施不全的情况,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同时,师生比例不协调、体育器材匮乏与陈旧、体育场馆进行一些盈利性的经营,在课外活动期间,禁止体育器材的借用,这些因素均是影响警体教学活动全面展开的内容,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一些体育教官没有进行相关的进修,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创新性与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警体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太过单一

在警体教学中,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时候,一般均采取统一的标准,利用各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测评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差异。学生进行警体锻炼,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违背了警体锻炼的初衷。

三、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警察体育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

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的日益严峻和犯罪手段的复杂性,对警察职业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旧的警体课程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已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为此,作为主管教学的学校领导和警体工作者要顺势而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改革现有警体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促进警体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警察体育的指导思想应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和职业实用性体育密切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贴近公安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快警察体育教学的改革步伐,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安实战技能的提高,培养出更多与时代相结合的优秀公安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警体教育不但要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警务技能,而且要发展与体能、警务技能相适应的其他素质,如心理素质、协作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等,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统一起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警体教学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应予以重视。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复杂化,在日常的警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可预见性,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各公安院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水平与设施条件,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与思想教育,进而建立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师资队伍。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才可以在警体教学改革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警体教学环境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各院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的投入,逐渐完善相应的办学条件,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根据本校办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自力更生,开展符合学校办学、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从物质方面确保学校警体教学的正常进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积极、和谐、平等的警察体育文化,在警体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教学、思想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强警体育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更新教学内容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开展教学课程的时候,应注重使用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用,保证其具备多元性、发展性、全面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特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充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警务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警察体育观念等内容进行了解,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落实。其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遵循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原则,同时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需求。再次,在进行教材选择的时候,应遵循警务工作需要的原则,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展开有效的学习,在进入社会之后,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学习,保证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公安院校教育中,不同专业对学生体能与技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警体教学的时候,应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警察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特色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因为大部分学生未来均会从事交通警察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开展警体教学的时候,应结合这一特点,可以增设一些发展上下肢力量、站军姿等运动项目,有效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改进教学方法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警务技能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进行警体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警务技能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对相关警体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现阶段,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就是,竞技运动技能教学化以及教学过程太过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警体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与案例教学法,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才可以让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与热情,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方法改革中,应体现相应的专业性、健身性、娱乐性、多样性、趣味性、激励性,这样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警务知识与技能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时候,通过循环练习法体现教学的健身性;通过游戏法与竞赛法体现教学的娱乐性;通过分级达标法、对比法体现教学的激励性等,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复合型的人才。

(六)改革教学模式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岗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广西警专的警体教学是技能掌握式和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的模式,以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需要,学生不能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在开展警体教学活动的时候,主要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某项活动,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警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时候,选择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时间,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近年来,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俱乐部式”、“选修式”、“协会式”等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分区队教学,积极拓展警体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水平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尚未实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公安院校值得借鉴意义。

(七)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定标准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加强对评定标准的改进,采取“三结合”的评定方式,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评定、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定、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评定。在进行评定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1~2项考试内容的自主选择,之后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过程、平时表现、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等纳入评定范围,进而保证评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利用这样的评定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警体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改革的展开,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要对警察体育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考虑,进而制定有效的改革方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教学改革的时候,应根据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新警种和警力,结合本校、本地区的情况,不要盲目跟风,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进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凯平,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2]初立光,刘凤勇,李鑫.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J].成人教育,2010(6)

[3]欧先亮,李华玲,唐武英.提升公安院校警体课堂教学效果探讨[J].才智,2012(17)

[4]殷红,等.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5)

【作者简介】蓝照光(1974- ),男,广西都安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训练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与警察体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公安院校现状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