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亚幸:从贪玩少年到“高大上”创业家

2014-09-26 23:43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大上经历

曾经的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后来的他,去日本读大学,在全球各地旅行、打工;现在的他,是一家富有朝气的公益咨询公司的年轻老板,媒体眼中的“青年创业家”。约见客户,面试年轻人,去学校、社区、企业开讲座,分享自己的故事,忙碌、充实并且快乐。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商学学士,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社会学学士,日本Business

Entrepreneur Contest 2012冠军,绍兴市2013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绍兴市第四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他的履历光鲜,经历更是传奇。微信上、论坛里,这个绍兴上虞青年的求学、创业经历正以疯狂的速度被转发。

他是Jacob Thomas,谭亚幸。

“我就是个in-between少年”

谭亚幸的少年时代,并不比同龄人特别。

“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in-betweenr(中游的),好像什么都尴尬地站在中间。”篮球打不好足球踢不好,语文也不是很好,喜欢看点课外书。除了脑袋聪明、数学还不错外,从小到大,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谭亚幸并不特别。

即便在考上了名气很大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之后,也没有多少改变。他仍然是校园里那群默默无闻的孩子中的一个。当身边的很多同学开始在诸多方面展现才华时,谭亚幸仍只是在班里中下游徘徊的一个,“全程无记忆点”,偶尔会让老师头疼一下的普通学生。

好在,谭亚幸有着自己钟爱的事。“6年之中,除了不让自己成为班级最后一名之外,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就像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唱歌,我呢,就喜欢那种跟同伴们一起,努力地做一件事的感觉,而且我也喜欢交朋友嘛!”

最让谭亚幸感觉到骄傲的,是初三暑假的那次堪称里程碑式的出国植树经历。“其实,当时递交申请的时候我想,大不了不让我去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对吧?”他笑笑说。

在印尼的大半个月里,谭亚幸一边兴致勃勃地种下了几百棵鲜活的树苗,一边真切地体验着文化的丰富和多元。

“那天跟一个当地的朋友聊起来,我惊讶地发现对方中文说得极好。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古代,就有很多中国沿海的居民去了东南亚……”

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大相径庭,不过,年轻人之间的这种没有边界的交流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在人群中间,谭亚幸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

“真的已经做到最好了吗?”

高三毕业,学习成绩一直没有多少起色的谭亚幸离开家乡浙江,选择去日本留学。他考上了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的比较社会与文化专业。

那个时候,谭亚幸的想法挺简单的——自己不是喜欢游历,喜欢去世界各地参与志愿者活动吗?这个听起来就非常国际化的专业,应该会对未来的发展有帮助。

尽管早早就获得了奖学金资格,不过,谭亚幸日本求学生涯的开端仍显得艰苦异常。“父母告诉我,只会支付我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其他生活费和开支都得我自己去赚取。”

刚满18岁的谭亚幸不免地有些担忧起来。在异国他乡,光靠热情可是不够的啊,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开始想更多的办法。

去餐馆刷盘子,申请勤工助学,在渐渐熟悉了日本的环境之后,谭亚幸和几个朋友鼓捣起了一个叫Global Business Leader的社团。组织夏令营,策划主题舞会,举办商业案例挑战赛……没过多久,他收到了日本冲绳政府的电话,成为了AYDPO(亚洲青年发展计划)的唯一华人助教,带着14个国家的高中生,在冲绳岛上探讨文化和环境问题。

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渐渐爬到校园生活金字塔顶层”的谭亚幸有时会觉得超不真实,他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做到最好了吗?”

而在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看来,这个身材高大的中国男孩似乎藏着可怕的能量。他擅长演讲,更擅长将抽象的概念付诸行动,脑子活络,组织能力很强。虽然偶尔也会像很多大学生那样翘课,不过,考试却从不挂科。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动力何在,想证明自己没有父母的支持也可以?还是单纯地想多赚点钱?”谭亚幸说,“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去了日本之后,我更加明白自己要什么了。有时候,我还会专门跑去听一些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课。年轻人是不是都得经历这个阶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谭亚幸惊喜地发现,自己正悄悄地发生着蜕变——他不再是那个成绩平平,常爱偷溜出校的不懂事少年了,自己完全有勇气、也有能力去做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事”。而视野的拓展,人脉的延伸,以及思维的进化,更让这个打小便喜欢折腾的家伙有了更多的资本,来憧憬美好的未来。

“大学嘛,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谭亚幸总结道。

大三那年,谭亚幸去英国做交换生。在一家零售商店实习的时候,他接触到了Plan A。

什么是Plan A? “简单说,Plan A就是There is no Plan B。”谭亚幸告诉我,他和同事们所要做的,是把伦敦街头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聚集到一起,给他们提供培训和食宿。一个月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成了该零售商店的工作人员,并且比任何人都要卖力。

凭借着流利的口语,谭亚幸干得很有效率,由此也接触到了很多真正的BOP(底层劳动人民),并了解到他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其实,哪怕是再懒散的人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渴望归属感。很多流浪汉只要开始‘工作,都会无比厌恶曾经那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那是谭亚幸第一次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朴素的道理。”中国人很早就提出了,可是我居然是在遥远的英国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真是神奇了!”

在交完实习报告,并有些意外地拿到学院颁发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的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闪过了中学时代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还有冲绳岛上跟富有朝气的学生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endprint

谭亚幸恍惚间看到,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扇门,他要做的,就是轻轻将它推开。

一路走走停停

可从英国回来后,谭亚幸又一次陷入了迷茫。或许,大四本来就该是迷茫的年纪?

“看着身边那么多的同学,一半因为找工作而不得不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另一半则终日泡在图书馆里,我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谭亚幸的答案是“不”。

这个在成长过程中,似乎一直不怎么让父母省心的孩子,决定再“疯狂”一把——他要出去好好地看一看这个世界。

澳洲,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背起双肩包,在疲惫和幸福感交织的漫长旅途中,谭亚幸走走停停。在享受着年轻的自由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找寻着自我的价值。

“其实,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专业会成为我的技能,因为我只是把它当作兴趣。随着背包旅行,我才意识到,在多元文化里的学习经历给我带来了多大的机遇!我发现自己几乎可以用让人舒服的方式和任何人交流。”

不过,相比于这种显而易见的满足,最让谭亚幸感到惊喜的,还是他在一路上所经历的各种“打工”奇遇。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一个小农场里,谭亚幸受雇于一对老夫妇,为企业做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一周7天,他用4天的劳动换来吃住。 “三个月里,我学会了如何照顾马和羊驼,学会分辨超过100种毒蛇和蜥蜴,学会如何开四角山地车等各种生存技能。当我离开的时候,口袋里已经有了3000澳元。”

而在泰国,谭亚幸更是领悟到了信任的可贵。“一天,当我刚在准备像往常一样,在大街上找住处的时候,一个浑身是土的男子叫住了我,他告诉我,他们那有吃有住。”

“不会是骗子吧?”谭亚幸的心里不禁闪过这样的念头。不过,已经风餐露宿了好多天的他决定碰碰运气,“反正什么都没有,随你骗。”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谭亚幸看到的是300多张朴实热情的笑脸。原来,一个不知名的NGO正在为当地的一个村庄建设小学。他们招募富有热情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被招募者将获得免费的食宿,并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谭亚幸就这样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用商业的力量帮助他人

就像一年前在英伦三岛上,那让人印象深刻的Plan A,毕业前的穷游之旅,让谭亚幸看到了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以及“公益”这件事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回国后,谭亚幸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路上的那些场景,Plan A,Dream,公共食堂……“我忽然想到,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做?为什么说到公益,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捐钱捐物?我们所谓的慈善,真的是慈善吗?会不会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看着手里的两张学位证书,和邮箱里躺着的十几封来自世界各地的待遇优厚的工作邀请,谭亚幸思考了很久。是像同学们那样,穿戴整齐去写字楼里当一个受人尊敬的白领,还是去走一条别人从未走过的路?

“如果生命剩下最后一天,我要去做什么?”志愿者,文化,CSR(企业社会责任),商业,咨询,社会问题,社会创新……当把所有这些自己曾经学习和经历的事情串起来的时候,谭亚幸豁然开朗,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2013年下半年,从青藏高原徒步旅行返回的谭亚幸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有些看不懂的决定,在家乡绍兴成立了一家名为“创客”的公益咨询公司。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足够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能行?

“困难,想过,不过我就是很想做。我希望用商业的力量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通过咨询的力量,让企业、公益组织变得更有影响力,真正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采访后记

不是“北上广”,不是世界500强……曾经的in-between少年,年轻的“海龟”,穷游达人谭亚幸,就这样在家人和朋友的质疑声中,开始了另一段精彩的旅程。

当谭亚幸说起自己在日本读书去学校各个部门毛遂自荐,申请勤工助学机会的时候,或者是在穷游的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电影情节一般离奇的经历的时候,我会好奇地盯着他的眼睛,然后随口问句,“你当时不怕吗?”

“没什么好怕的吧……”

或许,正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性格,让这个中游生拥有了一片比很多人更加宽广的天地。

谭亚幸特别交代,千万不要把他的经历写成“心灵鸡汤”。

“我十分感激自己做过的一切。如果不是当初那么喜欢文化,就不会有现在这么深刻的洞察力;如果不是去东南亚穷游,就不会有热情参与社会创新;如果……可是,话说回来,没有什么是一定的。我的经历没有办法复制,中间也没有那么强的逻辑性。”

“我想,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谭亚幸说,“很多人会说我太疯狂。可是我要说,并不是我不循规蹈矩,而是大家都太循规蹈矩了。”

是啊。甩开一些烦琐的拘束,遵从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也可以。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大上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在经历和见证中成长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地址变更郁鑫医药“高大上”医者仁心贫困山区献爱心
以为G20只是“高大上”是误区
我“高大上”的妈妈
特殊岁月的特殊经历
从南非到巴西,中国制造变“高大上”
中国军机喜欢“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