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2014-09-26 23:48何真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血案招远小白鼠

何真

今年上半年,山东招远“5·28血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是学传播学的,除了了解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更关注社会大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反应。

事件发生之初,观者几乎是毫无例外地深感震惊。这个好理解,因为招远血案发生的场景有点挑战人们的普遍认知。如果这个案件发生在背街小巷,甚或家庭争执的现场,可能它就不会有这么强的爆炸性影响。可是它偏偏发生在招远市的商业中心,发生在麦当劳这样熙来攘往、热闹到经常找不到座位的公共场所。而且,大部分市民都在麦当劳里用过餐,熟悉那个场景,马上能够联想到画面。这种心理上的冲击自然很强烈。

震惊引发了人们的思索,在真相未明的那几个小时,人们首先感到的是愤怒,然后是深深的不安全感。设身处地,如果换成是我,会有怎样的遭遇?我能够避免口角吗?我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吗?如果对方6个人执意行凶,我能够逃脱吗?最关键的是,周围的人会帮助我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真相被披露,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集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焦点是“冷漠”,即旁观者的“不作为”。看看这时候的新闻标题——《残忍和冷漠,哪一个更可怕》《招远惨案我们为什么如此冷酷》……一些公众人物也开始发声,崔永元在微博中问到: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冲上去,我们还能给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这就是我们吧?我们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变成了这副德行?”

或许因为我们在社会新闻版块见过了太多“见死不救”,招远血案很容易就撕开了人们远未愈合的心灵创口。有人从社会结构、民族特性、法律约束等角度审视我们的“冷漠”,甚至分析出了这样的原因: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很多国家,不仅从法律上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更明确规定“当看到他人遇到危险而没有提供必要的救助”将会被判处监禁和罚款。

慢着慢着,我这里倒不是非得要挑别人的毛病,来映衬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糟糕。只说一个在美国发生的陈年旧案,论血腥和骇人听闻,比起招远血案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完整记述了案件的全过程。

时间是1964年3月13日,星期五,凌晨时分的纽约皇后区(同样的市中心地带),在酒吧担任经理的珍诺维斯下了夜班,正要回家。她停好车,向公寓所在的大楼走去(同样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她一下车就发现遭人尾随,一名男子形迹可疑、来意不善。她毫不犹豫立即走向街角的紧急报警电话。但是几步就能跑到的短短距离,她此生未能抵达。

名叫莫斯里的行凶男子拿刀朝珍诺维斯背部猛刺,她转过身,腹部也中刀了。她浑身是血,大声呼救:“救命呀!他拿刀刺我,谁来救救我!”案发地区住家密集,她一呼喊,灯光纷纷亮起。

事后莫斯里受审时说,他看到灯光亮起,但他认为“这些人不会下楼”。情况果真如此,莫斯里跑开,而身中数刀的珍诺维斯,勉强爬行到路边,躺在一家书店门口。

公寓住户的灯光熄灭了,街道又恢复寂静。莫斯里走回他的车,发现四周安静下来,灯光也暗了,于是决定回头继续残害受害人。这起案件前后持续超过35分钟,歹徒三度施暴,每次受害者都尖声呼救,附近住户应该都听见了。尽管他们开灯察看,甚至目睹事件经过,却没有人伸出援手。总共38名证人隔着窗户,眼睁睁看着一名女子身中多刀。罪行结束后,终于有人打电话报警,不过受害女子已经身亡,救护车前来把她载走,那些目睹一切的人又回房继续睡觉。

凶徒在街区行凶,38位目击者无一施以援手,美国人民怎么了?只要拿起电话报警,就能马上帮助受害人,可是偏偏没有一个人这么做,在半个多小时里放任歹徒行凶。历来重视隐私的美国人,甚至要求报社公布38个人的姓名、照片、地址和联系方式,把他们永远钉在“亏欠道德”的耻辱柱上。

美国的科学家不愿意继续容忍无知,他们深信看似违反人性的事件背后,必然有我们未曾发掘的科学逻辑。

于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姑且称之为“助人行为实验”吧,在纽约大学拉开帷幕。不知情的受验者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通过麦克风与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交谈。当然,“陌生人”是心理学家安排的演员。交谈过程中,演员的癫痫症突然“发作”,一阵急促的喘气声和短暂的呼救后,麦克风陷入寂静。

你应该能猜得到受试者的反应。85%的受试者在第一时间向主试官报告,发生了紧急情况,有人需要帮助。这个实验结果,与人们对社群的普遍认知是相符的。

科学家开始调整实验方式。新的被试者得知,当他用麦克风交谈的时候,还有人数不等的其他人也在聆听对话。这时候,演员的癫痫症再次突然“发作”。

猜猜看被试者会作出什么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如果以为当时在场者有4人以上,就不会采取行动帮助受害者。反复实验后得到一个结论:如果人们知道事故现场存在其他可以施以援手的人,大部分人自己就不会动手施救,这个“大部分”达到近70%之多。

让我们再说得明白点,如果某人在电梯里看见一位老人心脏病突发,电梯里只有他和等待救助的老人,他有八成的可能性会立即帮人,至少会拿起手机打个求助电话;如果在大街上遇到同样的情况,这个人则有七成可能掉头走开,什么也不做。

你也许认为,人越多,你就会越勇敢,越不怕危险,更会主动伸出援手,事实并非如此。本质上,你的判断与人性是否冷漠无关,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助人行为实验”说明,群体规模与采取行动的比率相关。越多人目睹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会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越多人分摊责任。美国心理学家将这种当时还无人知晓的现象,称之为“责任扩散”。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这本书里充满了既疯狂又现实的“奇思妙想”。再举几个例子。科学家将刚出生的小猴与各种各样的人造母猴关在不同的笼子里。结果,小猴并不依恋能提供乳汁的母猴,而是时时刻刻厮磨用柔软的布料编织的“母猴”。就算布料母猴体内暗藏尖针,或者不时发射高压水枪,小猴痛苦呻吟但是仍然不离不弃。做这个实验的心理学家想说明,我们人类(最接近猴子的动物)视作情感最高级别的“爱”,也许只是一块破抹布带来的柔软错觉。endprint

还有一个实验与我们生活中的消费习惯密切相关。这一次顶替人类勇敢躺上试验台的不是猴子,而是可怜的小白鼠。心理学家发现,把小白鼠关在笼子里,给它一个可以踩踏的按钮,很快它就能学会踩踏按钮取食物。如果踩踏三次按钮才能掉一次食物呢?小白鼠没费多少时间,就学会了直接踩踏按钮三次取得食物。

更有意思的来了,科学家改变压杆获得食物奖励的比例,多数时候小白鼠空手而回,但也许在压杆第40或60次时,突然获得食物奖励。一般人直觉地认为,随机且间隔如此长的奖赏,会使小白鼠对获得奖赏不抱希望,致使压杆行为消失。但是进一步研究证明,间歇给予食物奖赏的方式,反而让这些小白鼠像染上毒瘾一样,不断压杆,而不论能否得到奖赏。

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中学生朋友们爱玩的网络游戏,就是凭着简单的一招“随机掉装备”,让许多玩家欲罢不能。推而广之,商家的抽奖送大礼、彩票中心不断冲击高位的获奖公告,利用的都是人们为了虚无缥缈的奖励而奋不顾身的心理。作者劳伦·斯莱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抒发了她观察社会生活的感受,“为什么我们做出许多蠢事,即使得不到回报,仍旧执迷不悟?为何我们的好友会痴痴守在电话旁,苦候恶劣男友偶尔心血来潮打来的电话,居然还觉得这是莫大的恩惠?为什么有人身心健全,却在烟雾弥漫的赌场里散尽家财,终致身败名裂?为何女性总是爱得不能自拔,男性总喜欢玩股票?”究竟是小白鼠太“智能”了,还是我们人类其实太单纯?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个个另类,它突破世俗认知的意义,让我总想用20世纪最“过分”的心理学实验来称呼它们。在我看来,实验得到的所谓结果,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而它倡导的理性思考,不被所谓社会普遍观念所蒙蔽的精神,才真正值得去追随。

落笔至此,有必要再回头谈谈文章开头时提到的招远血案。事实一步步明朗,原来,围观者并不曾冷漠。麦当劳的值班经理,几乎在凶犯行凶的第一时间冲过去力图制止。只是对方深受邪教蛊惑,杀意正浓,才使惨剧不可收拾。如果以道德与否来判断,这位女经理由此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还是她深知责任不可推卸,在当时的情境下,独自逃脱了“责任扩散”的心理迷局呢?

多思考,多了解不同的观点,我们才能摆脱社会普遍认知施加的强大影响力,摆脱人云亦云的思维模式。或许,这就是阅读的意义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案招远小白鼠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家庭“血案”
小白鼠观察记
教室“血案”
传递光明 融化冰雪 招远站
机灵的小白鼠
深度剖析招远市古村落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