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与创新

2014-09-27 17:36乌婷权凯
现代企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监督信息企业

乌婷+++++权凯

高科技企业是以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企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总则中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更侧重于技术、资金和人才。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资金运行管理,构建员工激励机制,实现技术、资金、人才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达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的内部控制目标。面对经济信息时代,研究建立一套科学高效、适应其运营特征的内部控制新体系,对于促进高科技企业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内部控制有助于高科技企业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企业高风险的特征,要求内部必须进行合理有序的控制,使资金管理、风险管控和法人治理结构各方面得到优化,内部控制发挥协调制约作用,围绕目标监督各项制度和各个层级职责的正确履行,保证既定方针和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有助于高科技企业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通过制度和程序规定了信息正确获取传递的途径方式,为统计分析、预测预警、科学决策与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再其次,内部控制有助于高科技企业贯彻落实产业政策,在国家对高科技产业、IT企业等政策扶持方面有所响应和作为,保证企业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依靠严密的控制体系,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1.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环境弱化。高科技企业受技术进步速度快,市场环境变化多的影响,管理者习惯于将注意力放在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上,很多管理者原本是技术专业出身,对资本运营及财务审计等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加之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效果的滞后性,往往导致决策层重技术,轻内部控制的现象发生,认识出现偏差,就会形成内控薄弱的氛围。(1)机构设置不合理,内控组织虚位;(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执行效果大打折扣;(3)部门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人浮于事,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以人为本的激励约束机制;(4)缺少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

2.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控制机制。高科技企业起点高、变化快,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技术方法选择和工艺安排等方面非常灵活,企业活动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相比传统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人才流失带来的风险。如果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没有建立风险控制和管理控制机制,使得企业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

3.信息沟通不畅,传递效率不高。尽管高科技企业以“高科技”著称,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实质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和平台,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关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渠道不畅,使用效果不佳。纵向信息协调不好上级、下级的活动,横向信息实现不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信息滞后、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了科研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控制效果不佳,时常使管理与决策处于被动地位。

4.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监督乏力。规范的高科技企业一般在形式上都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了经理负责制。但在实际中,有些企业并没有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运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有限,一股独大或一言堂、一支笔的现象司空见惯,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表现不出来。内审机构一般服务于主要负责人,经常会出现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好监督同级的现象,由于内审形同虚设,于是就很难有效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实际执行情况,其监督制约作用大大受到限制。

二、对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优化的几点建议

1.明确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地位。管理层的素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起着关键作用。管理者拥有技术,能力和高尚的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深刻,就能从近期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当强化自身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意识,本着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精神,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创造和维护积极的内部控制条件氛围,建立、记录、评估和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其次,应当指导完善相关制度,如建立问责制度,责任考核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将内控业绩和考核及奖励联系起来。再其次,应加快培养选拔使用高素质领军人才的步伐,加大对技术管理骨干,财务审计骨干招聘与培训的力度,为内部控制打牢人才基础。只有责任主体地位明确,以身作则,执行制度,积极参与并及时指导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才会更加持续和有效的进行下去。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执行与贯彻。高科技企业应当针对自身特点,重视和完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与维护。一是树立全员内部控制的理念,增强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内控意识,形成人人主动参与控制过程的氛围;二是合理设置机构,明晰各级职责权限和控制标准,建立科学完整的控制程序;三是建立完善制度措施,做到在内控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防止人为差错及管理越权,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四是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与人才,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吸引和调动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

3.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管理的理念已被有效的运用到经济和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和部门,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有效的管理就是对风险的这两个因素的控制。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高科技企业应当开展全面的风险定期评估活动,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及风险评估预警体系,重点评估投资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战略风险,对整个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当内外部环境、资本运营或市场需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对风险进行重估,并建立长效机制,将其评估结果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寻找合适的方法使风险可控,达到降低风险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4.构建畅通的信息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高科技企业应优先实现信息沟通的网络化。一是应当搭建内控信息平台,利用电子手段,不仅处理内部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外部活动及环境等信息,及时传递全面、准确的信息;二是开通部门、员工之间交流的渠道与途径,确保每个部门及员工明确在内控过程中的职责、角色和作用,实现上下、横向之间快捷有效的沟通;三是加强会计统计分析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使会计信息、统计信息和其它管理信息由死信息变成活信息,能够为决策和管理服务,尽力满足企业和客户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5.加强内部审计及外部监督。 内部审计是有效的监督方式,高科技企业一要完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强化监事会的监督权力,建立独立的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采用日常监督和持续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内控情况进行常规的、持续的监督,并评价内控的有效性;二要积极利用外部监督,发挥税务、审计、会计事务所等机构的权威性监督作用,有计划的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合力。善于把内外监督方式相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三要把监督和考评结合起来,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奖励处罚依据,将内审、绩效、业务评价挂起钩来,多方联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高科技企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伴着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外延,新生的高科技企业正逐渐增多与壮大。国家的产业政策一直都支持鼓励将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提升国家经济综合实力。为此,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同时,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模式及营造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持的环境条件也是需要探索总结的,不能一蹴而就。本文在此仅对高科技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了几点优化建议,如何使其内部控制得到更好地优化,还需要其他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全面的研究,相信共同努力,高科技企业的内部控制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

猜你喜欢
监督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