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来源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2014-09-27 03:14林朝传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防范措施

林朝传

摘要:文章根据漳平烟煤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的特殊性、对瓦斯积聚、瓦斯超限等的原因进行分析,经现场调研勘察、分析论证和多年总结,提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积聚原因和排放方法,力求消除矿井瓦斯隐患,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均衡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词:瓦斯积聚;来源分析;防范措施;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7-0179-02

1瓦斯积聚来源及原因分析

①局部通风管理不善,如局部通风机能力不足、微风作业、串联通风、风筒吊挂质量等。特别是采煤面工作面上隅角处,在通风不良时极易造成瓦斯积聚。

②机电设备故障,如局部通风机因故断电停风、设备故障损坏、设备停电检修等。

③采空区和盲巷中的瓦斯涌出造成瓦斯积聚。

④原生块段煤层在新掘露时受放炮震动、揭露煤层时的瓦斯释放,易产生瓦斯聚集。

2矿瓦异常斯涌出因素分析

瓦斯涌出量受地质条件、开采深度、开采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矿区历年统计资料表明,影响矿瓦斯涌出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2.1背向斜构造

该矿区地质构造复杂,背斜两翼次一级褶曲发育,在背斜、向斜构造带瓦斯涌出量较高,由于地质构造形成的“煤包”,其周围煤层变薄形成封闭条件,煤包内的瓦斯难于扩散,瓦斯含量增大,其涌出量是其它正常区域的8-10倍。

2.2断层带附近

井田内断层发育,特别是接近封闭性及半封闭性断层时,瓦斯释放通道不畅,在揭露过程中遇到断层带及其附近时,瓦斯的涌出量便开始增大。

2.3 开采深度

开采深度越大,瓦斯涌出量就越大。

2.4气候条件

地面气温越高气压就越低,瓦斯的涌出量就大。

3瓦斯防治的对策探讨

3.1建章立制,强化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严格按照规定,逐级制定和严格落实瓦斯管理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实际制定一通三防、局部通风、瓦斯异常汇报、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加强全员安教育培训,树立职工瓦斯防治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安全办公会、班前会、每周安全活动、安全检查、安全宣传栏等时间和载体进行,适时对职工进行瓦斯防治、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

3.2加强现场管理,构筑瓦斯防治的防线

3.2.1以局部通风管理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通过合理选择局部通风机;对瓦斯异常和长距离通风的工作面,采用更换大功率风机、大直径风筒进行通风,实行全过程跟踪考核和管理,确保风筒出口风量,从源头上杜绝局部瓦斯积聚的根源;其次,机电设备日常预防性巡回检查、维护,提高供电质量的安全可靠性,减少通风机由于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停风引起瓦斯积聚问题,增加安全生产系数;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对无计划停电、停风而造成瓦斯积聚的人员进行追查处理。

3.2.2加大投入,定期检查维护,不断完善矿井通风系统

坚持通风系统巡回检查,对存在问题严格落实整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加强盲巷、小眼的管理,对临时停工的小眼、盲巷及时打上栅栏,对报废或不用的巷道及时予以封闭;搞好通风设施管理,将通风设施的正常使用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加大投入,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系统保安全。

3.2.3采取措施加强对瓦斯涌出异常块段的管理

通过采取加价补贴、专人跟班、实时监控等措施,充分利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有效实施监测、监督,做到工作面定点、定时、定人,及时根据现场瓦斯管理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3.2.4加强井下防灭火管理,预防瓦斯事故

严格制定防止烟火入井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加强对瓦斯涌出较高的采煤工作面的跟班、检测,确保作业安全;积极推广综合防尘措施和使用水炮泥,从源头消除火源;同時加强供电系统和电器设备的巡回检查和预防性检修,确保各种电气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和检漏装置正常使用,从源头上提高设备防爆率和完好率,消除电气火花。

3.2.5加大现场监督管理,落实隐患整改

通过开展动态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办法,对领导值班、井下跟班带班等情况进行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路线的方式,对存在较大隐患、瓦斯涌出异常等情况的作业,坚决予以停产整改、停电撤人、专人跟班等措施,确保隐患落实在当班;加强现场终端管理,对现场检查出的隐患严格落实整改;同时加强气体检测,严格执行系统监测与人工检测“两条线”,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作业安全。

4依靠科技进步,抓好瓦斯管理和防范工作

4.1开展技术攻关,促进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

可根据企业安全管理需要,与科研院校、单位合作,在通风阻力测定、瓦斯运移规律课题攻关、监控系统升级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和技术攻关,破解瓦斯防治方面技术难题,提高矿井防灾抗灾没能力。

4.2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高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

针对矿井生产布局、开采现状和井田地质构造情况,采取降低巷道阻力、优化巷道布置、扩修巷道断面、减少通风线路、采用并联通风等措施,使通风阻力分布趋于合理,提高抗灾能力。

4.3加强技术管理,以技术保安全

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采取措施提高设备防爆率和完好率,强制使用水泡泥和毫秒雷管等;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对矿井瓦斯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监测,保证井下各采、掘作面实现100%瓦斯监测,指定专人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调校,确保系统正常使用。

5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瓦斯排放工作

当井下局部区域出现瓦斯积聚现象时,立即查明瓦斯集聚的原因、数量、影响范围等,并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抓好现场严格落实,确保排放安全。

5.1明确瓦斯排放职责

排放瓦斯工作要统一指挥,人员要明确分工。站岗警戒工作、瓦斯排放和控制浓度监测、停送电和设备处理、安全措施监督落实、井口值班待命、现场延接风筒等各项环节均要有专人负责。

5.2合理选择排放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可采用风筒捆绑法、局部通风机增阻法、逐段排放法等办法,禁止采用“一风吹”,确保在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规定。

5.3明确断电和撤人范围

在排放前,凡是受排放瓦斯影响的硐室、巷道和工作面,必须停电撤人停止作业,所有通往此范围的巷道必须设置栅栏和警牌,由设专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指定专人在采区变电所和配电点两处同时切断电源,并设警示牌和设专人看管。

5.4严格排放后的安全检查

在每次瓦斯排放完毕后,应布置专人进行专门检查,并确保各系统和设备完好,排放巷道的瓦斯浓度低于1%和CO2浓度不超过1.5%、氧气浓度不低于20%时,要稳定30 min后,等到瓦斯浓度无变化时,方可指定专人人工复电。

参考文献:

[1] 于海龙.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法的实践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对业余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基本方法和对策分析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