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规范、知识转移与项目完成度的关系研究

2014-09-27 02:30袁建新周俊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

袁建新 周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IT外包中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基于理论逻辑认为,知识转移在其中扮演中介作用。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大体支持知识转移在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和项目完成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理论假设;并且,在三个维度中,团结性规范的效应最大,信息交换规范的效应次之,柔性规范的作用最小。本研究有助于深入梳理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丰富经验证据,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软件外包;关系型规范;知识转移;项目完成度

中图分类号:F272;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3307

一、引言

承接软件外包是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较弱的后发软件企业借以融入全球价值链、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获得发展的理性选择之一。近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把握住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在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上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少软件外包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知识转移的力度不够。

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关系管理的最重要内容[1],有效的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Chua和Pan[2]认为,IT外包发包方对接包方进行的知识转移可以提高外包绩效。但是,由于担心溢出的知识被接包方滥用等原因,发包方只会有条件地进行知识转移。研究者广泛地分析了影响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发送方特征(转移意愿、知识存量和能力、可信度等)、接收方特征(吸收能力、学习意愿等)、知识特性(嵌入性、缄默性、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等)和关系因素(沟通质量、信任水平、文化距离等)。目前,针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前因和后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针对知识转移后果的研究多采用发包方视角,使中国接包企业的借鉴意义受到限制。其二,针对相关观点的实证检验还比较少见。例如:在研究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时,一些学者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另一些学者则基于零碎的经验证据初步提取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

软件外包具有关系治理的特征[3]。不过,国内外很少有实证研究关注软件外包这种特殊情境下的关系型治理机制对外包合作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本文拟探讨属于关系型治理机制的关系型规范对发包方向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以具体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的影响,这有助于明晰关系型规范对接包绩效的作用机制,并丰富软件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方面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深入梳理关系型规范、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预期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丰富相关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将对接包企业接受发包方的知识转移并提升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二、研究假设

1知识转移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软件外包具有知识、技能密集型特征。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接包企业成功开展项目的前提,而接包企业往往缺乏开展项目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它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客户提供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涉及产业规则、客户企业的业务要求、工作流程、IT系统结构、管理制度与文化、软件开发所需的技能型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知识等诸多方面。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接包企业就可能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任务。Imsland和Sahay[4]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挪威的Scan Sys公司将薪酬系统项目Salary System发包给俄罗斯的Russ Co公司的过程。但由于未能深入接触Scan Sys公司的相关知识,这导致Russ Co公司未能正确理解其中的业务逻辑,以致提交的阶段性成果存在较多的漏洞并缺乏必要的功能和若干重要模块。Lee[5]以195份来自韩国政府办公机构(发包方)的问卷为基础,发现软件外包双方的知识共享行为提高了发包方的外包绩效。综上,提出假设1:

假设1:发包企业对接包企业的知识转移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2关系型规范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根据关系交换理论,大多数交易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关系性质的影响。Macneil[6]强调了规范的作用。区别于合同,规范是设定、约束交易者行为的非正式准则。Macneil[6]将“规范”分为离散型规范和关系型规范两种对立的类型。前者主导下的交易者只看重个体利益,不惜损害他方利益以获取自我利益;而受后者主导的交易者更看重利益的互惠性,追求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关于关系型规范的种类和测量,目前还没有定论。Macneil[6]提出了10种一般性的规范,其后,Blois和Ivens[7]从中提取几个规范并将之作为关系型规范的维度,Heide和John[8]的研究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他们认为,柔性、信息交换和团结性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型规范,共同构成“关系型规范”这个高阶构念的三维度。柔性是指交易者乐于因应环境变化而做出善意调整,信息交换是指交易者愿意主动相互交换有用信息,而团结性则指交易者高度重视整体价值并抵制追求单方面利益。信息交换是知识转移的手段,如果IT发包方愿意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则接包方接触、应用发包方知识的机会相应增加。如果外包关系的柔性和团结性比较明显,发包方就不会太担心自己转移出去的知识(如商业机密和专有技术)被接包方不恰当地利用,因此,更愿意通过知识共享来创造利益。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关系型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a:信息交换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b:团结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c:柔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3关系型规范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信息交换从两个方面推动项目开展:一是信息交换有助于外包双方及时获取必要信息,有助于迅速发现并及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信息交换规范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一方利用信息优势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减少,从而遏制机会主义行为,这有助于减少缔约和监控成本。

团结性规范较强的外包关系中,外包双方的决策重心和资源配置目标从防范对方的机会主义甚至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攫取个体利益转向联合创造价值。因此,较高水平的团结性规范促使外包双方更多地分享知识、更愿意互相帮助和支持[9]、更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投资。

柔性规范意味着交易者不会利用条件的变化,采用狡黠的或强迫手段来攫取不公平利益。柔性规范有利于外包双方更好地应对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交易问题,有助于它们灵活互惠地调整工作任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关系型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a:信息交换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b:团结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c:柔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endprint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IT外包中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基于理论逻辑认为,知识转移在其中扮演中介作用。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大体支持知识转移在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和项目完成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理论假设;并且,在三个维度中,团结性规范的效应最大,信息交换规范的效应次之,柔性规范的作用最小。本研究有助于深入梳理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丰富经验证据,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软件外包;关系型规范;知识转移;项目完成度

中图分类号:F272;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3307

一、引言

承接软件外包是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较弱的后发软件企业借以融入全球价值链、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获得发展的理性选择之一。近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把握住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在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上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少软件外包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知识转移的力度不够。

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关系管理的最重要内容[1],有效的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Chua和Pan[2]认为,IT外包发包方对接包方进行的知识转移可以提高外包绩效。但是,由于担心溢出的知识被接包方滥用等原因,发包方只会有条件地进行知识转移。研究者广泛地分析了影响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发送方特征(转移意愿、知识存量和能力、可信度等)、接收方特征(吸收能力、学习意愿等)、知识特性(嵌入性、缄默性、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等)和关系因素(沟通质量、信任水平、文化距离等)。目前,针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前因和后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针对知识转移后果的研究多采用发包方视角,使中国接包企业的借鉴意义受到限制。其二,针对相关观点的实证检验还比较少见。例如:在研究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时,一些学者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另一些学者则基于零碎的经验证据初步提取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

软件外包具有关系治理的特征[3]。不过,国内外很少有实证研究关注软件外包这种特殊情境下的关系型治理机制对外包合作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本文拟探讨属于关系型治理机制的关系型规范对发包方向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以具体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的影响,这有助于明晰关系型规范对接包绩效的作用机制,并丰富软件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方面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深入梳理关系型规范、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预期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丰富相关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将对接包企业接受发包方的知识转移并提升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二、研究假设

1知识转移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软件外包具有知识、技能密集型特征。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接包企业成功开展项目的前提,而接包企业往往缺乏开展项目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它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客户提供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涉及产业规则、客户企业的业务要求、工作流程、IT系统结构、管理制度与文化、软件开发所需的技能型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知识等诸多方面。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接包企业就可能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任务。Imsland和Sahay[4]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挪威的Scan Sys公司将薪酬系统项目Salary System发包给俄罗斯的Russ Co公司的过程。但由于未能深入接触Scan Sys公司的相关知识,这导致Russ Co公司未能正确理解其中的业务逻辑,以致提交的阶段性成果存在较多的漏洞并缺乏必要的功能和若干重要模块。Lee[5]以195份来自韩国政府办公机构(发包方)的问卷为基础,发现软件外包双方的知识共享行为提高了发包方的外包绩效。综上,提出假设1:

假设1:发包企业对接包企业的知识转移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2关系型规范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根据关系交换理论,大多数交易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关系性质的影响。Macneil[6]强调了规范的作用。区别于合同,规范是设定、约束交易者行为的非正式准则。Macneil[6]将“规范”分为离散型规范和关系型规范两种对立的类型。前者主导下的交易者只看重个体利益,不惜损害他方利益以获取自我利益;而受后者主导的交易者更看重利益的互惠性,追求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关于关系型规范的种类和测量,目前还没有定论。Macneil[6]提出了10种一般性的规范,其后,Blois和Ivens[7]从中提取几个规范并将之作为关系型规范的维度,Heide和John[8]的研究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他们认为,柔性、信息交换和团结性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型规范,共同构成“关系型规范”这个高阶构念的三维度。柔性是指交易者乐于因应环境变化而做出善意调整,信息交换是指交易者愿意主动相互交换有用信息,而团结性则指交易者高度重视整体价值并抵制追求单方面利益。信息交换是知识转移的手段,如果IT发包方愿意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则接包方接触、应用发包方知识的机会相应增加。如果外包关系的柔性和团结性比较明显,发包方就不会太担心自己转移出去的知识(如商业机密和专有技术)被接包方不恰当地利用,因此,更愿意通过知识共享来创造利益。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关系型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a:信息交换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b:团结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c:柔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3关系型规范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信息交换从两个方面推动项目开展:一是信息交换有助于外包双方及时获取必要信息,有助于迅速发现并及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信息交换规范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一方利用信息优势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减少,从而遏制机会主义行为,这有助于减少缔约和监控成本。

团结性规范较强的外包关系中,外包双方的决策重心和资源配置目标从防范对方的机会主义甚至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攫取个体利益转向联合创造价值。因此,较高水平的团结性规范促使外包双方更多地分享知识、更愿意互相帮助和支持[9]、更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投资。

柔性规范意味着交易者不会利用条件的变化,采用狡黠的或强迫手段来攫取不公平利益。柔性规范有利于外包双方更好地应对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交易问题,有助于它们灵活互惠地调整工作任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关系型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a:信息交换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b:团结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c:柔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endprint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IT外包中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基于理论逻辑认为,知识转移在其中扮演中介作用。笔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大体支持知识转移在关系型规范及其三个维度和项目完成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理论假设;并且,在三个维度中,团结性规范的效应最大,信息交换规范的效应次之,柔性规范的作用最小。本研究有助于深入梳理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丰富经验证据,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软件外包;关系型规范;知识转移;项目完成度

中图分类号:F272;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3307

一、引言

承接软件外包是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较弱的后发软件企业借以融入全球价值链、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获得发展的理性选择之一。近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把握住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在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上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少软件外包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知识转移的力度不够。

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关系管理的最重要内容[1],有效的知识转移是软件外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Chua和Pan[2]认为,IT外包发包方对接包方进行的知识转移可以提高外包绩效。但是,由于担心溢出的知识被接包方滥用等原因,发包方只会有条件地进行知识转移。研究者广泛地分析了影响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发送方特征(转移意愿、知识存量和能力、可信度等)、接收方特征(吸收能力、学习意愿等)、知识特性(嵌入性、缄默性、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等)和关系因素(沟通质量、信任水平、文化距离等)。目前,针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前因和后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针对知识转移后果的研究多采用发包方视角,使中国接包企业的借鉴意义受到限制。其二,针对相关观点的实证检验还比较少见。例如:在研究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时,一些学者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另一些学者则基于零碎的经验证据初步提取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

软件外包具有关系治理的特征[3]。不过,国内外很少有实证研究关注软件外包这种特殊情境下的关系型治理机制对外包合作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本文拟探讨属于关系型治理机制的关系型规范对发包方向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以具体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的影响,这有助于明晰关系型规范对接包绩效的作用机制,并丰富软件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方面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163件外包关系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深入梳理关系型规范、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和接包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预期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丰富相关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将对接包企业接受发包方的知识转移并提升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二、研究假设

1知识转移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软件外包具有知识、技能密集型特征。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接包企业成功开展项目的前提,而接包企业往往缺乏开展项目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它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客户提供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涉及产业规则、客户企业的业务要求、工作流程、IT系统结构、管理制度与文化、软件开发所需的技能型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知识等诸多方面。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接包企业就可能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任务。Imsland和Sahay[4]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挪威的Scan Sys公司将薪酬系统项目Salary System发包给俄罗斯的Russ Co公司的过程。但由于未能深入接触Scan Sys公司的相关知识,这导致Russ Co公司未能正确理解其中的业务逻辑,以致提交的阶段性成果存在较多的漏洞并缺乏必要的功能和若干重要模块。Lee[5]以195份来自韩国政府办公机构(发包方)的问卷为基础,发现软件外包双方的知识共享行为提高了发包方的外包绩效。综上,提出假设1:

假设1:发包企业对接包企业的知识转移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2关系型规范对知识转移的作用

根据关系交换理论,大多数交易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关系性质的影响。Macneil[6]强调了规范的作用。区别于合同,规范是设定、约束交易者行为的非正式准则。Macneil[6]将“规范”分为离散型规范和关系型规范两种对立的类型。前者主导下的交易者只看重个体利益,不惜损害他方利益以获取自我利益;而受后者主导的交易者更看重利益的互惠性,追求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关于关系型规范的种类和测量,目前还没有定论。Macneil[6]提出了10种一般性的规范,其后,Blois和Ivens[7]从中提取几个规范并将之作为关系型规范的维度,Heide和John[8]的研究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他们认为,柔性、信息交换和团结性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型规范,共同构成“关系型规范”这个高阶构念的三维度。柔性是指交易者乐于因应环境变化而做出善意调整,信息交换是指交易者愿意主动相互交换有用信息,而团结性则指交易者高度重视整体价值并抵制追求单方面利益。信息交换是知识转移的手段,如果IT发包方愿意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则接包方接触、应用发包方知识的机会相应增加。如果外包关系的柔性和团结性比较明显,发包方就不会太担心自己转移出去的知识(如商业机密和专有技术)被接包方不恰当地利用,因此,更愿意通过知识共享来创造利益。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关系型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a:信息交换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b:团结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假设2c:柔性规范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知识转移正相关。

3关系型规范对项目完成度的作用

信息交换从两个方面推动项目开展:一是信息交换有助于外包双方及时获取必要信息,有助于迅速发现并及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信息交换规范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一方利用信息优势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减少,从而遏制机会主义行为,这有助于减少缔约和监控成本。

团结性规范较强的外包关系中,外包双方的决策重心和资源配置目标从防范对方的机会主义甚至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攫取个体利益转向联合创造价值。因此,较高水平的团结性规范促使外包双方更多地分享知识、更愿意互相帮助和支持[9]、更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投资。

柔性规范意味着交易者不会利用条件的变化,采用狡黠的或强迫手段来攫取不公平利益。柔性规范有利于外包双方更好地应对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交易问题,有助于它们灵活互惠地调整工作任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关系型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a:信息交换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b:团结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

假设3c:柔性规范与项目完成度正相关。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升级研究
协同创新促进知识转移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隐性知识表达与分享的绩效研究
双渠道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及其互补效应研究
知识转移视角下获得式学习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