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桑榆

2014-09-28 21:14于万里刘伟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9期
关键词:刘老展板家书

于万里+刘伟+任红禧

在克东县,有一座建在民宅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慕名而来的记者见到这个基地的创办者刘玉林时,不禁大为惊讶——这位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不仅红光满面,而且思维活跃,胸膛里仿佛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那矍铄的精神、澎湃的激情,让人无法想象这是一位年已82岁的老人。

有人赞叹刘老:迟暮之年,桑榆不老。

不一样的家书

时光回溯到29年前。当刘玉林因两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不得不从克东县农委提前退休时,他才53岁——离法定退休年龄还差七年。

“总不能成天‘傻吃苶睡吧?”对于已经习惯于干工作就要只争朝夕的刘玉林来说,“傻吃苶睡”无异于“行尸走肉”。

可他患的这种病被称作“不死的癌症”,连生活起居都要靠老伴儿照顾,纵使一万个不甘心,他又能怎样呢?

以前在工作岗位上时,他一天从早忙到晚,真盼着“啥时候能闲一闲”,可真闲下来才发现,这种日子并不好受。有时,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握紧拳头没好气地捶打双腿:“真没用!”

刘玉林有一儿七女,加上儿媳、女婿和孙辈,一大家子有22人,其中11人工作在领导岗位上。虽然已经开始了退休生活,但是,他对时事的关注从未减弱,对后代的关心越发强烈,每当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干部因腐败而受到法纪惩处的新闻时,他就睡不着:“现在的社会风气令人忧虑,万一哪个没禁住诱惑……”

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但是,用好家风教育子女、影响后代,还是力所能及的。

1992年的除夕夜,子女们带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可一进家门,全愣住了——桌上没了往年的丰盛佳肴,摆着的是咸菜、粗粮窝窝头。可这也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老爷子当场宣布:每人30道政治题,答得好才有的吃,答题优秀的奖励50元,不及格的罚款50元。

“爸,您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大女儿刘镇平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啥年月了,大过年的还整‘忆苦饭啊?”时任乡长的二女婿徐洪胜开了一句玩笑。

刘玉林“啪”地一拍桌子:“不严肃,罚款五十(元)!”

老爷子来的是真格的!

打那儿以后,一家人每年除夕夜吃的都是“忆苦饭”,一家人的团圆成了“家教日”——别人家吃喝打牌唱卡拉OK,老刘家的子女却聚在一起学习时事政治,写感想、谈体会。

每当子女的工作有了升迁或调动,刘玉林就送去一份警示家书。

2000年11月,徐洪胜45岁生日那天,也是他荣任齐齐哈尔市某区常务副区长之日,可谓双喜临门。令他意外的是,岳父托人送来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书。徐洪胜打开信一看,那些入木三分的字迹仿佛争抢着想要刻进他的心里。这是他第五次收到岳父的家书了:第一次是他进入县委组织部,第二次是荣升乡长,第三次是任乡党委书记,第四次是转任县林业局局长……次次敲警钟,回回不落空。

“雷锋图啥我图啥”

刘玉林的生活非常节俭,子女平时孝敬的钱他舍不得用,自己的退休金也舍不得花。他总说,钱要花在刀刃上。

他先后“砸”进去8万多块钱充实了理论学习室:10个大书柜,摆放着40类50多种1000多本图书、70多类228集学习资料、97块展板,以及《14字家风》《10条家规》和学习考核奖励制度。

时间一长,刘玉林的理论学习室远近闻名。

1992年7月,听说刘玉林搞家庭思想教育有一套,保安社区党支部邀他为社区党员上党课。

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他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此后,他不仅请人来家,还主动出去做爱国主义教育讲座。他选定19个重大节日,走校园、进社区、入警营……为了保证讲座内容与时俱进,他至今仍保持着每天阅读十多种报刊的习惯。

1993年3月1日,在刘玉林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

那天,他正在县实验小学为近千名师生做《向雷锋学习,做好革命接班人》的报告。大女儿刘镇平匆忙赶到会场时,见他正激动地领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她眼泛泪花,不忍打断。直到报告结束,她才过去告诉父亲,住院治疗的母亲去世了。

刘玉林闻言愣住了,一言不发。相濡以沫40年的老伴儿离世,他却没能守在床前,没能跟她说上最后一句话,没能送她最后一程。他架起双拐刚一迈步,老泪纵横而下……

一次,一位老友问他:“老刘,你不在家好好待着,成天瘸瘸地东奔西走,图个啥啊?”

“雷锋图啥我就图啥!”刘玉林拿拐杖往地上一敲,头也不回地走了。

无声无息的影响

2003年,克东县委、县政府准备成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虑到刘玉林的影响力,决定把牌子挂到他那儿去。当年9月30日,在一通震耳的鞭炮声中,“克东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从此,这个不足80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常人满为患。客厅、卧室放满了书籍和展板。

刘玉林最喜欢用展板,图文并茂、生动易读。但由于主题多,展板达到了几十块,屋里摆不下。这让他大伤脑筋。

一次,他因为办证件去影楼照相。照相时,正襟危坐的他不看镜头,却回头紧紧盯着一升一降的背景布。他嘴角一弯:有办法了。

回到家,他从旧物堆里淘出自行车的曲柄链轮,找来一根尼龙绳,把展板图片粘到大小统一的幕布上,给每块幕布安了轴、连了绳。从此,大家在教育基地见识了一个新“宝贝”——自制手摇展板。

机关干部来了,武警战士来了,中小学生来了,媒体记者来了……一轮参观一个主题,他都做好相应的条幅钉在墙上。“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缅怀红军魂,励志新长征”“祖国在我心中”“庆记者节:做合格新闻工作者”……客厅冲门的那面白墙几乎没有空着的时候。

后来,这个民宅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陆续挂上九个牌子:齐齐哈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克东县党员教育基地、克东县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累计参观人数达三万多人次。

2013年11月11日,大雪初霁。克东县武警消防大队的哨兵老远就看见蹒跚而来的刘玉林,雪地上留下一行参差不齐的脚印。

“刘大爷,咋不提前说一声啊,也好开车去接您。”正在执勤的马庆喜赶来搀扶。

听说有战士即将退伍,他做了《老兵退伍回乡不褪本色》的主题报告,还赠送每人一本手写寄语。对1999年就到克东服役的老兵马庆喜来说,这一幕早已熟悉。

“克东人都知道:刘老做报告,讲激动了就会唱红歌,而且一定要站起来,腰板笔直。说实话,他唱得并不动听,但很投入。”有时,马庆喜会担心战士们有想法。事实上,大家是有“反应”,但与他担心的情况不同:之后的几天里,走廊里总有人在哼唱着刘老唱过的歌……

有一首歌曲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相信,执着于理想信念的人永远年轻。

猜你喜欢
刘老展板家书
一次只爬两层楼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家书( 连载一)
古稀爷爷爱护蝉
人小鬼大狄仁杰
一腔热血精忠报国
展板上的指甲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