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选择与思考

2014-10-09 09:54刘子平
克拉玛依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牧区青海省

摘 要: 藏族牧区教育,尤其是牧区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备受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以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为田野点,运用内卷化理论对青海牧区学校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文化学的分析,认为青海牧区教育受到传统宗教文化的极深影响,使得现代学校教育被内卷到传统宗教文化之中,现代学校教育只是被当地传统文化内卷化之后的事物,进而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失去了现代公办学校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青海省;知钦乡;牧区;公办学校;寺院学校;文化内卷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4-0061-05

收稿日期:2013-11-20

作者简介:刘子平,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

在我国偏远地区,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生源不稳定,学生们学习成绩差,学业水平低,学生上学的动机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生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人文关怀,体罚普遍,专业教师不足,且专业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中也同样存在。但是,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作为青海偏远藏族牧区的现代式的公办学校代表,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区学校的特点。

像知钦乡寄宿制小学这样的偏远藏族牧区的现代公办学校,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现代公办学校虽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仍是一个外来事物。“‘法尊大师曾经在谈到藏族教育时说: 藏族的教育,就是佛法。离了佛法, 也就没有教育了。这话虽然言过其实, 却也不无道理。在藏族地区, 寺院即是学校,喇嘛就是老师,佛经就是教材。”[1]1知钦乡寄宿制小学在正式成立前,当地只有寺院教育,当地民众对教育的认识,就是将孩子送入寺院学习。但是,即使如此,能够进入寺院学习的人数仍然比较少,“除了约占总人口10%的寺院僧侣和某些上层人士有文化,其余劳动牧民都是文盲。”[2]285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教育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现代公办学校教育在宗教文化教育浓厚的土壤中种下理想的种子,如何能够真正地让现代公办学校在藏族牧区生根发芽、长成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和追求的。我们在对知钦乡寄宿制小学前后八个月的调研之后,对现代公办学校在藏族牧区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困境的根源进行分析。

一、知钦乡寄宿制小学的发展历程

知钦乡寄宿制小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偏远地区着力兴建寄宿制学校的契机中建立的。据该校的一位老教师说,“刚开始招收的学生只有18人,都是17、18岁的大姑娘和留着长发、配有腰刀的小伙子,一些人学习一段时间后,才能写上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连名字都写不上。”

知钦乡寄宿制小学最初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根本达不到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扫盲成为学校存在的唯一价值。在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极深的藏族牧区,当地民众对学校教育这一新兴事物并不认同,送孩子入学只是行政指令的结果,学校教育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但从创办扫盲班开始,逐渐调整教育对象的年龄,直至适龄儿童,藏族牧区的公办学校才在民族文化对它的接受与排斥的矛盾中起步。

现在的知钦乡寄宿制小学的全新校舍是在2007年重新翻修的,经2010年的“两基”攻坚和2011年以来的“布局调整”, 至2013年10月,全校共有5个年级5个教学班,共111名学生,其中男生48人、女生63人、寄宿生82人。(见表1)

学校中使用藏语授课,单科加授汉语文,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几乎不会讲汉语,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稍好一些,但汉语书写和阅读的能力还比较差。

2010年,为实现“普初”以及为后来的普及“两基”做准备,班玛县教育部门将位于知钦乡的知钦寺院所办的知钦寺学校纳入国家公办学校的体系,成为一所半公半私的寄宿制学校,更名为现在的知钦乡第二寄宿制小学。该校至2012年底共有喇嘛学生89人,全校共有8个年级8个教学班,所使用的教材皆为宗教用书,另加授汉语文,由两位汉族和尚讲授。知钦寺院学校自更名后,享受到与国家公办的其他寄宿制小学同样的待遇,在寺院学习的小僧尼也被纳入国家教育的“两基”统计数据当中。这样一来,当地学校的入学率就比之前高出许多,从数据上看是一个可喜的教育成绩,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当地的教育状况,而且存有隐患。知钦乡第二寄宿制小学对学生的培养模式、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仍是沿袭寺院学校的模式,目标是为知钦寺院培养合格的宗教人才。而且,如果公办学校的学生能得到寺院学校出具的借读证明,便可到寺院学校来当喇嘛。但是,反向的借读情况(学生由寺院学校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过。这种联合办校的方式尽管打破了传统的表面上的学校与寺院争夺生源的争端,实则是使得表面的教育数据统计可以通过检查,它不仅没能解决现代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而且隐形地打开了公办学校与寺院学校之间的通道,为适龄儿童选择寺院学校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目前,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与第二寄宿制小学仍然保持着这种微妙关系。

二、“念书”与“念经”间的选择

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从建立之初招收17、18岁的成人开始到现在的年龄逐渐适龄化,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孕育和发展的结果。但是,建立在藏传佛教文化浓厚的土壤之上的现代学校教育并没有呈现出其预想的效果。多年来适龄儿童仍然在“念书”与“念经”间选择,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完全为当地群众所接受,人们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现代学校教育,而不是站在现代学校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寺院教育。在当地人对现代学校教育观念并不了解的错位评价之中,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在藏传佛教寺院学校数量远多于现代学校数量的青海牧区根本无法体现,相反,寺院学校教育的优势却在牧区相当突显。

知钦乡牧区学生们上学的目的大多只是为了完成行政指令,或者更多的是以现代学校教育为跳板,为以后辍学到寺院教育提供基础。笔者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调研时,就有学生说:“我不想上学,是乡政府的人让我来的”。该校的校长也说:“乡上的(乡政府人员)为了让每个家里的孩子来上学,就向有孩子的家庭给项目(主要是建房子),说如果让孩子去上学就给,不让上就不给。每到开学时,乡干部就整天骑车到各处去要求家长让孩子上学”。

2013年9月5日,知钦乡政府的有关人员到学校来统计新生入学情况,了解已入学适龄儿童与应该入学的儿童间的出入。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统计到一名应入学而没有入学的孩子时说:“我们在将新生入学通知书送到孩子家时,他的爸爸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态度十分坚决,后来在我们乡政府人员的大力劝说下,才尕的爸爸同意将才尕送到学校,但提出的条件是在知钦乡养老院(离知钦乡寄宿制小学2公里处)为他提供一间住房以便他照顾孩子的起居。我们解释说学校学生的起居有老师们照顾,家里人不用操心。再者,养老院的房子是专门为本乡的老人们用来养老的,年轻人不能用,你老了就能来。最后,他答应说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看来没有送呗,都四、五天了。”

另一位名叫才东的五年级学生告诉笔者,他的名字不叫才东,真名叫仁青桑,他今年12岁,家里有6口人,他的哥哥才叫才东,但他的爸爸让他来顶替自己的哥哥上学,自己的哥哥才东则在家放牛。其实,更多的适龄儿童则先是在公办学校中上学,等到一定年龄和时机时便以学习成绩差为由到寺院学校去当喇嘛。

2010年,知钦乡五年级的学生只有13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6人,至2013年8月时,该班就读于班玛县藏文中学的只有8人,其中男女各4人。(见表2)

三、处于优势的宗教文化教育

1983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不得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灌输宗教思想;学校不得停课进行集体宗教活动;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不得强迫他们当和尚、喇嘛或者满拉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开设和讲授宗教课;不得利用宗教干扰或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3]220但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中则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每年十月中旬,知钦乡寺院总要举行一次大型的法式祈愿活动,届时,整个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前去观看,作为宣扬科学的现代学校则以不反对的态度默许学生和老师去观看祈愿活动。学生大多数都被家里人从学校接走,等第二天学生们陆续到校了之后学校再开始正常的授课。每遇到有活佛来讲经时,学校则默许学生可以在中午出校门去堆放玛尼石墙。①每逢有活佛讲经活动,校方会专门组织学生手捧哈达,排成长长的一溜,给活佛敬献哈达,同时让活佛给每位师生摸顶赐福。当然,在这些事宜上学校师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现在,虽然在寺院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要自己做饭、自己生火劈柴,也没有公办学校中那样每天有营养餐和每年盛大的“六一”儿童节,但他们还是喜欢寺院学校而不喜欢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一位名叫杨若的藏族学生,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于2010年转学到了知钦乡第二寄宿制小学,现在是该校四年级的喇嘛学生。

在知钦乡牧区,牧民们普遍认为人畜的兴旺发展跟寺院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家几乎每年都要向寺院奉献牛、酥油、炒面等物,以求得保佑。在如此全乡民众的鼎力资助下,寺院也必须要顺着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向着香火鼎盛发展。宗教寺院要发展壮大并维持其运转的动力是新成员的纳入,而从小就接受寺院教育的青少年喇嘛才能担当起骨干的作用。如此,青少年适龄儿童就成了寺院和学校间的“抢手货”,寺院要这些青少年儿童作为其发展的骨干,学校要这部分儿童来填补“两基”数据的空缺以完成指标规定下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在知钦乡地区,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去寺院,而很多学生则先是在公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便以辍学的名义离开学校而进入寺院。

四、对牧区教育的文化思考

21世纪以来,知钦乡寄宿制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区教育政策不断得到落实,不论是学生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教师们的工资待遇都是以前所无法相比的,然其学校教育却一直处于低而不上的状态。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笔者认为像知钦乡这样的藏族牧区,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牧区群众对现代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深,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还未被牧区人民所真正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处于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导致现代学校教育“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内卷化”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首创了的概念,意指“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传统结构,以其日益精致化的内部调整来应对变化的环境,致使革新因素不断地内卷于传统的结构之中而难以达至真正的变革”。[4]48-49或者说“内卷化表达的主要含义是:由于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和缺失,或者外部力量的过于强大导致对组织内部的割据与渗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内部发展模式和严格的约束机制,致使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在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之中出现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从而导致‘一种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基于这种原因,寺院学校教育中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也扩展到现代学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而言,去学校上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学习成绩低下、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老师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寺院教育的方法,体罚成了推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唯一路径;家长送孩子去公办学校上学是为了摆脱乡政府人员三番五次的催促,也是出于近年来学校中的伙食、住宿等方面挺不错,孩子在家里也帮不了多大的忙的原因,同时也形成了“既然我的孩子送到了你们所说的比寺院学校更好的地方,我的孩子就不能受到不好的待遇”心理,一些学生的小小擦伤就能成为家长们来学校闹事索求赔款的借口。但是,几乎听不到因小喇嘛受到其师傅的责罚后其父母冲到寺院闹事要求赔偿的事情。由此可见,寺院教育的地位比公办学校教育的地位更高。

文化的选择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两难选择,而这种两难的选择都会出现在任何民族或者区域的历史文化当中。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每个文化团体都会以各自的文化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这样即使其他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也被视作不合理的成分了。知钦乡的民众用传统的寺院学校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代学校教育,将现代学校教育视为获取现实既得利益的场所,而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地方。现代的学校教育则认为传统的宗教寺院教育是愚昧的、不利于人们思想发展的教育。但是多少年来,宗教寺院教育仍然深受当地民众的自觉选择,学校教育也没有在宗教文化的夹缝中消失。两种文化在相互的矛盾中存在着。

总之,在探讨牧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同时存在的牧区教育中,寺院教育的存在是原初性的存在,它与当地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合,而现代学校教育只是以“他者”的身份挤入牧区教育环境中,并试图以“正统性”来改变牧区传统的教育布局,但是现代学校教育毕竟是个“他者”。在深受几百年藏传佛教文化教育深刻影响下的青海牧区,佛教寺院教育才是“正统性”的教育形式,它既是保存和继承藏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也是藏民族民族特性的一处体现。学校教育虽然处在一种夹缝当中,但其终究没有终结,虽然处在一种“没有增长的发展当中”,[4]48-49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它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哪种教育才是真正适应牧区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的教育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到底在牧区中起怎样的作用?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文化土壤中应如何生根发芽?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注释:

①玛尼石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物化精神代表,藏族民众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将这些石头堆砌起来,形成一道长长的墙垣。

参考文献:

[1]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2]班玛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班玛县志[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3]滕星,王铁志.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计亚萍.“内卷化”理论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013年9月5日,知钦乡政府的有关人员到学校来统计新生入学情况,了解已入学适龄儿童与应该入学的儿童间的出入。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统计到一名应入学而没有入学的孩子时说:“我们在将新生入学通知书送到孩子家时,他的爸爸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态度十分坚决,后来在我们乡政府人员的大力劝说下,才尕的爸爸同意将才尕送到学校,但提出的条件是在知钦乡养老院(离知钦乡寄宿制小学2公里处)为他提供一间住房以便他照顾孩子的起居。我们解释说学校学生的起居有老师们照顾,家里人不用操心。再者,养老院的房子是专门为本乡的老人们用来养老的,年轻人不能用,你老了就能来。最后,他答应说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看来没有送呗,都四、五天了。”

另一位名叫才东的五年级学生告诉笔者,他的名字不叫才东,真名叫仁青桑,他今年12岁,家里有6口人,他的哥哥才叫才东,但他的爸爸让他来顶替自己的哥哥上学,自己的哥哥才东则在家放牛。其实,更多的适龄儿童则先是在公办学校中上学,等到一定年龄和时机时便以学习成绩差为由到寺院学校去当喇嘛。

2010年,知钦乡五年级的学生只有13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6人,至2013年8月时,该班就读于班玛县藏文中学的只有8人,其中男女各4人。(见表2)

三、处于优势的宗教文化教育

1983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不得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灌输宗教思想;学校不得停课进行集体宗教活动;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不得强迫他们当和尚、喇嘛或者满拉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开设和讲授宗教课;不得利用宗教干扰或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3]220但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中则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每年十月中旬,知钦乡寺院总要举行一次大型的法式祈愿活动,届时,整个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前去观看,作为宣扬科学的现代学校则以不反对的态度默许学生和老师去观看祈愿活动。学生大多数都被家里人从学校接走,等第二天学生们陆续到校了之后学校再开始正常的授课。每遇到有活佛来讲经时,学校则默许学生可以在中午出校门去堆放玛尼石墙。①每逢有活佛讲经活动,校方会专门组织学生手捧哈达,排成长长的一溜,给活佛敬献哈达,同时让活佛给每位师生摸顶赐福。当然,在这些事宜上学校师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现在,虽然在寺院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要自己做饭、自己生火劈柴,也没有公办学校中那样每天有营养餐和每年盛大的“六一”儿童节,但他们还是喜欢寺院学校而不喜欢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一位名叫杨若的藏族学生,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于2010年转学到了知钦乡第二寄宿制小学,现在是该校四年级的喇嘛学生。

在知钦乡牧区,牧民们普遍认为人畜的兴旺发展跟寺院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家几乎每年都要向寺院奉献牛、酥油、炒面等物,以求得保佑。在如此全乡民众的鼎力资助下,寺院也必须要顺着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向着香火鼎盛发展。宗教寺院要发展壮大并维持其运转的动力是新成员的纳入,而从小就接受寺院教育的青少年喇嘛才能担当起骨干的作用。如此,青少年适龄儿童就成了寺院和学校间的“抢手货”,寺院要这些青少年儿童作为其发展的骨干,学校要这部分儿童来填补“两基”数据的空缺以完成指标规定下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在知钦乡地区,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去寺院,而很多学生则先是在公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便以辍学的名义离开学校而进入寺院。

四、对牧区教育的文化思考

21世纪以来,知钦乡寄宿制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区教育政策不断得到落实,不论是学生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教师们的工资待遇都是以前所无法相比的,然其学校教育却一直处于低而不上的状态。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笔者认为像知钦乡这样的藏族牧区,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牧区群众对现代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深,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还未被牧区人民所真正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处于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导致现代学校教育“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内卷化”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首创了的概念,意指“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传统结构,以其日益精致化的内部调整来应对变化的环境,致使革新因素不断地内卷于传统的结构之中而难以达至真正的变革”。[4]48-49或者说“内卷化表达的主要含义是:由于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和缺失,或者外部力量的过于强大导致对组织内部的割据与渗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内部发展模式和严格的约束机制,致使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在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之中出现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从而导致‘一种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基于这种原因,寺院学校教育中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也扩展到现代学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而言,去学校上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学习成绩低下、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老师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寺院教育的方法,体罚成了推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唯一路径;家长送孩子去公办学校上学是为了摆脱乡政府人员三番五次的催促,也是出于近年来学校中的伙食、住宿等方面挺不错,孩子在家里也帮不了多大的忙的原因,同时也形成了“既然我的孩子送到了你们所说的比寺院学校更好的地方,我的孩子就不能受到不好的待遇”心理,一些学生的小小擦伤就能成为家长们来学校闹事索求赔款的借口。但是,几乎听不到因小喇嘛受到其师傅的责罚后其父母冲到寺院闹事要求赔偿的事情。由此可见,寺院教育的地位比公办学校教育的地位更高。

文化的选择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两难选择,而这种两难的选择都会出现在任何民族或者区域的历史文化当中。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每个文化团体都会以各自的文化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这样即使其他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也被视作不合理的成分了。知钦乡的民众用传统的寺院学校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代学校教育,将现代学校教育视为获取现实既得利益的场所,而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地方。现代的学校教育则认为传统的宗教寺院教育是愚昧的、不利于人们思想发展的教育。但是多少年来,宗教寺院教育仍然深受当地民众的自觉选择,学校教育也没有在宗教文化的夹缝中消失。两种文化在相互的矛盾中存在着。

总之,在探讨牧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同时存在的牧区教育中,寺院教育的存在是原初性的存在,它与当地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合,而现代学校教育只是以“他者”的身份挤入牧区教育环境中,并试图以“正统性”来改变牧区传统的教育布局,但是现代学校教育毕竟是个“他者”。在深受几百年藏传佛教文化教育深刻影响下的青海牧区,佛教寺院教育才是“正统性”的教育形式,它既是保存和继承藏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也是藏民族民族特性的一处体现。学校教育虽然处在一种夹缝当中,但其终究没有终结,虽然处在一种“没有增长的发展当中”,[4]48-49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它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哪种教育才是真正适应牧区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的教育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到底在牧区中起怎样的作用?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文化土壤中应如何生根发芽?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注释:

①玛尼石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物化精神代表,藏族民众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将这些石头堆砌起来,形成一道长长的墙垣。

参考文献:

[1]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2]班玛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班玛县志[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3]滕星,王铁志.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计亚萍.“内卷化”理论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013年9月5日,知钦乡政府的有关人员到学校来统计新生入学情况,了解已入学适龄儿童与应该入学的儿童间的出入。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统计到一名应入学而没有入学的孩子时说:“我们在将新生入学通知书送到孩子家时,他的爸爸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态度十分坚决,后来在我们乡政府人员的大力劝说下,才尕的爸爸同意将才尕送到学校,但提出的条件是在知钦乡养老院(离知钦乡寄宿制小学2公里处)为他提供一间住房以便他照顾孩子的起居。我们解释说学校学生的起居有老师们照顾,家里人不用操心。再者,养老院的房子是专门为本乡的老人们用来养老的,年轻人不能用,你老了就能来。最后,他答应说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看来没有送呗,都四、五天了。”

另一位名叫才东的五年级学生告诉笔者,他的名字不叫才东,真名叫仁青桑,他今年12岁,家里有6口人,他的哥哥才叫才东,但他的爸爸让他来顶替自己的哥哥上学,自己的哥哥才东则在家放牛。其实,更多的适龄儿童则先是在公办学校中上学,等到一定年龄和时机时便以学习成绩差为由到寺院学校去当喇嘛。

2010年,知钦乡五年级的学生只有13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6人,至2013年8月时,该班就读于班玛县藏文中学的只有8人,其中男女各4人。(见表2)

三、处于优势的宗教文化教育

1983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不得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灌输宗教思想;学校不得停课进行集体宗教活动;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不得强迫他们当和尚、喇嘛或者满拉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开设和讲授宗教课;不得利用宗教干扰或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3]220但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中则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每年十月中旬,知钦乡寺院总要举行一次大型的法式祈愿活动,届时,整个乡的男女老少都会前去观看,作为宣扬科学的现代学校则以不反对的态度默许学生和老师去观看祈愿活动。学生大多数都被家里人从学校接走,等第二天学生们陆续到校了之后学校再开始正常的授课。每遇到有活佛来讲经时,学校则默许学生可以在中午出校门去堆放玛尼石墙。①每逢有活佛讲经活动,校方会专门组织学生手捧哈达,排成长长的一溜,给活佛敬献哈达,同时让活佛给每位师生摸顶赐福。当然,在这些事宜上学校师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现在,虽然在寺院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要自己做饭、自己生火劈柴,也没有公办学校中那样每天有营养餐和每年盛大的“六一”儿童节,但他们还是喜欢寺院学校而不喜欢知钦乡寄宿制小学。一位名叫杨若的藏族学生,在知钦乡寄宿制小学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于2010年转学到了知钦乡第二寄宿制小学,现在是该校四年级的喇嘛学生。

在知钦乡牧区,牧民们普遍认为人畜的兴旺发展跟寺院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家几乎每年都要向寺院奉献牛、酥油、炒面等物,以求得保佑。在如此全乡民众的鼎力资助下,寺院也必须要顺着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向着香火鼎盛发展。宗教寺院要发展壮大并维持其运转的动力是新成员的纳入,而从小就接受寺院教育的青少年喇嘛才能担当起骨干的作用。如此,青少年适龄儿童就成了寺院和学校间的“抢手货”,寺院要这些青少年儿童作为其发展的骨干,学校要这部分儿童来填补“两基”数据的空缺以完成指标规定下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在知钦乡地区,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去寺院,而很多学生则先是在公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便以辍学的名义离开学校而进入寺院。

四、对牧区教育的文化思考

21世纪以来,知钦乡寄宿制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区教育政策不断得到落实,不论是学生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教师们的工资待遇都是以前所无法相比的,然其学校教育却一直处于低而不上的状态。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笔者认为像知钦乡这样的藏族牧区,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牧区群众对现代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深,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还未被牧区人民所真正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处于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导致现代学校教育“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内卷化”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首创了的概念,意指“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传统结构,以其日益精致化的内部调整来应对变化的环境,致使革新因素不断地内卷于传统的结构之中而难以达至真正的变革”。[4]48-49或者说“内卷化表达的主要含义是:由于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和缺失,或者外部力量的过于强大导致对组织内部的割据与渗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内部发展模式和严格的约束机制,致使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在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之中出现一种‘路径依赖和自我的‘锁定,从而导致‘一种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4]48-49

基于这种原因,寺院学校教育中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也扩展到现代学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而言,去学校上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学习成绩低下、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老师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寺院教育的方法,体罚成了推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唯一路径;家长送孩子去公办学校上学是为了摆脱乡政府人员三番五次的催促,也是出于近年来学校中的伙食、住宿等方面挺不错,孩子在家里也帮不了多大的忙的原因,同时也形成了“既然我的孩子送到了你们所说的比寺院学校更好的地方,我的孩子就不能受到不好的待遇”心理,一些学生的小小擦伤就能成为家长们来学校闹事索求赔款的借口。但是,几乎听不到因小喇嘛受到其师傅的责罚后其父母冲到寺院闹事要求赔偿的事情。由此可见,寺院教育的地位比公办学校教育的地位更高。

文化的选择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两难选择,而这种两难的选择都会出现在任何民族或者区域的历史文化当中。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每个文化团体都会以各自的文化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这样即使其他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也被视作不合理的成分了。知钦乡的民众用传统的寺院学校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代学校教育,将现代学校教育视为获取现实既得利益的场所,而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地方。现代的学校教育则认为传统的宗教寺院教育是愚昧的、不利于人们思想发展的教育。但是多少年来,宗教寺院教育仍然深受当地民众的自觉选择,学校教育也没有在宗教文化的夹缝中消失。两种文化在相互的矛盾中存在着。

总之,在探讨牧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同时存在的牧区教育中,寺院教育的存在是原初性的存在,它与当地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合,而现代学校教育只是以“他者”的身份挤入牧区教育环境中,并试图以“正统性”来改变牧区传统的教育布局,但是现代学校教育毕竟是个“他者”。在深受几百年藏传佛教文化教育深刻影响下的青海牧区,佛教寺院教育才是“正统性”的教育形式,它既是保存和继承藏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也是藏民族民族特性的一处体现。学校教育虽然处在一种夹缝当中,但其终究没有终结,虽然处在一种“没有增长的发展当中”,[4]48-49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它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哪种教育才是真正适应牧区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的教育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到底在牧区中起怎样的作用?现代学校教育在牧区文化土壤中应如何生根发芽?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注释:

①玛尼石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物化精神代表,藏族民众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将这些石头堆砌起来,形成一道长长的墙垣。

参考文献:

[1]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2]班玛县方志编纂委员会.班玛县志[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3]滕星,王铁志.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计亚萍.“内卷化”理论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牧区青海省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人物志
内蒙古牧区牧主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再探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