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学欣赏课教学研究

2014-10-09 03:34王宏杰
戏剧之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感性文学作品文学

王宏杰,卢 晶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800)

文学欣赏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开展中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主要是针对各专门学生进行审美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培养提升,以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进步。通常情况下,文学欣赏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诗词曲赋以及散文小说等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比较高的精美文学作品,这类文学作品在思想性以及艺术性方面不仅具有较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并且在实际教学开展与应用中也是比较宝贵的教学素材,通过教材的教育学习,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提升。此外,根据高职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可以看出,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与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基本一致,因此,进行文学审美的教育提升是实现文学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和有效途径。下文在对于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特征以及教学原则分析基础上,结合其教学开展现状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措施的分析研究,以推进高职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发展与提升。

一、高职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特征与原则分析

在知识教育领域中,文学本身是一种以艺术形式实现世界变化与特征掌握的科学,这也是一种以审美审视世界的方式,要求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于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情感变化为参照,从美的角度出发实现世界与生活的观察和对待处理,实质上也是一种以想象或者是幻想等虚构方式实现具有美感的感性形象与内容创造的科学。因此,在实际教育与教学开展中,也可以将文学艺术以及欣赏教学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一部分,在具有意识形态领域学科的突出特征同时,还具备有自身较为独特的特征思想。

在文学欣赏教学开展中,由于文学欣赏的教育,包含有对于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和教育,而文学本身属于审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门科学,既具有形象的特征,同时还具备突出的理性特点,也就是说文学本身既能够呈现具有审美的感性形态,同时在审美的感性形态特征下的还具有相应的理性思想与特征,这也就体现了文学欣赏本身也应该是感性体验与理性启迪的一种统一,进行文学欣赏教育不仅是实现形象感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理性升华的一个过程,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高职文学欣赏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对于文学欣赏教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把握,同时在教学开展中还应遵循感性体验与理性启迪相统一的原则,以引导学生以形象直观与内心体验的方式,实现文学作品独立、深层次的领悟,在培养学生形象直观与情感体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向着理性化与深度化理解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文学欣赏课教学现状与方法分析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开展的现状,其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首先,在高职文学欣赏教学开展中,许多学生并不清楚文学审美的内涵,因此在文学欣赏学习中也不了解其学习开展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比如,在面对众多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时,许多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与美不能够进行正确的把握和判断,因此,必然会对于文学欣赏的学习开展产生相应的不利作用和影响。其次,部分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学习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庸俗化学习态度,一味的追求文学作品中的感性快感,对于文学作品的美感学习与把握相对比较忽视。再次,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学习中,不能够运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作品的领悟学习,尤其是在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上相对欠缺,导致文学欣赏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上述文学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应注意对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学审美教学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教学理念进行吸取把握,以感性接受与理想思考相统一的教学和学习思想,实现对于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提升,而且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还应注意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也就是说在进行优秀文学作品学习中,注意结合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深入到文学作品的灵魂深处,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意境进行把握,但同时又要以外观者的立场,对于作品的艺术节奏与变化进行把握,以理性的观点立场对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进行领悟体会。此外,进行文学欣赏的教学开展,还应建立相关的文学批评意识,通过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的把握,实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升,促进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文学欣赏作为其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高职文学欣赏课教学的研究分析,具有突出作用和价值意义。

[1]陈娴娴.浅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文秘专业<文学欣赏>课程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刘琳娜.探析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欣赏的作用和具体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11).

猜你喜欢
感性文学作品文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