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方式的探讨

2014-10-09 07:05中国药科大学经荣华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专户结题科研经费

中国药科大学 经荣华

我国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方式的探讨

中国药科大学 经荣华

加强科研项目的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对科研项目自设立到结题整个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科研经费和科研资产的使用效率,结合科研经费结余健全科研项目奖惩制度,寻找出一条高效、可行的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管理途径。

科研项目 网络平台 财务管理 奖惩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从国家到企业一直到个人意识,都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性。我国科技部门均对各自主管的科研项目与经费设计了一些的变通性的管理制度,存在相互冲突的条款,因此,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管理存在極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管理方面

1、存在重复立项现象

我国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实行的是多层次审核的制度,即多级管理制度。各个不同部门审批立项的科研项目,难以避免出现立项情况,不仅使得科研资源被严重浪费,更是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依法进行科研申请人员的积极性。

2、结题验收缺失有效的奖惩制度

针对申请内容失实、科研成果技术含量不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缺失有针对性的奖惩制度。科研项目立项后,最终没有形成科研成果,最多退回投入资金,无从激励形成高水准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无法约束形不成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

3、项目过程中信息传递没有有效的程序和规范

科研项目的申请主要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情,科研进展情况、结题状况和财务审计评价等环节缺少沟通的有效渠道和制度,科研数据与财务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流程复杂且不规范,甚至没有明确文件规范。

(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1、未设立专用的账户集中管理

科研经费究其性质,是一种专项资金,应实行专款专用,设立独立账户进行专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些高校将科研经费与其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混合,进行一篮子的管理和核算,导致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性得不到保障。

2、财务管理规定未得到良好执行

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均要求科研经费必须完全用于科研项目,稍欠些可操作性。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不清楚科研经费购买的材料、动物、仪器及设备等是否确实为该项目所必需,是否真实用于了项目,不清楚科研人员所参加的会议和访问等是否与该项目有关且是必需的。

3、代价券的使用回避了相关规定

有些高校印有科研代价券,科研人员领用代价券时,直接从科研卡中划去相应经费,然后凭券从库房领取物资,不需要发票和销售清单报销,回避了报销时的审核。

4、经费结余是“流浪儿”

有些科研项目在结题后依然有未用完的经费,对此,是应该由原投资部门收回,还是留归科研人员继续使用,没有文件作出明确规定,致使结余资金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状态。因为有资金,科研人员继续报销时,到底是给予报销,抑或拒绝,成为财务人员一大头疼的难题,容易导致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矛盾。

5、科研管理费提成问题

有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中,允许按一定比例提成管理费。实行提成规定的高校,管理费一提就成了更大的问题,因为有很大部分被用成了管理部门的奖金或福利,并没有用于为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服务之上。

二、建设科研项目全国性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

(一)科研项目的管理

网络技术及其基础设施覆盖面能够满足建立全国性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的需求。将科研项目的有关信息置之于平台,方便项目申请人员和审批人员检索、比对。项目申请人员通过检索,可以发现自己想要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否已经有人申请,项目审批人员可以依据检索结果,作出是否予以通过的形式上的判断。

(二)科研资产的管理

鉴于科研资产流失、共享困难、利用率低和重复购置等问题及自身具有独特、专用、稀缺、复杂、贵重等特点,科研资产管理不应局限于对其他资产的“三账一卡”管理模式和制度,应针对科研资产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专门的管理制度。

(三)强化对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管理

科研项目预算审核应得到有力加强,严格控制预算总额,加强对科研项目决算的审查力度,建立预算、决算查核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有效、可行的预算和决算标准,不断予以完善,从而制定预算、决算标准体系和规范。

三、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集中管理、分别核算

科研经费应采取“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的管理方式。“集中管理”,是指经费的划拨和收回、支出和转账等均通过专门设置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分别核算”,是指对每个科研项目设置独立的登记卡,详细、逐笔记录到款和支取信息,科研卡建立项目编号,予以单独核算。设立全国性科研经费专户,省、市、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同样设立科研经费专户,各层级只允许设立一个该科研经费专户,所有的科研经费必须且只能通过各级专户划转和回笼,专户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费用列支。“集中管理”主要表现为:立项时,根据审核通过的经费汇总数逐级下拨,直到最低层级的专户,最后由各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各科研卡上分别登记额度;科研经费到达专户时,由财务部门通知相应科研人员携带科研卡至财务,由财务人员负责将经费数额记卡;实际支出时,凭借有效单据和科研卡到财务部门报账,由财务人员负责在科研卡记录支出金额;结题时,结余科研经费、未通过结题验收或财务审计等需要收回的经费,通过专户逐级汇总回笼,已经被使用而需要收回的,由科研人员补足。针对科研项目的奖金及可以留归科研人员使用的激励性经费结余,也应通过专户进行汇总后统一划转,不得直接留用。省市级核准立项的,其科研经费也应纳入上述专户管理,由省市级核准部门及时将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上传全国性平台,所属科研经费及时划入全国性科研经费管理专户,再统一逐级下拨到位。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管理也对照省市核准科研项目及经费进行管理。科研经费的划拨应当及时,严厉杜绝突击划拨现象以及缘此产生的突击花钱现象。

(二)科研经费主要信息的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信息应进入网络管理平台,做到信息公开、程序透明、更新及时、资料明晰,便于科研人员的相互监督和社会阶层介入督促。主要科研经费信息应逐级汇总上转,不必细化到各具体的科研项目,且须定期如月、季、半年和一年更新一次。

(三)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这里所述的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科研项目管理中最低层级中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经费进行的财务管理而言的。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尤其是使用管理,承担单位应在设立经费管理专户的基础上,实施“一研一卡”的管理方式,即每个科研项目经费单独设置一个经费使用情况登记簿(或称为登记卡),便于进行长期跟踪、考核、控制和核算,严格经费的使用必须限于审批立项后的预算额度,不得超预算支付,承担单位不得垫付资金。为了能够真正做到有效控制和使用经费,应实行 “一强化一弱化”的管理方案。所谓“一强化”,是指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总额和预算执行的管理,严格把控预算总额审核。所谓“一弱化”,是指对已通过审核并立项科研项目的经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财务部门应简化报销环节上的审核程序,财务部门对科研人员提供的报销单据和销售清单等不做实质性审核,只作形式性审核。原因在于:首先,财务人员不是科研人员,无法知道科研人员所购置的材料、动物、仪器及设备等是否确实属于项目所需;其次,财务人员无法判断所发生费用是否与项目相关,如会务费等;再次,财务人员无从控制科研人员是否将所购置的物资用于项目;再次,只要象“一强化”中所说严格控制预算和决算,只作形式上的报销控制,不仅不会削弱管理,反而可以在简化程序中使得财务和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它事项;最后,科研经费涉及的日常报销业务量相当大,整理后的票据很多,让财务人员凭籍这些票据来判断其用途或区分是否必需和属于项目,工作量既大,又难以达到想要的管理目的,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的好坏,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建立健全科研方面的法律体系,增强科研管理能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升科研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是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最重要的组成和反映。

猜你喜欢
专户结题科研经费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关于加强地方财政专户管理的几点思考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关于县级财政专户管理的思考
银行财政专户利息收入过高问题值得关注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与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