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官懒政也是一种腐败

2014-10-09 03:04高荣伟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阎王问责腐败

高荣伟

媒体报道,在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在讨论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时,李克强总理加重语气说:“说得难听点儿,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尸位素餐”,意指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不干活儿。时下,用权的紧箍咒多了,违规的成本变高了,“摊上事儿”的风险加大了,有干部就慨叹“为官不易”,于是干脆来个“为官不为”,“懒”了起来——得过且过无担当,省得出事落“毛病”。这些人头脑里形成了不作为的懒政思维,患上了群众深恶痛绝的“老爷病”。

这种庸政心态不仅污染了政治生态,而且怠慢了党的事业,自然引发群众不满。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个官员死后,去见阎王,自称在世间一生两袖清风,所到之处,只饮一杯开水。阎王听后哈哈大笑:“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财就是好官,那么公堂上放一个木偶,甚至连水也不喝,岂不更胜于你?”阎王扳起手指边数边说:“你在任期间,某桩冤案因借口避嫌而不加干涉;某一重大事件因怕麻烦而一推了之;某项工程因怕担责而一再推诿。”阎王列举了许多他办事不力的事情,最后说:“你为官一生虽无大过,但处处保全自已,岂不辜负国民?须知无功就是过啊!”

懒官懒政,于己明哲保身,于人于国则负国负民。毋庸置疑,为官须廉洁,但是,为官不只要清廉,更要敢于担当,勤政务实。

官不勤则事废。为官不勤、“为官无为”的懒官懒政不仅耽误的是一方发展,不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还会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种现象的存在,消弭执政之基、侵蚀公信力、降低行政效率、有损干群关系,更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它是基层稳定的‘拦路虎,会使击鼓者、传花者、看客和公众,成为被温水煮的青蛙,渐渐失去求救的能力,值得高度警惕。”有专家表示。现在社会上之所以出现责任“击鼓传花”现象,主要原因包括:一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人心态,不愿面对矛盾;一种是“黔驴技穷”的庸人心态,不敢面对矛盾;一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不想面对矛盾。

这些懒政行为,无疑是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是违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党执政的核心理念的。从危害性来看,懒官懒政与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同出一辙,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究其实质,懒官懒政也是一种腐败,因为这些懒官懒政的结果必然误政。

出现懒官懒政、“为官不为”等问题,客观上是制度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处置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主观上是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

既在其位,当谋其政;不任其政,何当其位?2014年正值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将于今年启动,各地的改革亦将迎来新高潮。当此之时,我们尤须警惕懒政的思维和做法,谨防深化改革成为空谈。

当此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水流湍急的深水区之时,党风廉政建设既不能容“贪”,也不能容“懒”。治理懒官懒政不仅要念“紧箍咒”,还要筑好“防火墙”、架设“高压线”、加强制度建设,要用制度管人管事。去除懒官懒政现象,需要明晰事权分工,破除“尸位素餐”之弊端;健全问责机制,严厉问责行政不作为行为;建立激励办法,提倡勤政善政良政。

治理懒官懒政,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三严三实”上,领导干部要带头赶上趟儿、合上拍、对准表、聚好焦,在思想上共通共鸣、精神上高度默契、感情上同频共振、行动上步调一致,要落实“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理念。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治愈“老爷病”,驱除庸政懒政繁衍滋生的土壤。

(责编/郭建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阎王问责腐败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美女答阎王
成语两则
重生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把脉“腐败亚文化”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
拔“毛”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