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指导策略对实现田径动作技能多元化学习目标的影响研究

2014-10-10 03:10赵洪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性知识田径动作

赵洪波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动作技能学习是学习者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获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作为基础性动作技能,田径项目的学习目标更是如此。对田径动作技能学习者而言,其学习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技能的获得,其目标应具有多元性,知识掌握及学习者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应作为同等重要的目标予以实现。“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学习现象,包括两侧性迁移和语言—技能迁移,对其合理的运用是实现田径动作技能学习目标的一项有效指导策略。探求其应用过程中对技能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技能学习者和指导者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迁移”的内在本质,从而为充分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提供指导。

本文将迁移指导策略应用于田径的跑、跳、投各项技能之中,以揭示迁移指导策略对实现其多元化目标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为田径动作技能的学习者高效掌握田径动作技能提供有效指导,并促进田径运动实践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田径动作技能学习迁移指导策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进行相关书籍的查阅和网上数据库的文献检索。重点阅读了有关复杂系统科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和动作技能学等领域的书籍和相关文献,为本论文撰写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1.2.2.1 实验目的

实验包括实验1和实验2。实验1的目的是揭示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对田径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2的目的是通过揭示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对田径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验证迁移(两侧性和语言—技能)指导策略的整体效果。

1.2.2.2 实验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2个班级共69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将一个班级的34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两侧迁移实验组,将另一个班级35名学生随机分为两侧迁移对照组和迁移(两侧迁移和语言-技能迁移)实验组。教学结束后将每个班级中符合实验条件的30名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1.2.2.3 实验时间和程序

2012年9月—12月进行教学实验,教学时数共72学时。实验1和实验2的实验程序均分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测阶段、教学阶段和教学后测阶段。具体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

1.2.2.4 实验仪器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简称FMS),是由美国矫形训练专家Gray Cook和训练专家Lee Burton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并提出的能够全面评价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简单实用,包括20cm×60cm带有刻度的木板、栏架、橡皮筋及木棒各一个。该测试通过让受试者执行特定的动作模式,以检测受试者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等能力,进而确定受试者存在的能够严重影响运动能力的一系列动作限制和不对称性等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教学实验后向学生发放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共发放问卷197份,回收197份,回收率为100%。

图1 实验1教学程序

图2 实验2教学程序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相关参数进行组间显著性检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动作技能学习目标

2.1.1 技能获得

动作技能是指具有特定的运动目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随意性肢体任务的能力。动作技能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获得熟练的技能,不管是对于运动员、广大健身爱好者还是在校学生来说,亦是如此。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了参赛夺标,需要在比赛中表现出高超的技能水平,因此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并通过改进与动作技能发展相关的各因素水平,或体能或智能,以促使自身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运动员进行技能学习的明确目标。群众体育领域,多数健身者学习动作技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增进健康,而这一目标亦是通过获得熟练的动作技能来实现。学校体育领域,运动技术的学练也必然具有强化体能之功效。尤其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技能的熟练掌握有利于促进其身体相关能力的快速发展,为日后其他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通过动作技术的正确学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由此可以说,获得一定的技能水平是学习者学习动作技能的目标,只有通过学习正确动作技术,获得一定的技能水平,才能够实现竞赛夺标、强身健体及促进身体能力快速发展的目的。

2.1.2 基本运动能力提高

基本运动能力指个体在参与各项基本活动如蹲、举、推等动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各环节所具备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个体完成各项生活、工作技能的重要前提[1]。人们生活的早期,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灵活性,具有完成各项基本活动所具备的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但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社会迅速发展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这种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致使个体具备的某些功能性运动能力逐渐丧失,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尊重人、为了人”的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技能学习领域,任何人对动作技能的学练都应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为最终实现目标,技能的获得与提高也只有在人们的健康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由此,获得一定的技能水平并不是动作技能学练所应达到的唯一目标,提高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降低人们技能学练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以保障人们的健康水平是动作技能学练的又一重要目标。

2.1.3 知识掌握

心理学上,知识被定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2]。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来表现自身的存在[3]。从广义的知识来讲,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其中,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知识,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知识”,它是一个狭义的知识概念;而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及过程的知识[4],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概念相吻合。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到的有关动作技能的知识是指与技能本身相对的,主要是指与技能相关的一系列陈述性知识如技术动作概念、原理等。

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的关系[5]。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同时,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体现了一种知识的整体观,这种整体观有助于我们充分借助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整体知识的长久保持及发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

2.2.1 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前,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基本运动能力进行了调查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和表2。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各项测试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认为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基础水平处于同一等级。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情况统计表

表2 实验前两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测试结果统计表

2.2.2 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2.2.2.1 实验后技能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实验后,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技能水平和基本运动能力进行了评价,其中跨栏跑、跳远和铅球考核包括达标、技评和理论测试三项评价内容,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跨栏跑、跳远和铅球成绩统计表

达标和技评方面,除跨栏跑达标和技评两项指标值上两组学生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其余各项指标值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具有较大优势。原因分析如下,从两侧性迁移的产生机制来看,当优势侧或非优势侧肢体执行一项与对侧肢体相同或相似的技能时,由于神经中枢内信息处理过程的相似性,对侧肢体间的迁移势必会发生;当优势侧的大脑半球支配优势侧肢体执行技能时,潜意识水平产生的运动冲动会为随后非优势侧肢体执行相似的技能提供肌肉运动的感知觉信息[5],而当非优势侧肢体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大脑优势侧半球又会由于非优势半球能力的加强,通过胼胝体获得更深刻的记忆“痕迹”,提高对动作技能的认知和运动感知觉,从而促进技能的掌握[6]。

理论测试方面,两组的铅球测试结果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跨栏跑、跳远的理论测试结果虽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从均值上看,实验组的理论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对跳远和铅球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较好的效果。技能的学习就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变式练习,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随着程序性知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能反过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7]。这个过程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实验组的理论考核结果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趋势。

2.2.2.2 实验后两组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比较分析

表4是实验后两组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情况统计表,从7项测试得分来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能够体现身体对称性和稳定性情况的深蹲、过栏架、前后分腿蹲、躯干稳定性以及转动稳定性得分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肩部灵活性和直膝抬腿测试的结果上未呈现显著性差异,但从最终得分来看,实验组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结果统计表

教学中运用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能够促进练习过程中非优势侧肢体的积极参与,加强该侧肢体与对侧大脑半球的神经—肌肉联系,提高神经系统对非优势侧肢体的协调支配能力,从而对非优势侧肢体各环节如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改善、两侧肢体活动能力的对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3 实验总结

通过教学实验,揭示了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对学生学习田径动作技能效果的影响,即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知识的获得。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2)

2.3.1 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前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基本运动能力进行了调查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5和表6。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认为,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基础水平处于同一等级。

表5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情况统计表

表6 实验前两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测试结果统计表

2.3.2 实验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2.3.2.1 实验后两组学生技能考核结果比较分析

表7所示,除跨栏跑达标成绩和跳远达标成绩,对照组和实验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他各项测试,两组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运用迁移指导策略(两侧性迁移和语言—技能迁移)的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运用两侧性迁移指导策略的对照组,从而揭示出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对田径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作用。

表7 实验后两组学生跨栏跑、跳远和铅球成绩统计表

语言—技能迁移指实际操作前的语言练习能够向技能练习方向转移,从而影响动作技能的练习效果。“语言”在这里指与技术动作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运动心理学研究中,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获得和保持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了解技术动作的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形成对所学技术动作的认知定向,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怎么做和如何做等一系列程序性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8]。

2.3.2.2 实验后两组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比较分析

表8是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的各项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深蹲测试、过栏架测试和转动稳定性测试的得分以及最终总分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8 实验后两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测试结果统计表

人体执行的各种动作模式都是在动作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动作程序是控制与调节人体各种动作的机制。它是在执行器水平上预先组织好的一系列动作指令,决定着技能性动作的基本细节,使人体能够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完成动作,相当于中枢系统发生器。

教学中,学生利用非优势侧肢体练习时,通过教师的指导语和学生自身的言语强化,能够促使正确高效技术动作的较快形成。由于大脑具有可朔性,通过运动中反馈信息与中枢神经输出信息之间的协调作用后,优化的动作程序便会建立,这不仅会对优势侧肢体的技术动作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优势侧肢体技术动作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优化的动作程序与人体运动系统各部分的协调配合,人体的基本动作模式会得到较大改善。因此可以说,实验组应用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不仅能够促进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肢体正确技术动作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动作程序的优化和完善,提高人体完成基本动作模式的质量,而实验组的功能动作测试结果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3.3 实验总结

通过教学实验,揭示了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对田径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即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知识的获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田径动作技能的学习目标主要为技能获得、运动能力提高和知识掌握;迁移(两侧性和语言—技能迁移)指导策略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动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田径动作技能知识的获得。

3.2 建议

基于田径动作技能学习特征,选择迁移指导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为田径动作技能学习者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指明方向,然而学习者不应仅仅拘泥于迁移指导策略的运用,而应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选择并设计出更多的、符合田径动作技能自身学习特征的策略,以丰富田径动作技能的学习方法体系并指导实践过程。

[1]张英波.动作矩阵与动作模式训练解码[J].体育科研,2011(4):21-26.

[2]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林呈生.试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概念理解与掌握的重要性[J].漳州师院学报:自科版,1995(2):67-69.

[4]高彩云,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5):45-47.

[5]李亦菲,朱新明.迁移的四因素理论:一种解释技能之间迁移机制的整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113-118.

[6]马屹.田径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基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56-61.

[7]李松,侍崇艳,王萍.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理性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96-97.

[8]张二虎.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8-129.

猜你喜欢
性知识田径动作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动作描写要具体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