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桥梁设计世界一流

2014-10-11 09:38蔡春丽
今日重庆 2014年9期
关键词:长江大桥两江美观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菜园坝长江大桥,是公路和轨道交通两用钢箱提篮拱特大桥。主桥长约800米、主跨达420米。为中国第二大跨度拱桥,2003年12月28日动工开建,2007年10月29日通车。 特约摄影/杨德祥

3月31日,重庆长江上的又一座大桥—重庆两江大桥(包括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之一的东水门大桥通车了。“桥都”重庆又增添了一座新颖、美观的桥梁。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两江大桥的设计方之一—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的世界著名桥梁大师邓文中博士、总工程师蒋中贵,请他们畅谈对重庆桥都的认知,桥梁对重庆城市的重要性。

在世界五大洲主持修建过100余座大型桥梁的邓文中博士,对重庆有着特殊的情感,是“重庆市荣誉市民”。十余年来,他为重庆设计了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嘉悦大桥,以及两江大桥等十余座大桥。前三座大桥都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邓文中博士评价,“重庆桥梁多,桥梁形式美观,业内认同重庆是桥都。重庆桥梁设计世界一流。”

蒋中贵则希望,“在重庆的青山绿水之间,建设一座座美观、漂亮的大桥,为山城‘添彩’,让交通更畅通、有序,让重庆独具魅力。”

《今日重庆》:邓博士,在您眼中,重庆是怎样的一座“桥都”?

邓文中: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首都。重庆桥梁多,桥梁形式美观,具有代表性,业内认同重庆是“桥都”。

每个城市有不同的环境。北京是做官的地方,上海是做生意的地方,武汉是做工业的地方,而重庆是风景漂亮的地方。如果说,北京像政治家,上海像生意人,武汉像工人,重庆就像美女。重庆地处长江上游,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群山相拥,婉转灵秀,在重庆做桥,要配合重庆地形,桥型要设计得苗条、轻盈,才配得上重庆这位“美女”。

比如,我在设计菜园坝长江大桥时,就配合地形,用拱桥的形式,突出了它的苗条、轻盈。

邓文中(Man-ChungTang):美籍华人,重庆市荣誉市民,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工学博士,名誉文学博士。美国林同棪国际公司(T.YLinInternational)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名誉教授。

摄影/刘汪洋

邓文中博士:

“在重庆做桥,要配合重庆地形,桥型要设计得苗条、轻盈,才配得上重庆这位‘美女’。”

《今日重庆》:您认为,重庆“桥都”的设计建设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邓文中:重庆桥梁设计世界一流。无论从桥型、技术、美观上都是世界一流的,有自身的特色。

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河流,很适合做桥。但重庆处在长江上游,没有很宽的江面,不能做很大的桥梁。如中国的苏通大桥,它处于长江口,江面跨度很大,苏通大桥因而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但世界上的4种桥型:梁桥、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中,重庆拥有两项世界纪录—朝天门长江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拱桥;石板坡长江大桥是世界跨径最大的梁桥。

《今日重庆》:您的桥梁设计理念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创新?

邓文中:桥梁设计有四个重点: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桥是城市的一部分,也是吸引眼球的一个建筑,桥梁设计除满足交通需要,满足安全、经济需要,美观也很重要。但不要让桥本身太突出,而把城市环境破坏掉,而是要让桥与城市环境,人文特色融为一体,体现实用功能与艺术构思的融合。

每一座桥有不同的环境,存在不同的问题,把问题解决了,是创新,把一些东西做到更好,本身也是创新。东水门大桥的单索面设计是创新,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拱桥形式,也是创新。

《今日重庆》:您在世界各地设计过上百座大桥,最钟意的是哪座?在重庆设计的几座大桥,建成后您有去走过吗?感受如何?

邓文中:我设计的每一座大桥都是根据当地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每一座桥都像自己的孩子,每一个我都喜欢。

在重庆,我常常经过菜园坝长江大桥和石板坡长江大桥,常常去看桥。感觉很好,很满意。

外地的工程师到重庆,常常去看菜园坝长江大桥和嘉悦大桥。嘉悦大桥建在两个山顶之间,配合地形用了矮塔斜拉桥的桥型,特别漂亮。

东水门长江大桥,连接渝中与南岸两地,为轨道交通及城市道路共用桥梁,为钢桁架梁斜拉桥。全长1000米。2010年1月动工,2014年4月通车。特约摄影/张成勇

《今日重庆》:您是山地城市道路及桥梁学科的技术领军人物,您认为在重庆的山水之间建桥,难度大吗?

蒋中贵:重庆是山城,山地特色突出,让城市交通组织复杂而具有特色,在重庆设计建设桥梁难度很大,很具挑战性。

重庆的桥梁普遍跨度大,跨度大都在250米以上,都是特大桥。由于重庆城市功能复杂,桥位的惟一性、稀缺性,不允许在江面上建设更多的桥梁,这样,桥上要过轨道,过管线等,要建好一座桥难度更大。同时,重庆地形高差大、复杂,水位变幅大,对桥梁设计建设者挑战更大。

重庆桥梁还有一个特色,由于重庆地形复杂,桥梁多是桥隧相连,设计建设上难度很大。很多桥隧相连后还要加上桥头的立交,难度就更大了。

这些,让重庆的桥梁设计建设者必须创新。重庆的桥梁也因此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4种桥型梁桥、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重庆都有。重庆还有桥上独特的双层交通、三层交通组织。明年将开工建设的郭家沱长江大桥,就独创了重庆桥梁的三层交通组织,桥上有公路二层,轨道一层。

蒋中贵: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重庆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重庆综合交通规划咨询专家。 摄影/刘汪洋

蒋中贵总工程师:

“重庆地形复杂,桥梁多是桥隧相连,设计建设上难度都很大。”

《今日重庆》:建桥对重庆城市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蒋中贵:重庆江河多,这是重庆的特色、亮点,但江河的分隔,让人们过江过河有困难,因而在江河之上,重庆建设了众多的桥梁,已成为“桥都”。

建桥对重庆城市非常重要。桥梁是重庆各个组团连接的重要“通道”,它让人们出行变得快捷。重庆是江城、山城,桥梁建设对重庆城市空间形态也非常重要。建桥要与重庆城市空间形态相适宜,要“锦上添花”,而不是破坏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桥梁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也非常重要。

现在,重庆桥梁建设的数字在不断更新,几乎是一公里一座桥。我希望,在重庆的青山绿水之间,建设一座座美观、漂亮的大桥,为山城“添彩”,让交通更畅通、有序,让重庆独具魅力。

《今日重庆》:重庆两江大桥由贵公司和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设计,两江大桥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蒋中贵:两江大桥的建设,最初是因为要建设轨道桥,以支撑渝中半岛“母城”的快速发展。现在建成为公轨两用桥,系统地解决了重庆城市交通,特别是渝中半岛的交通问题,体现了以轨道为主的公交优先的理念,这是它的一大亮点。轨道6号线和公路将连接起渝中区与南岸区、江北区,满足三个地区的交通出行及发展。现在东水门大桥修建的4车道,是与城市周边的交通匹配的,合适的。轨道交通出行也是非常节能的。

两江大桥的另一大亮点,是它的设计建设与城市环境是融合的,看上去新颖、美观,是景观、技术、艺术的完美统一。朝天门两江交汇是重庆的独特景观,从南滨路看过去,可以看到重庆两江大桥的全貌。

两江大桥将成为重庆的地标建筑。它与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嘉悦大桥,最近入选了同济大学出版的《中国1 0 0座著名大桥》。

猜你喜欢
长江大桥两江美观
创六项“世界之最”主跨2300m的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开建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一图看懂沪苏通长江大桥
凶手老罗
简单点,再简单点 重庆两江新宸全宅智能私人别墅
医者颂
如果我有剪刀手?
南京市长
多功能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