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理念的三个转变

2014-10-13 12:15任君庆
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办学院校

任君庆

在国家政策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等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理念需要从政府主导型向院校自主发展型转变;从规模发展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从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转变。

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职院校在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据相关统计,我国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比2011届上升0.8个百分点;有2.9%的学生自主创业,比2011届上升0.7个百分点。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项目引导下实行的。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建设100所骨干高职院校。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提出“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高职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从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策、项目等不断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体现出一种比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但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有的高职院校只会跟着政策办学、只会照着项目要求做事,一旦没有新政策和新项目,学校就找不到办学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国家政策已经明晰、重大建设项目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要实现发展理念的三个转变。

向院校自主发展型转变

政府主导型发展是国家通过制定高职教育政策、设置特定改革项目等方式推进高职院校发展。一般来说,这种发展方式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统一性。高职院校必须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完成规定任务,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建设出现“雷同”现象,缺乏自身特色。二是强制性。如国家政策规定“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进行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这种政策规定的强制性导致即使社会和产业发展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有强烈需求,高职院校也难以在本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进行突破。三是外生性。外生性是指由外在力量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式,政策和项目都具有外生性的特点。不同阶段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各有侧重,关注的重点会发生变化,而建设项目的时间要求使得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可以说,政策和项目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院校自主发展型是指高职院校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为指导,从区域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自主性。高职院校在SWOT分析基础上,从自身需要出发,自我选择适合学校特点的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和发展节奏等都由高职院校自己确定和把握。二是内生性。这种发展方式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而是基于对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烈使命、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而进行的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需求的真实反映。三是多样性。高职院校自主选择发展方式,将使处在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都能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这样高职院校最终才会形成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以来,立足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探索了国有民营的董事会管理体制和国有公办的理事会办学机制,发挥了政府、企业在办学中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三三模式”。“三三模式”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资金短缺、办学资源不足情况下自我创新的发展之路,是高职院校自主选择发展方式的成功范例,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向内涵发展型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国现有高职院校1297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0%;2011年,招生数325万人,在校生744万人,毕业生319万人。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但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师比扩大、生均仪器设备值和教学经费投入减少等亟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一要稳定发展规模。二要加快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发展品质。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要培养一批专业领军人才。培育若干个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品牌和特色专业。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总体上比较薄弱,专业领军人才缺乏。2012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5.3%,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51.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8.9%。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1.9%。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大力推进访问工程师计划,选拔更多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通过项目带动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加快专业领军人才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行业翘楚和专业领袖。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建设要打破规模发展和平均主义,应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集中资源,重点打造3个至5个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品牌专业。一流专业一般具有6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质量一流,社会评价很高;二是生师比例较低,学风教风优秀;三是研发力量很强,服务声誉很高;四是校企名师众多,教师素质很高;五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先进;六是国际化程度较高,专业留学生较多。因此,高职院校要在研究品牌专业基本特征的同时,构建品牌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使品牌专业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endprint

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转变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正面临着生源减少和教育全球化的挑战。从生源上看,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24.2%提高到40%,而我国18-22岁适龄人口将从现在的1.23亿人下降到8700万人,减少约3600万人,因此,即使维持目前在校生规模不变,毛入学率也会自然提高到34%。也就是说,到2020年,高职院校要和其他普通高校共同争夺增长的6%的生源,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我国家庭出国留学的热度有增无减,预计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将达到45万人,比去年增长15%。那么,高职院校将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从目前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的方式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的方式转变。只有重视非学历教育,大力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才能使高职院校实现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两条腿”走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效益。

笔者曾在2011年借助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0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回收的100份有效问卷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37所、国家骨干建设高职院校50所、一般高职院校13所。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职院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学生数142551人,社会培训人数299636人,规模明显偏小,距离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非全日制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办学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呈现出终身化发展趋势,单纯学历形态的高职教育将逐步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形态转变,学校办学将逐步向学校与社会结合并为社会提供服务转变。面对新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把认识统一到继续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高度上,充分重视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继续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统一规划,整合学校各类办学资源,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多样化的学习教育平台,使符合基本要求的不同学历结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类型、不同身份归属的人员都能在高职院校找到适合的、便捷的学习场所,满足社会上各类人员学习能力提升的需求,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2010-202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kaoyan.eol.cn.

[3]杜丁.2014年中国45万人出国留学同比去年增长15%[N].新京报,2013-11-04.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办学院校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建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