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贺桂梅的女性主义批评

2014-10-14 15:23冯凯
文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女性文学

冯凯

内容摘要:贺桂梅是当代一位日益走向成熟的青年批评家,她的学术潜力不容小觑。本文简要地对其研究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批评进行了梳理,通过考察其对延安时期和当代女性文学的读解和思考,分析了贺桂梅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石和来源,以及戴锦华和洪子诚对她的影响。

关键词:贺桂梅 女性文学 女性批评

1995年可谓是中国的“妇女年”,世界妇女大会那年在北京召开,诸如此类的国际性会议在中国召开在当时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引起了90年代中期以后的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写作与批评,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些女性批评家们不仅数量较以往大量增多,而且水平也很高,研究方向和风格也各有不同各有侧重。贺桂梅作为当下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批评家,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文字风格逐渐被大家关注。

一.研究领域

贺桂梅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探讨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之间的关系,因而她关注的目光与范围多与80年代与五四时期的文学有关。贺桂梅作为一名女性学者,其性别身份自然而然会将她的目光引到女性文学研究领域。而丁玲作为“五四”以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长期保持女性立场的作家则引起了贺桂梅对她研究的兴趣。在《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从丁玲个案看延安另类实践中的身份政治》、《“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等文章中贺桂梅独辟蹊径并没有从整体上重新描摹延安时期文化体制的情况,而尝试对丁玲这一同时具有知识分子、女性、革命者三重身份的作家进行个案分析来讨论当时文化体制中所隐藏的知识分子角色、性别秩序问题,揭露身在其中的作家所面对的身份政治的冲突及其中暧昧的解决方式。贺桂梅从丁玲与延安新主流话语之间的碰撞出发,分析以《讲话》为核心的延安文化制度中知识分子与革命、性别和阶级之间的重要问题。

在贺桂梅较早阶段的作品《个体的生存经验与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和《有性别的文学——90年代的女性话语的诗学实践》,已明确地表露出其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切实体悟,使她对女性文学能否以如此激进的方式冲出父权制的重围表示了冷静的思考,认为这种个性化的女性写作“是否能构成可供女性群体阅读和接纳的女性文本经典或积淀性因素则值得怀疑”。但是她仍坚定地站在女性的立场对林白、陈染等女性写作表达了热情的肯定与正面的评价。贺桂梅在《三个女人与三座城市——世纪之交“怀旧”视野中的城市书写》中以《永远有多远》、《妹头》、《生活秀》这三部小说为个案,分析城市书写和女性生活建构之间的联系及其意识形态内涵。三部作品都将一位女性市民作为精神象征来进行人物和故事的书写,事实上它所建构的意识形态不仅表现了一种对城市符号记忆的消费方式,同时也表现了对曾经的市民意识形态的怀旧和重写。

通过以上对贺桂梅的女性主义批评地研究范围的考察,可以发现她始终以清醒的立场和理性的眼光关注着不同时期女性写作,并以独特的视角把握不同的女性写作,使自己能在众声喧哗的女性热中独树一帜。

二.思想资源

通过对贺桂梅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大致梳理,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她的创作受到了近期学术界盛行的理论的极大的影响。贺桂梅自觉地吸收和消化了语言学转型后的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谱系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如阿尔都塞、伊格尔顿、杰姆逊等西方学者的理论。这次转型为贺桂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武器,开阔了她的视野。贺桂梅看待世界的目光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地表现了在吸收和消化这些理论之后的思想理论的变化以及学术能力的提升。“语言学转型”对于贺桂梅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式具有深远意义。《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是贺桂梅综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用知识类型学对女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进行划分,厘清“女性文学”、“女性主义”、“个性化写作”三种核心理论范畴,将有关这三种资源的讨论放在更为开放的历史与现实视野中,突破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中西二元对立的体系作出全面性的分析和反思性的观照,描摹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更为全面的总体面貌。

贺桂梅将西方理论吸收与转化并创造性的将其与中国本土实情相结合,使她拥有独特的角度解读和把握繁复的问题,从而能穿透错综复杂的表象,直抵问题的中心关键,帮助她建立了完整的问诠释体系。

三.批评风格

戴锦华和洪子诚在贺桂梅的文章中留下了明显的影响痕迹。可能是受戴锦华的影响,贺桂梅早期的写作风格上颇有戴锦华的感觉,而且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她把许多目光投向了女性文学批评。许多作品中她都提到了戴锦华的作品及其观点,也将戴锦华的一些术语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空洞的能指”,“浮出历史地表”。她也写了一些作品读解戴锦华及其作品。在《没有屋顶的房间——读解戴锦华》中她赞叹到戴锦华拥有着“娴熟的西方理论背景,融汇了理论洞见、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受的文本细读以及她华丽、繁复而不无晦涩的文风”。在她看来“戴锦华是一个有着系统的理论素养、良好的研究素质和罕见的学术自我更生能力的研究者”,通过她对戴锦华的读解足见戴锦华对她思想理论及批评风格的影响。

作为洪子诚老师的高足,贺桂梅继承了洪子诚以史料支持判断的史学风格与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洪子诚的理性的史家眼光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如一种稳重的父系精神资源深刻地影响了她的行文,她的叙事常常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这使贺桂梅文章显得颇为沉稳。如在《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贺桂梅纵观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发现研究缺失和遗忘了一份独特的资源,认为“从80年代与新启蒙主义话语的结盟,到80年代后期以来对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借重,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往往忽略或忘记了,女性解放与20世纪(尤其是毛泽东时代)左翼历史实践之间的密切关联。”足见,贺桂梅清理了历史话语的描述方式,重新审视了历史与现实,获得新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参照,呈现出历史史料被轻视或被忽略的层面。

因为各自有着不同的批评思想,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认为贺桂梅的文章过于学术和严肃,少了一些灵动或锋芒。这是因为贺桂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行文风格使她少了点轻狂浮躁,多了些沉着稳重。随着贺桂梅的学术积累,她的文章就逐渐丰富成熟起来,两位老师的投影在她的文章里慢慢消失,而贺桂梅在自己的文章里逐渐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自己的学术风格也越发明晰。“在处理思想史命题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她表现出了高度的细密与耐心在拆解、分析多种话语成分的复杂交织状态时,敏感、细腻、条分缕析,能够准确触摸同一主题的思想观念在不同语境中演化的细微环节以及这种变化的纹理与褶皱”[1],这正是贺桂梅文章的独特之处。贺桂梅在对史料进行理性辨析与感性呈现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家经历的切身体悟和对个体生命的真切关怀,达到了对历史复杂性的观照与体认,提出了颇受赞同的理论思考。endprint

贺桂梅在洪子诚、戴锦华等精神导师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之下,自觉在学术积累和文化实践中培养起敏锐的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逐渐找到了自身站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位置,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时代体认的个性方式。一批批女性批评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获得了显著而丰硕的成果。正处于学术生涯最蓬勃发展时期的贺桂梅将会毫无疑问地延续和拓展这一文化精神脉络。

参考文献

[1]贺桂梅.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从丁玲个案看延安另类实践中的身份政治[J].当代作家评论,2004,(5)

[2]贺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J].南开学报,2006,(6)

[3]贺桂梅.个体的生存经验与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J].当代作家批评,1996,(3)

[4]贺桂梅.有性别的文学——90年代的女性话语的诗学实[J].北京文学,1996,(11)

[5]贺桂梅.三个女人与三座城市———世纪之交“怀旧”视野中的城市书写[J].南方文坛,2005,(4)

[6]贺桂梅.风景中的女人[J].艺术广角,1996,(5)

[7]贺桂梅.19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女作家的出版物[C].现代中国(第三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J].文艺研究,2003,(6)

[9]贺桂梅.没有屋顶的房间——读解戴锦华[J].南方文坛,2000,(5)

[10]贺桂梅.“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

[11]贺桂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J].上海文学,2004,(5)

[12]刘复生.穿越语言图绘历史——解读贺桂梅[J].南方文坛,2005,(4)

[13]蔡翔.贺桂梅印象[J].南方文坛,2005,(4)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社科规划办项目《新左派文学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E078

注 释

[1]刘复生:《穿越语言 图绘历史——解读贺桂梅》,《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第10—11页

(作者介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批评视阈下的文学教学
试论中西方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玫瑰门》中司绮纹的女性形象分析
从生态意识视角探讨我国女性文学
论藏族三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