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家庭调养

2014-10-14 09:26战雅莲
食品与健康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喘代茶杏仁

战雅莲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呼气时喉中会发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病因很复杂,粉尘、花粉、螨虫、动物皮毛、鱼虾、药物、刺激性气体、细菌或病毒感染、寄生虫、气候急剧变化、运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都可诱发哮喘。本病多于深秋、冬季及初春寒冷季节或气温突变时发作。病人多数有过敏史或家族遗传史。病症反复发作,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严重者持续发作时间较长,病人常张口抬肩呼吸,口唇、指甲青紫,不能平卧,大量出冷汗,甚至可导致昏迷、呼吸衰竭或死亡。

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已查出有明确过敏原的患者,不要接触过敏原。

★衣服、被褥应选择棉制品,避免羽绒、动物毛皮等材质。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通风。

★冬季及气候转变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在流行性感冒多发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冒。

★尽量不要进食鱼、虾、蟹等易致敏的食物。

★本病患者应戒烟,以减少哮喘发作和防止哮喘加重。

★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平静,解除思想顾虑,尽量避免因精神过于紧张而诱发哮喘。

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朋友在接受正规医院治疗的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取以下方法自行调养。

一、药膳疗法

1.百合粥

原料:百合50克,粳米100克。

做法:百合与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成粥。

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的哮喘。

2.板栗豆腐丁

原料:熟板栗100克,豆腐2块,姜末、葱段、植物油、生粉各适量。

做法:炒锅置火上烧热,放入植物油,下入姜末爆香,放入板栗肉,炒透。加入豆腐煮至入味,用生粉勾芡,撒入葱段,炒匀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生津润燥。适用于肾虚型哮喘,症见气喘、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劳累易发。

3.芝麻杏仁膏

原料:蜂蜜、芝麻各500克,杏仁150克,阿胶、冰糖各250克。

做法:芝麻、杏仁分别以热水烫泡,去掉外皮,杏仁捣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3碗,煎煮半小时,加入烊化好的阿胶、蜂蜜、冰糖,继续煎熬,同时用锅铲不停地上下搅动,避免糊底,熬至黏稠如膏状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2~3汤匙,温开水送服,服完为止。

功效:补阴润肺,止咳定喘。适用于久喘体虚者。

二、药茶疗法

1.荞麦蜂蜜茶

原料:荞麦面120克,茶叶6克,蜂蜜6克。

用法:茶叶研末,与荞麦面、蜂蜜和匀。每次取20克,用沸水冲泡,闷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平喘。适用于一般性哮喘。

2.霜桑叶茶

原料:经霜桑叶30克。

用法:经霜桑叶洗净,加水450~1000毫升,煎沸10~1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祛风平喘,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痰喘症。

禁忌:忌食腥腻之物。

3.人参核桃茶

原料:人参5克,核桃仁4枚。

用法:人参、核桃仁共捣碎,研末,一同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补肾益肺,纳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所致的哮喘缓解期,症见咳嗽气短、动则气促、腰酸耳鸣等。

三、足浴疗法

1.方法一

处方:鱼腥草、蒲公英、车前草各100克,大力子15克,萝卜子10克。

用法:上述各味择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煎煮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泡脚,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蕴肺所致的哮喘。

2.方法二

处方:麻黄、半夏各20克,桂枝、细辛、甘草各6克,白芍25克,五味子15克,生姜20克。

用法:上药清水浸泡30分钟,加适量水煎煮,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待温后泡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功效:温肺散寒,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哮喘实证,伴哮鸣不断、胸膈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者。

3.方法三

处方:麻黄80克,生姜、生葱、吴茱萸、白芷各30克,地龙、苏子各40克。

用法:上述各味择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2~3天。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理气,适用于寒湿型哮喘。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喘代茶杏仁
代茶饮,多选花草少泡根茎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喝代茶饮有讲究
喝中药“代茶饮”也要辨明体质
杏仁糖小兔
垂盆草代茶饮巧治肝病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