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边金改看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

2014-10-15 05:00何一婧
财经界·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

何一婧

摘要:本文以沿边金融改革为宏观背景,以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为例,对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优势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基于对农产品出口贸易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着重指出现行金融资源配置下金融支持的不足与弊端。充分利用金改政策,结合云南自身优势,以贸易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为理论指导,为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提供了更为优化、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沿边金改 金融支持

2013年11月,经中国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1个部门发布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方案》。这是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国家批复的第二个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也是首个跨省的区域金改方案,涵盖范围要大于此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它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将极大地推动云南省农产品走出国门。

一、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目前,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与我国农业出口大省尚有一定差距,但在我国入世后的十年中出口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此外,东盟自贸区的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来自昆明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10月,云南省出口农产品92.8万吨,同比增长15.9%;出口额为18.6亿美元,增长18.7%。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7位,继续稳居西南之首,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5%;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农产品出口总体水平11.6个百分点。1-10月,云南对东盟出口农产品10.3亿美元,增长24.6%,占农产品出口额55.4%;其中对马来西亚出口农产品1.5亿美元,增长81.4%,增速最快。(如表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二、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地處我国西南边陲,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它不仅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陆路联接处,也是我国西南对东盟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与东盟国家运输距离短的通道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国际公路和泛亚铁路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交通运输状况,满足了农产品对保鲜度、防腐度的特殊要求,实现了运距短、运销便利、运输成本相对低的比较优势。

(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多样性优势

云南省的地理条件决定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多种气候共存的特性。加之高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的多样性又决定了植物类型的多样性。云南省利用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走出了极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产品发展之路。其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多、质量高、绿色无污染优势明显。

(三)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从国内来看,云南省农产品不仅占据我国出口份额的比例较大,而且在某些产品种类供给上缺乏替代品。具体来看,主要是烟草、咖啡等品种优势明显,蔬菜、花卉、菌类各具特色。从国际来看,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多样性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有着极大的互补空间。尤其是与东盟国家在发展条件、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消费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互补性。

三、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

(一)人民币持续升值与汇率避险难

进入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高,目前已接近“6”。巨额的外汇储备、外贸的持续顺差、市场的预期向上等因素,继续推动人民币升值。这势必会增大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压缩利润空间,价格优势逐渐减弱,出口企业压力加大。此外,云南省农产品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以规模、数量取胜,产品本身附加值较低,利润微薄,而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将会大大缩减出口量甚至造成低价竞争,影响农产品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出口企业承担汇率风险的能力比较脆弱,金融机构缺乏面向中小型农产品出口企业量身定做的针对性服务,致使出口企业不能采取相应的汇率风险转移措施,不敢接受国外长期订单和大单,使得国际市场客户数有所流失,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农户的实际利益间接受损。

(二)贸易融资支持不足

融资支持力度不足和审批效率低下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出口企业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农产品出口本身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较大的信贷风险。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出口具有保鲜难、易腐烂变质特点无法抵押或抵押条件苛刻,导致农产品出口项下贸易融资难度大于一般商品。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产品还比较单一,微贷、中小企业信贷创新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而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大,产业链的延伸,阻碍了龙头企业的形成和成长。

(三)金融机构的城乡布局失衡

在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地处西南的云南省,金融供给主体区域布局失衡现象更加严重。县级以下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占有率低,金融服务资源的延伸度有限,金融商品供给严重不足。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而言,所享受的贷款渠道单一且资金不足。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造成农民的直接利益受损,不利于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

(四)国际结算服务不够快捷

目前,云南省虽有国际结算服务试点,但网点较少,业务范围有限,不能够有效地满足需求。而银行传统的作业模式,难以保证时效性,因农产品存在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对单据时效的要求非常强,部分企业为避免传统结算作业效率引起贸易纠纷,采取增设作业部门等措施,大大增加了贸易成本。

(五)缺少与之相匹的保险业务做保障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山西钢铁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