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认识 务实创新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14-10-16 03:50沙玉圣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分中心主任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认证工作畜产品农业部

文│沙玉圣(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分中心主任)

在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新的历史时期,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从大的形势来看,国家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我们畜牧业也正处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畜牧业的时期,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转型问题更是在2012年初就已经提出。新的形势下,必然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新的规定和新的要求,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也必然要跟上形势的发展。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亲自出席了3月召开的201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中提出了很多新的精神和要求。此外,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部署,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制定了《2014年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要点》,提出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为载体,以稳定提高获证产品质量为核心,严格审核把关、严格证后监管,进一步推进工作重心重点转移,努力实现稳中求进,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领域深入贯彻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新政策、新要求,共同谋划进一步做好无公害畜产品认工作的思路和重点,需要大家进一步加强交流,完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按照新政策、新要求,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做得更好。

一、肯定成绩,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畜牧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农业部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主任沙玉圣讲话

一是认证数量稳步增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方式与工作重心重点的两个转移中提出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方向转移,并不代表认证数量不重要,认证数量增长依然重要,只是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发生了改变,也可以说是认证数量增长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可以继续稳步前进,要把更多的关注点转移到提升认证质量上去。

2012年初,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就开始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我们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加大了严把关的力度,但各地认证数量并没有减少,近5年来,每年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数量均在2000个以上,其中首次认证每年均超过1500个。目前,全国有效的无公害畜产品11136个,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还提出认证要向规模转移。近几年来,规模养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一直与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同步进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也在增长。2013年认证了2000多个产品,今年上半年的认证产品已达1143个。认证产品的规模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每个认证产品的产量平均1150吨左右,今年上半年平均1660吨。

所以,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实际是和产业同步发展的,围绕行业发展的主战场来开展工作,我们的工作是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升的工作。现在,企业规模化的步伐在加快,正在推进的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项目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联系也非常大。可以说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和整个产业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数量稳步增长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因此,要做好畜产品的“三品一标”工作,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二是质量安全水平较高。农业部每年都要进行各项例行检查,从2010年开始,无公害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显示出无公害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作为一项政府推动的公益事业,无公害畜产品品牌在行业内有着独到工作优势和影响力,各地也采取不同方法推动认证开展,有的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作为前置条件与项目结合;有的与市场准入条件结合,如上海市就对畜产品实行了准入制度,要求进入上海市场的畜产品必须经过无公害认证。无公害畜产品品牌认可度逐步提高,相当一部分无公害畜产品开始体现优质优价。当然,对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现在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有人员、有队伍,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较为完善的认证体系。全系统拥有认证检查员3740名、内检员18564名,农业部无公害认证委员会拥有委员308名,拥有检测机构159家,基本上能满足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需要。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认证工作大方向没变。目前来看,大众对无公害畜产品是认可的。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以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际都与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密切相关,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是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以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整个产业素质的提升和建设现代畜牧业意义重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必将明显加快,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地位必将更加重要,无公害品牌的影响力也必将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认证工作工作重心转移。十年的快速发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加速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其中,有几点要注意。

一是责任重大。现在,通过认证的有效畜产品有11000多个,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规模大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也会更高,我们的工作压力也更大,加上民众本身对畜产品要求的高标准,促使我们必须深化认识,转变思路,开拓进取。从2012年开始,农业部明确提出了“三品一标”要由相对注重发展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移,由树立品牌向提升品牌影响力转移,这是适应现实发展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认证数量规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无论是产地认定还是产品认证,既要能在行业发展中起示范引领作用,又要切实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无公害畜产品能让老百姓放心食用,使无公害产品真正成为老百姓放心食用的安全产品。

二是示范引领。要让无公害畜品牌在整个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无公害畜产品品牌无论是在规模化、产业化还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都要先行一步,起到先导性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认证工作要求更严。应该说,十年来,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制订了相当多的制度和规程,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新形势、新任务对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如对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和规程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首先,要求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审查制度和准入门槛,无公害畜产品有了一定的规模群体,必然面临提高准入门槛的问题。二要严把审核关,无论是审查企业申报材料还是现场检查,每个审查环节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把关到位,不出漏洞,不留死角。

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风险比较大,况且现在责任追究越来越严格,出了问题就是一票否决。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现在,认证的数量越来越多,无形中我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既然有了规定,有了标准,就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去执行,坚决杜绝含有瑕疵甚至不符合规定条件要求的认证材料,对于在认证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通报,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农业部要求的“稍有不合,坚决不批”,更不可和企业一起弄虚作假。

2014年上半年,尽管从严控制,各地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的积极性依然很高,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分中心共审查了1300多份材料,北京、四川、河北、吉林等省份也多次派人到分中心协助审核工作。各地申报积极性高是好事,但更要求我们从严控制,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分中心也将随机抽取部分申报材料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检查,严格要求。(此文根据8月14日2014年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培训班上的讲话整理,发表时略有改动)

猜你喜欢
认证工作畜产品农业部
两部门: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巴西农业部对农药登记增长情况进行说明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 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