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

2014-10-16 15:46彭凯义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圆柱体表面积例题

彭凯义

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建立并优化这块主阵地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焕发学生学习激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兴趣,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

二、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便要举手回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学生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别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假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了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继组织他们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有意无意地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觉得还有能听懂的,从而增强求知欲。反馈练习时,笔者常常出两种题,要求大部分学生做完所有的题目,而学困生只要做一组就可以了。这样对不同的学生,要求的标准就不一样,使学困生能接受并且基本上能跟上全班的节奏。笔者在巡视学生做题时,主要是关注学困生,并及时给予辅导,帮助解决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长此以往,他们就树立起了“我也可以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适时引导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1.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一节课,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而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自学。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课时,笔者对学生说:“今天让你们自学课本,然后说说你是否懂得了如何进行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好吗?”等学生充分自学后,笔者鼓励学生说说他们发现的问题。于是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对此,笔者不急于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样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得到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理,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识迁移过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重视实践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笔者除了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外,还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切拼后的近似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底面积与高和切拼成近似长方体的底面与高有什么关系?切拼后的近似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也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

猜你喜欢
圆柱体表面积例题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表面积是多少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考虑问题要周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表面积是多少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