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014-10-17 02:11徐啸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电类实训人才

徐啸涛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增长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全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第一线的技术型创新人才,它的创新是建立在产业服务的创新、生产建设中的创新和生产一线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时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类专业在示范性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定位

长期以来,高职层次教育形成了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导向,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才供给总量不足转向所供给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能否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使高等职业教育从同质精英培养走向了更贴近经济社会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需求人才培养。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优势最强的制造基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改革开放后浙江省政府筹办的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主要是为浙江省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除了承担企业所需的各类技术培训、职工培训、考工等任务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浙江省经济建设需要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这就要求电类专业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院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电子类行业企业调研,将电类专业的就业面向定位于电子产品的生产、设计、销售及技术服务产业链的岗位群中的中、低级职位。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符合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目标,成为融合基本技能训练、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为一体的相对稳定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支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而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实践、创新、素质、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电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在电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置于实验教学活动中,是我们从事电类专业实验的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

改革后的电类专业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电类课程的典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使学生掌握电类技术基本的电参数测试方法,要求学生必做。基础性实验可对过去的实验内容进行筛选,补充一些内容较新的实验,由学生在实验箱上完成,基础性实验占总实验课题数的半数左右。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基本单元电路提出设计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焊接并调试。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要尽量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实用性趣味性强的题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性实验可占实验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可以自己提出实验内容,确定实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这部分实验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仅供有潜力的学生选择,这部分实验可占实验总数的四分之一。按照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2012级电子专业、2013级电子专业两个年级的电类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改变了传统的电类实验只在实验箱上做的方法,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题目,如广告灯控制、电子温度计、智能车控制等,通过这些电路的制作,使学生掌握了电路制作、软件编程和调试方法,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培养技术型人才,在办学中重在实践,社会认可的产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的。年轻教师在实际制作中探讨理论的传授方式,用创新的眼光思考问题,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同时也调动了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研作风、敢于攻关的科研精神,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形成了爱才、重才、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形成了追求严谨、扎实的教风,这不仅是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高职院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改变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方法,引入创新教育思想,使人才模式从单一规格向多样化发展,为优秀人才提供舞台。

三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探索

结合我校2012、2013级电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通过校企合作的工作模式,以项目导向为载体,达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的。以学生在应用领域职业能力上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进行重点学习,从而达到高职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如具体设计开发过程是与应用领域的企业合作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的主要理念,通过这个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实施,充分体现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学院积极安排在校学生最后半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通过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严格规范管理对于学生增强岗位适应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构建高职电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依托应用电子专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立电工电子类创新实验实训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实训室,开发企业关联度高、课程结合紧密的实验实训项目。首先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然后通过学生创新课题、实验室开放项目、毕业设计等形式,鼓励学生课余联合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吸引学生积极探索新技术并能够付诸实践。同时,组建由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科研团队,根据企业需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建设开放型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从而不断改进实训项目和考核方法。同时也积极争取技术力量雄厚的设备供应企业参与实训室建设,在技术开发、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师资培训等方面同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形成较为密切的互惠互利关系。这样,企业由于了解了学校的设备需求,可以开发出更符合学生能力培养需要的设施设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4“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加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

以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为契机,利用实验实训平台,选拔培养优秀且有潜力的学生。通过参加大赛的准备和实训,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在传授一定的相关技能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自主创新。通过组织参加不同级别的大赛,不断总结提高,实现电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技能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方面,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走上讲坛,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大大锻炼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现已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学骨干为中心,年龄、知识、技能比较合理,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近三年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5%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出口畅”引发“进口旺”,由高就业率、高社会评价的良性循环,带动招生计划年年创新高,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我院与众多企业长期合作,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互惠共赢”的稳定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近几年来,电类专业团队承担了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十多项;主编《电工电子技术》等教育部规划及省级精品教材20余部;申请了“一种基于吞吐量测试系统的TD-LTE系统”等专利6个;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技能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实现了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只有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习、实训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个人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同时又是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针对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建坡,陈晓娟.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培养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30(5).

[2]吴泳.对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建设改革的探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

[3]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黄力,赖兆磬,葛祥友.高职嵌入式系统教学与实践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5]陈援峰.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3).

[6]汤晓燕.德国职业教育特色[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电类实训人才
人才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