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4-10-17 02:12杨伟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目标职业

杨伟伟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目标

在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家庭情况、环境、机遇,甚至新的潜力发掘等因素,会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这时就需要我们对职业目标、职业路径与行动计划做出调整。综上所述,生涯规划就是在寻求个人需求的满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锻炼收集有关生涯发展信息的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发展推销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形态,发展适应工作的能力,对自身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当代社会的特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且为之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帮助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人生方案,最后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而言,职业选择是否适当,将影响将来事业的成败以及一生的幸福;对社会而言,个人择业是否适当,能决定社会人力供需是否平衡。故职业选择,对一个人及社会都有极重大的关系。因此,各高校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认识、规划、准备和发展,应极为重视,对学生的生涯培训教育势在必行。

在高校内,“玩课一族”遍布,毕业后,学生就业率低。这一切关于大学生素质的教育问题,源于学生未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故笔者分析高校大学生现状,从而得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期能够引起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校大学生现状

1个体学习动机缺失———高校“玩课一族”遍布

“无所事事、浑噩四年”的现象在高校的存在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混了大学四年,无所知,不得用。这就是“玩课一族”的后果。事实上,高校里“玩课一族”产生的根源是“内动力不足”,也就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没有能够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而这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又存在莫大关系。

2严峻的就业形势

据央视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面对此现实,超过700万就业大军如何杀出重围?

“三座大山”制约大学生就业观念。一是“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其次“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再者“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四)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面对现如今的大学生的生涯意识不强,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懒散等问题。笔者针对大学生本人、高校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得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重要性:

1实现自我追求,实现人生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个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大学生人生使命,确定了自我的人生奋斗目标,自觉学习。大学生实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自我塑造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势必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自我人生目标。

2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放飞高校学子梦想

当今社会条件下,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企业的选择导向是什么,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的教育教学导向也随之变化,因此一个适应社会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而对于学校来说,就业率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是:大学生有了人生奋斗目标后,自觉学习,为未来目标职业做充分准备,从而更有实力谋发展。若每位毕业生都能做到如此,那么就业便不再话下。学校的知名度也就建立起来了,然后用人单位也会对该校毕业的学生特别青睐,而就业率也就自然提高。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积极作用。

3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生活欣欣向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新型人才需求巨大。在知识经济这个快速变化更新的时代,如果不转变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会遭到淘汰。在此,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为自己的目标职业终生奋斗,激发学习兴趣,积累丰富知识,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带来更高的效益。

二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对高校的建议

高校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实施的强有力保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1)着重落实

作为主导方的高校必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要开展相关工作、部门建设。

(2)引领未来

高校的有关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除了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

(3)强强联手

做好各高校间的交流,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持续开展。

2合理安排相关课程,全程指导生涯规划

高校应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态度,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此,学校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划,学生可以自我引导。故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短期规划:3年内的规划,主要确定近期目标。主要指大学期间的计划,比如专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社会实践等。

中期规划:一般为3~5年的目标与任务。一般指大学毕业后的五年计划。比如职场适应,知识、人脉等方面的积累、职位升迁等。

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主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比如工作生活、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等。

人生规划:40年左右,设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

目标和路径的确立要建立在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总结来说应该符合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的;M: measurable可测量的;A:achievable可实现的;R:realistic现实性的;T:time-based有时间基础的。

3建立高素质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战略问题,关系人生成败。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是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准备就业能力、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为将来在职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以及使职业生涯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故学校需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为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求职时期的需求,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引导师”。

(二)对大学生的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行动,职业规划书最可能出彩的部分在于行动支持。高校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但大学生作为具体参与者,大学生自身的规划的行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点。主观能动性比外界条件都重要。学生在规划之中也应该做如下改进:

1客观的自我剖析与正确的自我定位

调整不良的心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决策中,使用价值观作为评判的标准;个人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的适配;妥协与放弃。将非理性的期待转化为积极对话,要明白的是外职业生涯目标是工作单位、职务、环境、地点、收入、福利待遇、声望、职位等。而内职业生涯目标是观念改善、掌握新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工作成果、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使自己的步伐与目标职业的发展相一致,进而以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心情,投注其生涯选择,承担生涯角色,以达至生涯目的和自我实现。

2为目标职业做好充足准备

企业是针对你的能力,价值观,兴趣,培训所需要的时间费用对你进行评估。而你要考虑的是职业要什么?你有什么?大学生应针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培养相关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例如:

(1)高校是锻炼人的好地方,有很多学生组织在同步进行。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学生会、社联等部门的选举,在其中积累经验、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素质;(2)相对之前的学生生涯,现在大学生拥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大学生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做相关的兼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最好是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积累社会经验、锻炼主动性和抗挫折能力;(3)高校每年开展的大学生招聘大会。非毕业生可多参加学校举办与就业相关的活动,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前景。

目标决定着你的方向,没有目标的人,永远都别想成功。而没有行动,没有执行力,目标也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积极勇敢地去落实,在实施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毅力,又固步自封,不能打破自身格局,止步不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是最复杂和多变的,往往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后,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确认、不断调整,才能趋于清晰、明确、可行。而要想成为成功的职业人,除了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外,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出切实有效的行动,这样,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不会沦为“浮云”,成功才会真正属于你!

参考文献

[1]郝颖,丁广龙.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5(4):106.

[2]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5(5-6):217~219.

[3]吕红胤,等.高校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4):98~99.

[4]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59~60.

[5]林艳新,丁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5(5):21~22.

[6]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开发,2005(3): 48~50.

[7]陈曼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目标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