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

2014-10-17 02:20陈兴文刘燕王庆春邹德磊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技园协同大学

陈兴文+刘燕+王庆春+邹德磊

“2011计划”是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开展高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项改革”,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突破高校内部及其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动实现教学和科研从以学科导向为主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大学科技园以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信息、设备、文化氛围等优势资源,通过科技园平台开展高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社会服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辐射。因此大学科技园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与通道,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实践平台、高校技术成果转移平台、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器,这些也决定了其在“2011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大多数大学科技园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方面,兴奋点在产值和利润上,很少涉及系统的人才培养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大学和科技园之间的关系,对科技园的功能定位理解存在偏颇,没有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和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学和科技园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实施策略。

一正确认识大学和大学科技园之间的关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根本,科学研究是对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最终目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提供人才保障,无疑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期待。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中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可以用“一个标志、两个组成、三个平台、四个基地”来概括。一个标志即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平台即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业企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四个基地即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可以看出,国家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都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定位与大学的功能定位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二者之间具有特殊的天然纽带联系。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的学科和科研实力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别于其他类型科技园区之处是其与高校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进行了深度融合。这体现在与学科平台融合、与技术成果转移孵化融合、与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融合,与现代大学文化建设融合。

反过来,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发展也是对大学的科学发展的有力促进,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园产业结构和布局有利于优化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促进其科学发展,因为科技园产业结构和布局是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提升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科技园的产业资源集聚效应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大学科技园提供真实的产业资源弥补了校内实践平台类型单一、缺乏实战的不足;大学科技园平台有利于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因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同时为教师直接创办企业或者参与企业科技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实践舞台。

二大学科技园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

1提供真实场景的创新实践平台

目前高校的实践环节基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进行,通常校内占的比重较大,多是在实验室或是以虚拟课题的方式进行;校外实践由于各方面原因常常以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际研发项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些使实习实训的质量大打折扣。

大学科技园的科技成果孵化器平台中涵盖了众多生机勃勃的中小型高科技在孵企业,而且企业的创办人或技术负责人大部分是高校教师,这些人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较熟悉,而且企业也需要大量的科研助手和管理助手,为学生搭建了学以致用的平台。

学生也可以把科技园的实习收获作为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前期成果或者经过加工演变成高质量的学科竞赛作品;同时学生可以将创新思维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将创意成果投入到科技园转化平台中去。另外科技园为学生提供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的平台,有利于组建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践创新。

2提供基于问题、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平台

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点,改革的关键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变革。通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科技园聚集大量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引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秀企业和优秀项目,这些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保障。同时通过举办的科技园创新论坛,聘请业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学生也可以面对面与驻园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学术探讨、交流互动,营造浓厚的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开放互动的新鲜大课堂里,可以切身感受到更多的新锐观点,使其个性和创造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3提供创业实践的高峰体验平台

尽管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目前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是目前还处于创业参与人数少、创业成功率低的萌芽阶段。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主观上缺乏创业意识、创业体验是影响其主动创业的主因。学校只能从创业课程角度给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真实的创业平台,使学生创业实践处于商业计划书层面或者纸上谈兵。

科技园提供创新创业的实战平台是大学科技园最基本的教育功能,这在教育部近年来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文件中都做出了明确指规定。通过“园校”合作,建立以创新创业课程、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创业教育载体,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之中,继而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从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一些大学科技园的经验来看,几乎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苗圃、创业工坊和学生创业孵化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经历创业的真实过程,可以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以提高适应未来创业的社会能力。同时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对学生进行创业挫折教育,因为大学科技园是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汇集地,大学生在科技园中接受的挫折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三大学科技园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大学科技园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需要自身的精力投入,更需要大学与科技园之间从机制建设、实践条件、培养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共同建设好协同人才培养平台,否则不会发挥出人才培养的最大效能。

1大学科技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契合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园校”合作为主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健全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动平台和联动机制,实现教学、创新研发、应用服务多项功能和目标。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科技园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有效整合政、校、行、企等多方资源,使人才培养从个体、封闭、分割的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

在机制建设时,突破旧有教育教学运行中体制封闭、单打独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服务脱节等痼疾,强调开放协同和产学研用的立体推进。科技园企业不仅在师资、技术、资讯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为学校提供先进的设备,而且要直接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帮助引进行业技术标准,把应用研究项目引入课堂,并参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

2大学科技园实践条件建设

大学科技园为大学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知识增值的交汇点。因此平台应按照“开放、合作、共享”理念进行建设。首先是平台开放,这体现平台不仅引进校内外项目、研究技术或企业入园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研发;而且可以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与一大批实力雄厚、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社团组织合作组建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凝聚社会多方资源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其次是合作平台,这体现在平台运行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以院系为主的纵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牵引、人员可交叉流动的横向的合作模式,利于各方通过合作实现共赢或多赢的目标,有力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局面;最后为共享平台,这体现在科技园的平台建设要适应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必然要求平台在人员、设备、信息等方面进行共享。如科技园企业在研发项目时往往需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攻关,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需要高校智力资源的参与;反过来科技园区内的企业拥有的试验设备和提供的研发资金,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培养条件。

3“园校”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切入点,培养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之一。大学科技园是知识、技术、资本和产业的聚集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是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环境和和实践基地。同时大学科技园本身是政府主导,教育、行业和企业协同的创新组织,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创新创业人才的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缺乏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只有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园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联动,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特别注重学生是识别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商机识别与把握能力、风险判断能力以及整合投资资源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靠课堂的灌输、教材的叙述、实践模拟是达不到的。而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其构建的创业苗圃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和营销推广平台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或参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全过程,知晓企业的的管理、决策和规避风险的策略,对提升学生企业运作能力和规避未来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有极大的益处,有益于学生从就业者向创业者身份转变。

基于“园校”共同商定的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三融合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即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基本素质养成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综合能力教育深度融合,按照启蒙熏陶与培养、素质提升、实战能力提高三阶段递进式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启蒙熏陶与培养阶段主要在校内进行,主要由科技园企业提供项目、指导力量和设备,由学校提供场地,在校内建设体验式创新创业工作室,将实际项目作为学生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项目研发的流程、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以及成果共享等方面的训练。素质提升培养阶段以“园校”结合方式进行,一方面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项目研发组建模拟公司或项目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自己研发的成果到科技园进行转化或者到园区科技企业顶岗实践,提升他们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日后组建创业工作室或创建科技企业打下基础;实战能力训练主要依托科技园进行,科技园为有志创业的学生团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并提供配套创业服务和风险资金,弥补高校实战训练的不足。

4科技园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园为学生提供满足其创办企业所需的物理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企业的生存、资金筹集、规避风险、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软环境的建设。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企业初创期的特征,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管理较为灵活,业务模式尚不清晰。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点,科技园必须在项目、场地、资金、导师、培训等方面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尤其在创业辅导培训、创业项目风险评估、公共服务、创业跟踪与诊断等环节实行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实现扶上马送一程,提高创业成功率。

总之,大学科技园背靠大学,面向产业创新,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发挥科技园的创新驱动辐射作用,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是国家赋予大学科技园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Z].北京,2010.

[2]郑旭,王玉玺,吴爱萍.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关系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8).

[3]王燕,孟民杰,黄韬.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4]陈伟,钱执强,徐东波.“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浅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

猜你喜欢
科技园协同大学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