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党建工作带动学风建设

2014-10-17 02:25韦倩妮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风学生党员党员

韦倩妮

高校作为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各种思潮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0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规划要顺利实施,需要高校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培养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这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根本保证[1]。

一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学校向什么方向发展,办出什么样的特色和水平,关键是看学风。优良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勤奋、科学的学习态度;优良的学风可以形成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促进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和规范作用[2]。优良的学风可以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广大学生党员相互学习,你追我赶,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学风建设、校风建设中的堡垒作用,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学风建设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保障;学生党建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政治保障,伴随着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而不断推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就是学风建设的过程。

二党建带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高校已经对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学生党建工作引起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党建工作重点偏移。当前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不断增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如何发展学生党员上面。对于党建的活动形式和程序严格规定,发展党员建档材料也能够较为严格地把关,但是对于改进和提高发展对象深层次的思想塑造力、党性修养的教育手段、党组织团队的凝聚能力等方面都严重欠缺[3]。党建工作其他方面的任务没有很好实施,大都游离于形式。其次,学生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堡垒作用不明显。学生党组织的主要工作仅仅是完成党建的日常工作事务,即收发通知,传达精神、整理材料,召开党员扩大会议、开展常规的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在学生党员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没有很好的引导和督促,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培养不足。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功利性”较强。入党前积极主动,但入党之后思想松懈,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方面表现都不如以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和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以党建带动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将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党员培育全程

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细则》,坚持标准,规范发展程序,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工作。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基础,再培养考察期间要全方位考核,既要保证入党动机端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将品学兼优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于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有所松懈、自我要求有所放松的情况,通过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组织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使其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同时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力量,努力学习,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树立榜样。

2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风建设

学生党员来自于学生,生活在学生之中,能取得同学们的信任,有利于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党员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工作的排头兵,学生工作的各项任务需要他们贯彻落实[4]。因此,要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上的带头作用和组织上的凝聚力,“发展一个,带动一片”,达到以点带面的育人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员典型示范性教育,如设立党员学风示范岗,实施学生党员挂牌制度等,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明示党员身份,以起到党员示范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学生党员工作站”或“学生党员之家”为广大学生服务。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以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传、帮、带”形式对学习成绩不理想、思想后进的同学进行课后辅导和帮助,团结与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础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从思想建设、形象作风建设、学习榜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建设、落实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和引领作用[5]。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高校的学风建设相结合,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为广大学生党员搭建优良学风建设平台,培养党员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党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在组织内部引领带动、组织外部辐射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动学风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支部之间的学风先进党支部评比。学风较为先进的党支部与其他党支部或班级之间“结对子”,以学风班风建设为主题,建立帮扶机制,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局面。

4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将学风建设融入党支部主题组织生活中,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在党组织中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改变单纯学文件、看纪录片、讨论党员发展、宣讲式教育等陈旧形式,使活动走出教室、面向校园,走出校门,面向社会,积极开展以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活动,丰富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寓教于活动,使学生党员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

5实行党支部指导员制度,加强对学习型支部建设工作的指导

通常,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都由辅导员担任。但辅导员一来自身常规事物工作繁琐,对支部工作的指导有限,二来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所带的学生不尽相同,在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专业素质培养上有所欠缺,也缺乏课堂互动机会,不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可建立党支部指导员制度,学院党委选派专业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员,与辅导员一道,双管齐下,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和学风引导。党支部指导员通过及时与院系其他专业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充分掌握本支部学生党员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动态,根据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指导,同时,利用专业教师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党员的专业热情和学科兴趣,带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学生竞赛,以获奖学生的表率作用吸引其他学生争相学习。

6学生党建入公寓,营造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

宿舍是除了教室之外,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加强学风建设,还要将相关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中。推进学生公寓的学风建设应该以学生党员牵头开展。比如针对目前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得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情况,以及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社区意识不强等问题,可在公寓内成立党员一帮一志愿服务队、党员学风督查队、党员公寓安全巡逻队以及寝室文化节、公寓自治论坛等工作载体[6];通过将学生党员形象在公寓宣传窗中公布,增强党员责任感,同时也加强对其监督。推行“党员示范寝室”,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室友和其他寝室同学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创造积极进取的公寓生活作风而努力[7],借此使得提升整个公寓内的学习氛围。

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生存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现代教育的新形势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从学校战略高度出发,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将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党建工作全过程,创新以学生党建工作带动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党建育人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兴聪.如何提高党建育人功能的有效性[J].人民论坛, 2011(4): 220-221.

[2]王务均,王俊,汪旭东,阚永明等.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11): 23-24.

[3]郭强,周南平,等.全程性与系统性视阈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1):34-35.

[4]贺颖.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4):152-153.

[5]刘蓉,唐红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0): 48-50.

[6]丁玉泉.学生公寓中党风促学风建设问题之管见[J].嘉兴学院学报, 2006,18(5):143-145.

[7]黄琳.对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学风建设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 2010(10): 132-133.

猜你喜欢
学风学生党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