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钢圈也有强国梦

2014-10-17 17:32杨崇明
中国纺织 2014年5期
关键词:纺纱纺织重庆

杨崇明

钢丝圈是环锭纺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完成牵伸、加捻、卷绕成型通过的最后一个关键专用元件。钢丝圈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成纱质量,更换品种和纺纱效率,对于发挥主机综合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金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大投入、大改造,使其装备技术水平、研发出的科技成果新产品、完全可以与国际同行媲美,无论在产品质量档次、生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在行业中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小产品实现了行业发展的大突破。

打响钢丝圈突围战

当前,随着纺纱品种多元化和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我国也相继引进、创新了以涡流喷气纺为代表等新型纺纱技术,但由于它的种种局限性,依然占的比重很少,而且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环锭纺纱技术,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环锭纺纱仍然占据我国纺纱行业的主导地位,其中钢丝圈产品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不过钢丝圈行业很小,其总产值全国总和不足一个亿。钢丝圈产品更小,最小钢丝圈每只重量只有4.1mg。如重庆金猫生产的BS(蓝宝石)JM1/2SSgc31/0~33/0钢丝圈,它可是纺制300s~360s高端纱线必需的关键元件。由于钢丝圈是一个小行业,其产品价值低,不起眼,长期以来未引起行业主管部门和纺织企业重视。在计划经济年代,是我国纺织器材行业中唯一没有引进国外成套技术和装备的行业,几十年一贯制,钢丝圈生产企业均采用传统、落后的生产装备和工艺,其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制约了钢丝圈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拉开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影响了纺机主体综合性能的发挥,更不适应当前高支、高速、自动化、特种纤维纺纱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引起了业界有关领导和纺纱企业的高度关注。

重庆金猫作为一家拥有40多年专业生产经验的纺织器材专业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多年来该公司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超过500万元。

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纺机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重庆金猫不断地探索,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对钢丝圈产品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进行了系列的改造。可以说,这种改造是颠覆性的,前所未有的,甩掉了几十年来落后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流程再造。其产品也大大缩小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并逐步取代进口,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发展。

科技助力企业新发展

我国纺织工业,从九十年代淘汰落后装备、压锭改造到2000年以来的不断调整升级,纺纱类别由以纯棉为主转向以化纤为主,品种由单一纯棉、化纤到混纺、以及多种新型特种纤维纺纱。细纱机的长度由短改长,转速也由低速发展到高速,纺纱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已成必然趋势。挡车工扩大看台,减少用工已成各纺织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了适应纺织行业的技术升级、钢丝圈生产几十年来,正是沿着这条改造、提升、发展的轨迹而变革。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重庆金猫与大连轻工业学院邵礼宏教授合作,成功开发出BC型(BC6、BC7、BC9)系列钢丝圈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级新产品奖,该产品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创新独特的几何形状结构,它与BC型下支承锥面钢领配套使用,具有自动调节张力和控制气圈的能力。由于钢丝圈与钢领接触面积大,压强小,散热快,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尤其适宜化纤、混纺、绢纺等纤维。截止目前,该品种已经累计产销近200万盒。在全国800余家纺织企业的1500多万纱锭选用了BC型系列钢丝圈和钢领,它也是我国钢丝圈行业开发出的新品种中市场占有率最高、且在市场上20多年经久不衰的一个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重庆金猫采用国际先进的表面渗透技术,终于在2009年底,成功研发出BS(蓝宝石)钢丝圈,于2012年通过中国纺织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研发推广成功,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局面,改变了我国钢丝圈市场格局,目前已形成完美的配套体系,完全可以替代进口。2013年,他们在前两年与国内 知名大学合作研发的基础上,采用表面复合处理技术,经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验、改进、再试验,终于又成功推出TP(黄晶)钢丝圈。该产品经过一些高端紧密纺、包芯、粘胶以及特种纤维纺纱企业试用,反映效果良好。目前,该产品的专用生产线已经安装完工,即将可批量生产,不久将来TP(黄晶)钢丝圈将成为“重庆金猫”继BS(蓝宝石)钢丝圈后的又一高端主打产品。

2012年,重庆金猫再次加大投入,完成了三条高精度轧机生产线(三联、四联)的改造任务,并顺利投产,彻底甩掉了几十年来陈旧的制片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现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流程再造,其装备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堪称一流。

小圈也有大梦想

在国外,钢领和钢丝圈都在同一个企业生产。而我国,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把钢丝圈和钢领分别划归了器材和专件两个不同行业,因而这两个产品都在不同的企业生产。直到2001年,常州航月开始试制钢丝圈,成为当时我国第一家同时生产钢领、钢丝圈的企业。2010年,重庆润丰纺机加盟金猫,将原七十年代纺织部定点、已有四十多年生产历史的钢领生产线全部转入金猫,从而开始了钢丝圈钢领配套研发、生产、销售的新纪元。2012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钢丝圈、钢领技术研发中心》落户重庆金猫。2013年初,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又审核批准重庆金猫组建成立《中国纺织机械行业钢丝圈钢领产品研发中心》,这对于开展钢丝圈钢领的配套研发、促进钢丝圈行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钢丝圈虽是一个小产品,但其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特殊,涉及多学科、多种应用技术,是极不容易加工和做好的一个产品。10多年来,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在市场上以低价竞争,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然而钢丝圈要上档升级,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研发力量,否则这种投入大、产出小,完全无法消化改造带来的高成本。因此,钢丝圈生产的相对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但这种调整最终要由市场来决定。

尽管经过几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丝圈行业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甚至在某些领域和一部分高端产品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在产品的精细化制造,质量的稳定性、产品个体差异、以及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要在优化材料、新型表面处理,提升关键装备水平上下功夫,在优化圈型设计与钢领配套研发方面有所作为,突破适应20000转/分钟高速的技术瓶颈,实现全面顶替进口的目标。重庆金猫计划今年进行对成型车的改造计划,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依托行业《研发中心》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优势。

钢丝圈虽小,但纺纱作用大,实现纺织强国梦,离不开钢丝圈的支撑。endprint

猜你喜欢
纺纱纺织重庆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
广西苗族古朴的纺纱织布加工秘籍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