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2014-10-17 17:50王进陈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

王进+陈军

摘要:目的观测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确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4%,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理筋;整复;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是颈椎病各个类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板紧,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所观测60例患者全部来自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确诊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

2.1.1颈背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1)医者以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拿法等于患者颈项部、上背部往返施术,并配合患者颈椎被动屈伸、旋转等,时间约5 min;(2)拇指端弹拨颈项部,以局部痛点及筋性条索为重点,力量由轻渐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3)按揉颈项部夹脊穴及痛点,“得气”为宜;(4)合擦颈项部,“透热”为度。

2.1.2肩臂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医者以法、揉法、拿揉法等于患侧肩、臂部往返施术约5 min;(2)按揉、弹拨肩井、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得气”为宜;(3)搓、抖患侧上肢;(4)以嵌法对患侧五指依次施术2~3遍,搓揉患手掌3~5遍;(5)大鱼际直擦上肢部痛麻畏凉处,“透热”为度。

2.1.3颈项部整复患者取低座位或仰卧位。(1)颈椎旋转及环转摇法5~10次,幅度由小渐大;(2)肘托拔伸法或仰卧位拔伸法3~5次;(3)颈椎旋转扳法左右各1次。

2.2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

2.2.1取穴参照《经络腧穴学》教材[2]的腧穴定位进行取穴。颈项部取穴:C4~6颈夹脊穴,双侧取穴;肩臂部取穴: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患侧取穴。

2.2.2针具及刺法选用普通的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并以TDP照射。

2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程间休息1 d。

2.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2组具有可比性。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日本田中靖久的评定方法[3],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总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正常,70%≤改善率<90%;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功能改善,30%≤改善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30%。

3.2治疗结果见表2。

4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增生物压迫或刺激到颈部的神经根导致,多发生于下段颈椎。中医学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痹证”、“颈部伤筋”、“颈肩痛”等范畴,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其发病的基础,由此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其发病机制。理筋整复推拿法着眼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根本,通过颈背部理筋直接作用于颈椎局部,直接激发经气,行气活血,调节肌张力,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对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消除局部的神经根水肿,减轻或解除增生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为进一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奠定了基础;通过肩臂部理筋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改善“不通”、“不荣”之状态,通过对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受累神经功能的恢复;以颈椎摇法、拔伸法、扳法为核心的整复手法,通过拉宽椎间隙、改变增生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调整小关节等方式实现了纠正了“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状态,在达到整复目的的同时,又理顺了经脉,顺畅了气血,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理筋手法与整复手法相合为用,标本兼顾,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实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效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12):45-47.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3]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J].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杂志,1993,67(3):552.endprint

摘要:目的观测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确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4%,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理筋;整复;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是颈椎病各个类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板紧,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所观测60例患者全部来自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确诊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

2.1.1颈背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1)医者以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拿法等于患者颈项部、上背部往返施术,并配合患者颈椎被动屈伸、旋转等,时间约5 min;(2)拇指端弹拨颈项部,以局部痛点及筋性条索为重点,力量由轻渐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3)按揉颈项部夹脊穴及痛点,“得气”为宜;(4)合擦颈项部,“透热”为度。

2.1.2肩臂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医者以法、揉法、拿揉法等于患侧肩、臂部往返施术约5 min;(2)按揉、弹拨肩井、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得气”为宜;(3)搓、抖患侧上肢;(4)以嵌法对患侧五指依次施术2~3遍,搓揉患手掌3~5遍;(5)大鱼际直擦上肢部痛麻畏凉处,“透热”为度。

2.1.3颈项部整复患者取低座位或仰卧位。(1)颈椎旋转及环转摇法5~10次,幅度由小渐大;(2)肘托拔伸法或仰卧位拔伸法3~5次;(3)颈椎旋转扳法左右各1次。

2.2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

2.2.1取穴参照《经络腧穴学》教材[2]的腧穴定位进行取穴。颈项部取穴:C4~6颈夹脊穴,双侧取穴;肩臂部取穴: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患侧取穴。

2.2.2针具及刺法选用普通的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并以TDP照射。

2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程间休息1 d。

2.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2组具有可比性。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日本田中靖久的评定方法[3],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总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正常,70%≤改善率<90%;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功能改善,30%≤改善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30%。

3.2治疗结果见表2。

4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增生物压迫或刺激到颈部的神经根导致,多发生于下段颈椎。中医学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痹证”、“颈部伤筋”、“颈肩痛”等范畴,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其发病的基础,由此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其发病机制。理筋整复推拿法着眼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根本,通过颈背部理筋直接作用于颈椎局部,直接激发经气,行气活血,调节肌张力,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对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消除局部的神经根水肿,减轻或解除增生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为进一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奠定了基础;通过肩臂部理筋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改善“不通”、“不荣”之状态,通过对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受累神经功能的恢复;以颈椎摇法、拔伸法、扳法为核心的整复手法,通过拉宽椎间隙、改变增生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调整小关节等方式实现了纠正了“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状态,在达到整复目的的同时,又理顺了经脉,顺畅了气血,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理筋手法与整复手法相合为用,标本兼顾,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实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效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12):45-47.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3]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J].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杂志,1993,67(3):552.endprint

摘要:目的观测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确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4%,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理筋;整复;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4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是颈椎病各个类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板紧,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运用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所观测60例患者全部来自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确诊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推拿法进行治疗。

2.1.1颈背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1)医者以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拿法等于患者颈项部、上背部往返施术,并配合患者颈椎被动屈伸、旋转等,时间约5 min;(2)拇指端弹拨颈项部,以局部痛点及筋性条索为重点,力量由轻渐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3)按揉颈项部夹脊穴及痛点,“得气”为宜;(4)合擦颈项部,“透热”为度。

2.1.2肩臂部理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医者以法、揉法、拿揉法等于患侧肩、臂部往返施术约5 min;(2)按揉、弹拨肩井、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得气”为宜;(3)搓、抖患侧上肢;(4)以嵌法对患侧五指依次施术2~3遍,搓揉患手掌3~5遍;(5)大鱼际直擦上肢部痛麻畏凉处,“透热”为度。

2.1.3颈项部整复患者取低座位或仰卧位。(1)颈椎旋转及环转摇法5~10次,幅度由小渐大;(2)肘托拔伸法或仰卧位拔伸法3~5次;(3)颈椎旋转扳法左右各1次。

2.2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

2.2.1取穴参照《经络腧穴学》教材[2]的腧穴定位进行取穴。颈项部取穴:C4~6颈夹脊穴,双侧取穴;肩臂部取穴: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患侧取穴。

2.2.2针具及刺法选用普通的一次性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并以TDP照射。

2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程间休息1 d。

2.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2组具有可比性。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日本田中靖久的评定方法[3],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总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正常,70%≤改善率<90%;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功能改善,30%≤改善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30%。

3.2治疗结果见表2。

4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增生物压迫或刺激到颈部的神经根导致,多发生于下段颈椎。中医学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归属于“痹证”、“颈部伤筋”、“颈肩痛”等范畴,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其发病的基础,由此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其发病机制。理筋整复推拿法着眼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根本,通过颈背部理筋直接作用于颈椎局部,直接激发经气,行气活血,调节肌张力,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对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消除局部的神经根水肿,减轻或解除增生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为进一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奠定了基础;通过肩臂部理筋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改善“不通”、“不荣”之状态,通过对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受累神经功能的恢复;以颈椎摇法、拔伸法、扳法为核心的整复手法,通过拉宽椎间隙、改变增生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调整小关节等方式实现了纠正了“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状态,在达到整复目的的同时,又理顺了经脉,顺畅了气血,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理筋手法与整复手法相合为用,标本兼顾,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实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效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12):45-47.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3]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J].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杂志,1993,67(3):552.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和火罐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