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预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最佳时机来临

2014-10-18 00:51蓝玉才编辑
中国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服务业城镇化

蓝玉才/编辑

服务贸易是服务的进出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作为对外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加快向服务贸易转型发展,黄金期已经来临。

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80~90%,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4.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份额,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2013年1~9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其中,服务出口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6.8%;进口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贸易逆差977亿美元,同比扩大39.4%。这些反映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服务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

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仍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同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的亮点,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发达经济体在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过程中,着力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弥补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

国内方面,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将持续增强。推进工业化既要做强工业也要扩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信息化本身就以服务业为载体,服务业壮大也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可以拓展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消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既创造服务,也需要服务,包括需要发展服务业为产业和就业提供支撑,需要增强城市交通、流通、环保等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完善农技农机等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协调发展。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黄金期

(1)国家对服务贸易日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三中全会“决定”更加强调服务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

一是建立了高层次的平台。商务部重点打造的外经贸领域四大展会中,既有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广交会、以双向投资为主的厦洽会,又增加了以服务贸易为主的京交会和以技术贸易为主的上交会。

二是制订了财税扶持政策。财政部、商务部出台了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技术出口贴息资金、文化出口奖励资金等。2013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实施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政策中,对部分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实行了免征增值税或零税率等税收优惠。

三是完善了保障机制。商务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进出口银行联合印发了支持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意见。2013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便利化措施,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商务部还与中宣部、文化部、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34个部门建立了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共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2)发展服务贸易是大势所趋。服务贸易是否发达,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各国纷纷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服务贸易已成为多双边自贸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WTO谈判和其他各种多双边谈判中,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

猜你喜欢
工业化服务业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家乡的城镇化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